APP下载

福建省林下生态放牧河田鸡关键技术

2015-03-01高承芳陈鑫珠张晓佩李文杨董晓宁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养鸡牧草鸡群

高承芳 陈鑫珠 张晓佩 李文杨 董晓宁

福建省林下生态放牧河田鸡关键技术

高承芳 陈鑫珠 张晓佩 李文杨 董晓宁*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

河田鸡主产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而得名,是福建传统家禽良种,《中国家禽品种志》最早收录的全国八个肉鸡地方品种之一。河田鸡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适合在果园、竹山、树林等自然环境中放养,含蛋白质多,肉质细嫩、皮薄柔脆,肉汤清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河田鸡养殖成为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然而传统的放牧养鸡方式与生态保护形成尖锐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林下生态养殖。由此,本文简述了林下生态养殖河田鸡的技术关键,旨在为河田鸡今后的放牧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1 林地建植

1.1 选择适宜林地

在我省基本以未开垦的林地或全裸林地为主,在选择林地时首先要选择林地内原始蕨类植物、马尾松类较少,较好开垦的地块,且土质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在人口疏松区的果树林或竹林等地,种植密度要稀疏,通风光照良好,水源充足且清洁,交通便利的地方。林地土质沙壤土或壤土最适,坡度不宜太陡,在35°以下最宜。

1.2 林地耕作与开垦

林地耕作选择全垦、沟垦和穴垦,适不同林地而宜,林地内较陡的地块(坡在20°以上)以穴垦为主,穴距0.5~1m,穴规格为30×50×50cm;林地内较平缓的地块(坡在10°~20°)适宜沟垦,每2~5m开30~60cm的沟,沟深50cm,坡在10°以下的林地适宜全垦,深度以50cm为宜。

2 牧草的种植与选择

根据以上不同开垦地类型,种植不同的牧草品种,林地内牧草品种以混播为主,一般豆科牧草占混播量的50%~70%,禾本科牧草50%~30%,适宜的豆科牧草有白三叶、紫花苜蓿、葛藤、大翼豆、扁豆、银合欢等,禾本科牧草有黑麦草、鸭茅、宽叶雀稗、杂交狼尾草等,另外,还可以种植一些中草药品种,如枸杞、桔梗、柴胡等。

3 林下生态草场的建设

应用耐阻截、耐践踏、再生能力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的牧草品种及中草药建设山地人工草场,以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暖季型和冷季型相结合轮作,四季利用,形成人工生态草场。在生态草场内,通过合理规划轮牧区及放牧密度,逐步形成“草-鸡-粪-草”的循环高效养殖模式。牧草可为河田鸡提供优质饲料,鸡粪又可为牧草提供肥料,促进生长,河田鸡啄食草地昆虫,促进林木及牧草生长,以达到自然和谐的生态养殖模式(图1)。

4 林地放牧河田鸡

4.1 放牧密度与周期

河田鸡放牧以28~50日龄为宜,放牧密度以80~150羽/667m2为宜,放牧的河田鸡除了吃草尖、草叶、草籽,还吃一些虫类,减少林地农药的使用量,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放牧鸡密度过大,会破坏草地生长,密度过低,经济效益差,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放牧周期以10~20d,休牧30~45d,轮牧可以减轻草地利用强度,有利于草地植被的恢复,能够有效地防止草地退化,改善草地状况,提高草地生产力。

图1 林下生态养殖循环模式图

4.2 放牧河田鸡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4.2.1 放牧管理

在放牧过程中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在放牧前观察鸡群整体状况,对病、弱的鸡进行诊断并及时治疗,严防相互感染,每次放牧前清点鸡数。阴雨天应停止放牧,放牧应在早晨9点左右,傍晚将鸡群赶回鸡舍内,每天放牧时间为5~10小时,避免鸡群受烈日暴晒和风吹雨淋。

4.2.2 收牧管理

收牧时要清点鸡数,再返回圈舍,对没有吃饱的要进行补饲,同时在晚上9点时整体进行补饲一次,在收牧时发现有体弱或有病的鸡掉队,捉回后应立即隔离饲喂或治疗。

4.2.3 补饲工作

在晴朗天气,可把鸡群整天放在林子下面,白天补料可在林子下面牧地上进行。为了让鸡群在林子下多吃青草,鸡群在放牧前先喂适量配合饲料,傍晚将鸡群召回后再补饲1次。每天供给充足的饮水。补饲料中为了预防沙门菌病、球虫病的发生,可以加入准确剂量的药物,搅拌均匀,进行饲喂。

5 林下生态养殖河田鸡注意事项

(1)鸡舍要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新鲜,通风良好,饲养用具要经常洗刷消毒。

(2)天气不好时,不要让鸡出远门,下暴雨、冰雹时要及时将鸡赶回舍内,以防发生意外。

(3)轮牧时不能驱赶鸡群,应采取诱导方式将鸡引诱到放牧地点。每出栏一次鸡要搬迁一次,避免草地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导致鸡群发病增加;同时利于草地对鸡粪的吸收,增强草地保养和恢复,及时补种牧草,以利再次使用。

6 林下生态养殖河田鸡的前景展望

采用林地种草放牧养鸡的方式可生产出安全、品质优异、风味佳、纯天然的有机肉鸡,产品符合当今市场的发展需求,前景广阔。通过林下放牧河田鸡,可减少饲料成本与管理成本,提升河田鸡肉味品质,提升养殖收益,提高林地的产出率,增加经济效益。通过林下生态养殖田鸡技术的应用,使广大养殖户能够充分认识到林下养殖必须注重环保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利用天然草场进行粗放型林下养鸡的观念和方式,促进养殖户林下生态养鸡的积极性,通过林下种草养鸡不仅可以增收农民收益,还可以起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病菌传播,因此,生态养鸡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林下种草养鸡,在高效发展河田鸡产业的基础上,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健康发展,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项目“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区河田鸡生态养殖与加工增值产业化技术示范”(2012NZ0002-1-2);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葛藤的快速繁殖技术研究”(2014R1023-14)。

高承芳(1983-),女,河北晋州,硕士,助理研究员,专业方向:牧草栽培与环境生态。

董晓宁。

猜你喜欢

养鸡牧草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SPF鸡如何定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