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述评

2015-02-23

现代畜牧兽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补奖牧区牲畜

述评

据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2015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国民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 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 25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 64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 965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全国夏粮总产量14 107万吨,比上年增加447万吨,增长3.3%。夏收油菜籽产量1 388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增长1.2%。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 906万吨,同比下降2.4%,其中猪肉产量2 574万吨,下降4.9%;生猪存栏41 739万头,同比下降6.0%;生猪出栏33 437万头,同比下降5.1%。(来源国家统计局)

农业部日前发布了《2014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通过禁牧封育和草畜平衡管理,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宏观结构整体稳定,草原固有的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

农业部畜牧业司草原处处长李维薇表示,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去年达到53.6%,比2010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鲜草产量10.2亿吨,比2010年增加了4.7%,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国草原生态持续恶化势头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加快好转。

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从2010年的30%下降到2014年的15.2%,其中268个牧区半牧区旗县牲畜超载率从44%下降到19.4%。在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和草原补奖政策的推动下,牧区各地加快推进草原承包工作。目前,全国累计落实草原承包2.83亿公顷。其中,承包到户2.23亿公顷,承包到联户0.54亿公顷。牧区各地以实施草原补奖政策为契机,通过加大棚圈和人工饲草地建设力度、改良牲畜品种、优化畜群结构、推广舍饲半舍饲圈养等措施,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摘自中国草原网)

猜你喜欢

补奖牧区牲畜
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国内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文献综述
交换牲畜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边疆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态度分析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青海启动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冬季牲畜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