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支持对农村留守老人自尊的影响

2015-02-28陈小萍贾斯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亲子分组子女

陈小萍,李 玲,贾斯童

(咸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亲子支持对农村留守老人自尊的影响

陈小萍,李 玲,贾斯童

(咸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的自尊现状,并探讨农村留守老人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亲子支持对留守老人自尊的影响。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和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对陕西省266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农村留守老人的自尊在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2)农村留守老人自尊与老人接受支持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老人给予情感支持显著相关,多元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子女提供的情感支持和老人给予子女的情感支持能有效地预测留守老人的自尊。结论:男性留守老人的自尊要高于女性留守老人;有配偶留守老人自尊水平要高于无配偶的留守老人;老人接受支持对农村留守老人自尊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老人接受情感支持能很好地预测留守老人的自尊。

亲子支持;留守老人;自尊

自尊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虽然到目前为止,对自尊的定义、自尊的维度、影响自尊的因素等方面尚无一致的结论,但是目前国内外对自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者们普遍认为,自尊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人格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另外,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益处已得到研究的广泛证实,大量的研究[1-2]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促进人们身心健康,而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则会导致个人的身心疾病。社会支持对自尊的正向预测作用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3],丰富的社会支持资源可以提高自尊水平。对广大的农村留守老人而言,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来自家庭和子女的支持,能否得到子女的物质及情感支持对留守老人身心健康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其自尊。也有研究者指出,老年人会通过向子女提供社会支持来证明自身的价值或能力。目前关于亲子支持与留守老人自尊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拟探讨亲子支持对农村留守老人自尊的影响,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被试

266名来自陕西省各地的农村留守老人参加了本研究。其中男121人,女145人;年龄在59~90岁之间。

2.研究工具

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用于测量老年人的主观自尊。本研究采用由Rosenberg编制、王孟成等修订的中文版量表。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李科特四点记分,“很不符合”“不符合”“符合”“非常符合”分别对应1~4分,其中第3、5、8、9、10项目反向记分。得分越高表明主观自尊越强。分数范围为1~2分。例如,“我对生活特别满意。”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8。

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问卷由两个分问卷组成,分别为老年人接受成年子女社会支持问卷和老年人给予成年子女社会支持问卷。前者共26个项目,后者共28个项目。项目的记分,按照老年人接受或给予社会支持的频次,为“从未”“很少”“有时”“经常”,分别对应1~4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例如,“我急需钱时子女会主动帮助我。”信度检验结果表明,接受支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给予支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

3.数据收集与分析

问卷的施测采用的是入户测试的方式。主试由心理学专业学生担任。由于被试为农村留守老人,测试过程采用由主试逐题念读问卷,被试一一作答的方式。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农村留守老人自尊基本情况

表1 留守老人的自尊在人口学变量等方面的差异

表1显示,农村留守老人自尊在性别特征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2.190,p=0.029),男性自尊高于女性。农村留守老人自尊在婚姻状况上差异呈极显著水平(t=4.084,p=0.000),有配偶老人自尊高于无配偶老人,其中有配偶老人包括有原配或再婚老人,无配偶老人包括离婚、丧偶和单身老人。这表明婚姻对农村留守老人的自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村留守老人自尊在受教育程度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2.278,p=0.024),小学及以上水平的老人自尊要高于文盲。在年龄上农村留守老人自尊没有显著差异。在与子女关系上差异呈极显著水平(F=17.67,p=0.000),经事后多重比较显示,在自尊上,与子女关系更亲近的留守老人高于其他两组。农村留守老人自尊在与子女联系频率上差异呈较显著水平(F=3.55,p=0.030),经事后多重比较显示,在自尊上,与子女联系更多的留守老人高于其他两组。由此可见与子女联系的频率高低也会影响到留守老人的自尊。因为联系次数的多少,也意味着留守老人与子女情感联系的密切与否。

2.亲子支持与农村留守老人自尊关系

本文将亲子支持分为老年人接受成年子女社会支持和老年人给予成年子女社会支持,来探讨亲子支持与自尊的关系。老年人接受支持平均分为69.39分,最高分为107分,最低分为23分。以老年人接受支持得分均分将老年人分为接受支持高分组和低分组,两组的自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子女支持高分组自尊显著高于接受子女支持低分组。

老年人给予亲子支持平均得分为66.46分,最高得分为91分,最低得分为23分。以老年人给予支持得分均分将老年人分为给予支持高分组和给予支持低分组,两组的自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予子女支持高分组自尊显著高于给予子女支持低分组。(见表2)

表2 留守老人自尊在接受、给予支持度上差异比较

3.自尊与亲子支持各维度的相关关系

为了探讨留守老人自尊感与亲子支持各维度的关系,计算接受支持和给予支持各因素之间与自尊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3。

表3 农村留守老人自尊与亲子支持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如表3所示,接受支持各因素之间相关显著,给予支持各因素之间相关显著,接受情感支持与给予情感支持相关系数在p<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正相关。接受信息支持与给予情感和给予物质支持相关系数在p<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正相关。接受服务支持与给予情感支持相关系数在p<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正相关,接受物质支持与给予物质支持相关系数在p<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负相关。

自尊与接受支持各维度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情感支持、接受服务支持、接受信息支持与自尊相关系数在p<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正相关。与接受物质支持相关系数在p<0.05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正相关。接受子女情感支持、服务支持、信息支持的多少对留守老人的自尊有重要的影响,接受子女情感支持、服务支持、信息支持越多自尊越高。

自尊与给予支持各维度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仅给予情感支持与自尊相关系数在p<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正相关,说明农村留守老人给予子女情感支持的多少对留守老人的自尊有重要的影响,给予子女情感支持越多自尊越高。综合以上结果,说明农村留守老人接受子女的支持对自尊的作用要大于给予子女的支持。

4.亲子支持与农村留守老人自尊的多元回归分析

5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量(总体自尊),其中2个显著变量(接受情感支持、给予情感支持)进入回归方程,表4中2个变量能联合预测总体自尊23.8%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来看,接受情感支持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19.2%,其余其次为给予情感支持,标准化的回归方程为:Y=0.326×1+ 0.243×2+11.736。

表4 亲子支持对农村留守老人自尊的回归分析

三、讨论

1.农村留守老人自尊状况

本研究显示,农村留守老人自尊在性别特征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男性自尊高于女性。这点与国内外对老年人的相关研究[4]结论基本一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本研究认为除了女性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外,与农村留守女性老年人所处的特殊环境有关,除了与男性留守老人一样承受精神上的孤独、繁重的农活外,原本由外出儿媳承担的家庭照料责任几乎向留守老人特别是女性留守老人转移,加重了女性留守老人劳动、心理和经济的负担。自尊在婚姻状况上差异呈极显著水平,有配偶留守老人自尊高于无配偶留守老人,其中有配偶老人包括有原配或再婚老人,无配偶老人包括离婚、丧偶和单身老人。由此可见,配偶在老人生活照料和情感依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子女外出后,有配偶的留守老人能获得更多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这表明婚姻对农村留守老人的自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村留守老人自尊在受教育程度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小学及以上水平的老人自尊要高于文盲。有一定文化的留守老人有着良好的社会认知,在子女外出务工后,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生活,视野相对开阔,能够较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即使自己不能很好解决,也能主动寻求帮助,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也更容易在生活中找到心理世界的平衡点。在年龄上农村留守老人自尊没有显著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本次研究的抽样有关,在本次研究中大部分留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70岁之间,数据较为集中。

2.亲子支持与农村留守老人自尊的关系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是老年人满足各种需求的主要途径,但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子女的外出就业而不得不与子女分开,这样使得他们在经济、情感、生活照料等方面获得支持的主体和资源大大减少,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以本研究结果来看,接受支持高分组自尊显著高于接受支持低分组。给予支持高分组自尊显著高于给予支持低分组。 结论与国内相关的研究[5]结论基本是一致的。接受子女支持越多,就越能满足留守老人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越能提升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在老人的内心当中,就会觉得自己一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否在晚年获得子女的孝顺,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靠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老人一生幸福与否,生命价值的标准。就接受支持各维度与自尊的关系而言,自尊与接受情感支持、接受服务支持、接受信息支持呈显著正相关。接受子女情感支持、服务支持、信息支持的多少对留守老人的自尊有重要的影响,接受子女情感支持、服务支持、信息支持越多自尊越高。而接受物质支持仅与自尊之间呈弱相关。自尊与给予支持各维度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给予情感支持与自尊相关系数在p<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正相关。说明农村留守老人给予子女情感支持的多少对留守老人的自尊有重要的影响,给予子女情感支持越多就越能提升老人的自信心,增强力量感,进而自尊就越高。在回归分析中,给予情感支持和接受情感支持与留守老人的自尊的预测力是最佳的,2个变量能联合预测总体自尊23.8%的变异量。 从总体上看,接受支持对自尊的作用要大于给予支持。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留守老人更看重的是子女对自己的关心、温暖和理解。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精神慰藉比物质供养更能体现孝的真谛,更能满足农村留守老人老年生活中的需要,是老年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需求,而子女的孝顺是老人精神慰藉的主要来源。当然,这也反映了对留守老人而言,相对于生活照料和物质的缺失,情感的缺失是比较严重的。

四、结论

通过对陕西省农村留守老人的亲子支持和自尊调查显示:(1)男性留守老人的自尊要高于女性留守老人;(2)有配偶的农村留守老人自尊要高于无配偶的留守老人;(3)亲子支持对农村留守老人自尊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接受支持对农村留守老人自尊有重要的影响,接受情感支持和给予情感支持能很好地预测农村留守老人的自尊。

[1]陈立新,姚远.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4):73-78.

[2]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4(2):34-39.

[3]Yarchesk i A,Mahon N E.A causal model of positive health practic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roach and replication[J].Nursing Research,1989,38:88-93.

[4]王莹,傅崇辉,李玉柱.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因素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4(1):75-80.

[5]申继亮,张金颖,佟雁,等.老年人与成年子女间社会支持与老年人自尊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49-782.

(责任编辑:徐星华)

The Influences of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Support on Self-esteem of The Rural Left Behind Elderly

CHEN Xiao-ping1,ZHAO Zheng2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Shaanxi 712000,China; 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 Shaanxi 712000,China)

In order to study the situ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elf-esteem among the rural left behind elderly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esteem and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support among the rural left behind elderly.Self-esteem scale,Parent-adult children social support scale to 266 participants from Shaanxi Province aged 60~90 years old.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self-esteem of the rural left behind elderly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marital status,education.(2)The self-esteem of rural left behind elderl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dult children social support.(3)The children provide emotional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self-esteem of rural left behind elderly.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support;the rural left behind elderly;self-esteem

B849

A

1008—7974(2015)06—0141—04

2015-08-28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07XSYK220)

陈小萍,女,甘肃兰州人,讲师;李玲,女,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1.031

猜你喜欢

亲子分组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