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在认知数概念的过程中建立数感

2015-02-28刘斯婧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0期
关键词:对数数感概念

刘斯婧

(福州市湖前小学福建福州350003)

培养学生在认知数概念的过程中建立数感

刘斯婧

(福州市湖前小学福建福州350003)

数感包括与数量以及数量关系、结果预期等方面。要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意义,促进学生个体获得数概念并"建构"是教育者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数感引导观察联系对比表达交流动手操作

数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成分,所谓“数感”,也就是说学生在数的敏锐性上比较好,同时还可以准确的判定以及对数有特别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是对数学运算方面的理解,所以如果学生有了良好的数感,就可以灵活的从不同方面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复杂的还是需要判断力的,能够给出更多的准确的解决方法。因此,如果学生具备了数感,就表示着这个学生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也可以更好地处理数学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育者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养,从而使学生拥有灵活运用数字的能力,还可以更深一步的处理问题、验证问题等。

下面结合个人的实践与体会,谈一下在数概念的认知过程建立数感的策略。[1]

一、注重在引导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不同于普通的数学教学,很难通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具备数感,而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亲身去感受、领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的存在和意义,而不仅仅限制于课堂。小学生时期是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时期,喜欢观察周围的所有事物,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方面的天性,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数字,培养他们的数感。

在新课程各年级的“数的认识”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也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后再说一说。比如:在教怎样认识数字0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开始讲,可以让学生自己联想在身边见过哪些地方有这个数字,也可以现场观察。教师也可以给出提示,例如“电话号码中有0、在温度表上、电话机上、尺上都有0”,让学生主动思考生活中见到的0,还可以创设有利于儿童理解数字的数学情景,先让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最后可以根据学生观察到的“0”进行解释,根据学生回答的不同0的来源给以讲解,让孩子们知道不同的地方的0,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定义并不是唯一的。

二、注重在联系对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对数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之后,下一步就是要让学生认识数之间的关系,在认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联系对比的方法,因为学生本身就是会自己进行观察比较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自然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数之间的联系对比,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对数的认识,加深数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既有利于学生们认识到不同大小的实际意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对数的认知。一年级中会对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教学,例如“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的教学中,仅仅靠观察还是很难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数感,教师还必须提供一系列相关的数据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对比。如教师可以问“教室里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学生数量比老师数量多还是少?多一些还是多得多?”,再反过来“老师的数量比学生的数量多还是少?少一些还是少的多”等,通过这样的联系对比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正确形成,而又从对比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又如,在教学生认识面积的大小时,首先给学生讲解一平方米的大小,让学生有个大概印象和了解,然后开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大小,例如一块地板、黑板、墙壁等,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联系对比的事物,学生在仔细观察比较之后,就会有自己的结论,然后老师可以进行实际测量,给出真正的数值大小,然后对比学生估计的值,让学生认识到的自己的估计是偏大、偏小或者很接近,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自己的人士判断过程中建立起对数的概念个感悟。

三、引导学生在表达与交流活动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负责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们表达观点,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考方式以及倾听他人所使用的方法,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会比和教师交流起来更容易,所以老师可以给出问题后,让学生们自己回答。比如老师先画出一定数量的苹果,请一个学生进行回答,这个学生回答之后再进行增加、减少、加倍等处理,并挑选另一名同学进行回答,以此类推,学生们互相出题互相解答,相当于是在用数字进行交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2]

四、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建立数感

我们在生活中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具体的、深刻的感知数、理解数,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动起手来。还是上面讲到的面积大小的认识中,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给学生一把米尺,让他们互相帮助自己进行实际测量,为了巩固,可以进行多个物体的测量,在把教室中的测量以后,可以带着学生走进校园,测量校园里物体的大小,一方面学生喜欢走出教室,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真实的接近生活、接近身边的物体,学生就能形成更加直观真实的大小概念,从而对数感的建立起到帮助。学生是喜欢自己学习、自己实践的,教师们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去自己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摇篮,建立更加深刻的数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从多方面、多途径的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动手,最后学生之间交流数字,体味数学的乐趣,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同时我们要知道,培养学生形成数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既要有耐心还要负责任,不断的帮助学生,帮助他们逐渐的建立起数感,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们一定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状态,因为数感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的感悟,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1].阳金香.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四个视角[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04)

[2].陈静.新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数感[J].文理导航(下旬).2014(05)

猜你喜欢

对数数感概念
含有对数非线性项Kirchhoff方程多解的存在性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指数与对数
指数与对数
幾樣概念店
对数简史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