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2015-02-28刘红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0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人力资源管理

刘红霞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9)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刘红霞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9)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克服当前一些教学方法的弊端,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情境模拟教学法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为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提供了借鉴。

情境模拟教学法人力资源管理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管理系列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诸多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客观上要求一种能够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的一些弊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探索并采用一种既能适应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1]

一、情境模拟教学法的特点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以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所谓情境模拟教学是通过创设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或工作实际的情境,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入学习佳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情境模拟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注重利用情境要素,帮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其优势在于能够把抽象、复杂的理论通过创设一种接近实际生活或工作的“情境”,以最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其中”进行体验感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因而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将情境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当中,势必对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高等院校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以教师灌输课本知识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被动地接收来自课本和教师的观点及结论,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自觉地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的交流氛围,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受到压抑,甚至有时会受到扼制。而情境模拟教学法则侧重采用互动式教学、启发诱导式教学,强调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及时进行模拟演练,能够通过生动直观的实践感受,比如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中,从管理理念的把握、管理方案的设计,到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的运用,全都贯穿着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融。但目前许多高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与实际操作的联系并不紧密,甚至很少用理论来分析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显然,这种不与实践密切联系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模式是低效的、乏味的,这就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不高。而情境模拟教学法倡导实践教学,推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教学设计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求引导学生融入生活、步入现实,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3]

三、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笔者探索并尝试使用了多种情景模拟的教学形式,其中较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较好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1.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主要是通过向学生讲述组织管理实践中的实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境之中,锻炼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利用案例展示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用得比较多。但是由于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其应用效果。笔者认为在利用案例展示来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案例的选择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并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决不能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脱离。第二,老师要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巧妙描绘案例发生的情境,使学生不自觉地被带入到特定的案例情境中去。这样学生就可以一边听案例,一边跟着老师的指挥棒主动自觉地思考一些问题,有时还能恰到好处地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第三,因本科生缺乏工作经历和相关的实践体验,故案例应选用那些与组织管理某方面的具体操作直接相关的主题,如笔者在讲薪酬体系设计时选用了海底捞的全面薪酬体系案例;在讲企业文化建设时选用了华为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第四,选用的案例不宜过长,也不必过于讲究完整全面,特别是在本科层次的教学中,只要能根据所需重点突出地创设出特定的管理情境即可。[4]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playing)是参与者通过扮演特定的角色来进行互动,从而获得相关体验和经历的一个过程,通常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的目的在于创设一种游戏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教师设定的那种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他人的角色来更好地理解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角色扮演通常可以借用两种形式来实施:一种是仅指定角色而不规定“台词”的角色扮演,另一种是既指定角色又规定“台词”的角色扮演。前者比如笔者在讲授面试的实施那部分知识时,在课堂上组织模拟面试,让学生分别扮演面试官、应聘者和观察者等,但不规定各自的“台词”而是由他们自己任意发挥。后者比如在讲薪酬的公平性时,让学生扮演多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甲、乙、丙、丁、戊,规定不同角色在提及个人薪资时的“台词”。通过角色扮演,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掌握某项管理活动的开展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忘我”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操作技能。

3.视频播放

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采用使老师在课堂中播放视频资料变得异常便捷。实际上,视频资料属于一种特殊的案例,相比于一般的案例,它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容易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形成更好的情感体验。例如笔者收集了《商道》、《绝对挑战》等电视栏目中的部分视频资料,也收集了像《建国大业》、《康熙王朝》等影视资料,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在讲到相关知识点时播放这些素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播放视频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为播放而播放,而应该将其与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并且将问题贯穿在视频播放的全过程之中。在播放前,老师先把相关问题提出,引导学生在观看时予以关注;在播放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在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最终,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体会到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并能注意到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细节及其适当的处理方式。

[1]李京雄.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5(5):69-70.

[2]张清英.情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4):19-21.

[3]李雪霞.高职高专情景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08,15(3):69-70.

[4]魏晓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1):32-33.

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模拟情境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探索”阶段性成果;受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1622)资助。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