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日教育的不同

2015-02-28张丽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0期
关键词:课本素质教育差异

张丽娜

(四平市南一纬路小学校吉林四平136001)

中美日教育的不同

张丽娜

(四平市南一纬路小学校吉林四平136001)

本论文从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出发,多角度具体阐述了教育差异与原因。以儿童心理需要为大前提,中西教育文化相比较,提出了建议与设想。

自由独立个性发展中西方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教育观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喊了很多年,但是我感觉实效性并不大,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各种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能否适应当今世界的激烈的竞争环境呢?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究竟何在呢?

一、家庭教育的差异

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中国的父母带孩子去公园玩,当孩子跌倒时,绝大多数父母会选择立刻上前扶起孩子,哄他别哭。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就算是大学,他们也不是自由独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因为从小到大孩子都是在他们的“翅膀”下长大,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温室”中长大根本就没有自己锻炼的机会。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

而同样一个问题丢给美国父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则会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并夸他真勇敢。小事情,大道理。从这一问题就可以窥视出中西方对儿童教育方面的差异。我们先来看看外国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即使在读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就是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如,美国一位教授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每周末就在一家餐馆做跑堂工作。

在中国很多家长的要求来规定孩子的教育,没有注重孩子的内心需求,家长们总会说:“为了你们的明天,今天你们要付出一些代价。学校的老师总是会搞“题海战术”,一遍一遍的讲,不厌其烦。中国的学校的课外活动有限,如果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就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

西方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因此他们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父母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要学习的是生存的办法,是一种谋生的道路,是对人生有用的本领。父母至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独立生存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为主体。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二、学校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虽然目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可是我认为如果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改革,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很难推行。这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

学校不能推行素质教育。学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师的工资高低。中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学校不择手段的提高自己的上线人数。一旦推行素质教育,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对学校的竞争十分不利。当其他学校还在实行应试教育,而只有几所学校在那里大搞素质教育时,其结果在短时期内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学校比不上应试教育的学校。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本人的母校汤溪中学在2001年实行教学改革,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兴趣的确是得到了发展,可是在2002年的高考中,我们的高考成绩是汤中近5年来最差的一次。于是乎,学校领导重新改革,变素质教育为传统的教育,结果2003年的高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也由原来的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上升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近观日本小学教育,日本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就是三个“C”:联系(Connection)、品格(Character)和知识(Content)。日本的小学校生机勃勃,充满友爱。在那里强调亲近的人际关系、学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化以及课程的深度。

注重传授知识,小学课本非常简洁,比如6年级课本每学期60页,课本规格为7×10(inch)。而5年级关于杠杆一章的科学课本则用了10页篇幅,教学时间达到12节课。虽然在学习科学时,日本小学生总的时间没有美国小学生用得多,但日本学生在一些关键知识点上花的时间比美国学生多。

我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早日把我们的口号落到实处,还需专家型教育部门领导、专家型的校长。

猜你喜欢

课本素质教育差异
相似与差异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找句子差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