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建构

2015-02-13张骋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新媒体

新媒体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建构

张骋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当代美学将超验层面的“审美”与经验层面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同时消解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形成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现象。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传媒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常生活审美化”,扩展了日常生活的审美时空,丰富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内容,同时网络技术也消解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新媒体

收稿日期:2015-03-17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新媒体时代四川文化产业的转型研究”(15SB0018)

作者简介:张骋(1985-),男,四川成都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新媒体与传媒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B834.3

“日常生活审美化”一直都是当代美学的主要审美范式,它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思想、文化、生活都有重大影响。同时,当代又是一个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也完全嵌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当代人类的审美范式造成影响,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概述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由“日常生活”和“审美”两个概念组成。接下来,笔者将分别对“日常生活”与“审美”这两个概念进行阐释和分析,进而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日常生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提出,他认为“日常生活”是人类本能与感性欲望的居所,是人类一切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他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正遭到以工具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异化,人类迷失了自我,丧失了主体性。如果人类要摆脱这种异化,就需要对日常生活进行总体性的革命,使日常生活与艺术结合起来,回归到一个“完整的人”。此后,匈牙利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在《日常生活》一书中对“日常生活”作了明确的界定:“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和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1]3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反映的是个体生存状况,这个生存状况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人造物、工具和产品的世界,第二是习惯的世界,第三是语言。”[1]132在赫勒的影响下,我国学者衣俊卿先生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2]31从这个较为详细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一定与个体的生存状况直接相关,凡是与个体生存状况无直接关联的领域,诸如政治、经济等有组织、有规模的社会活动或者哲学、文学、艺术等人类精神活动,都不属于日常生活的范畴。

此外,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哲学家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日常生活”进行阐述,提出自己对于“日常生活”的见解。首先,胡塞尔提出“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在他看来,生活世界乃是我们原始的、普遍给予的纯粹先验意识的复合体,它是一切科学和哲学的基础。并且胡塞尔将现代社会的文化危机归因于人们长期沉浸入科学世界的实证主义的思维之中,而遗忘了作为科学世界之基础的生活世界,从而导致生活意义的丧失。因此,他主张我们应该回归到那个没有被科学世界所侵蚀的生活世界,在其中重建我们的意义和精神的家园。其次,海德格尔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视为存在论的基本出发点,视为人们原始经验中最基本的成分。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最大的弊病就在于对存在的遗忘,对存在的遗忘也就是对日常生活的遗忘,日常生活才应该是哲学的基础。最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将生活世界视为人们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基础,互动参与者在生活世界中达成共识。在他看来,“生活世界事关文化、社会和人格的再生产,生活世界的失败就导致意义的丧失和无所适从,失范和没有社会团结,以及种种心理病症”[3]352。

(二)对“审美”的界定

在人类历史上,鲍姆嘉通首先创立“美学”这门学科,他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将审美看成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能力。也就是说,人类只有通过感性活动才能理解和创造美,美学也是一门研究感觉与情感的学问。此后,康德第一次将美学划入了哲学的范畴,使美学真正从众多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门新的科学。他提出了“审美自身合目的性”的著名命题。在康德看来,审美活动应该以自身为目的,不应该有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体会到的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自由的愉快感。这样,康德就把审美活动提高到超越于日常生活之上的先验层面,并为后来“为艺术而艺术”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康德之后,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指出审美教育对于理性化社会中的人具有的拯救作用。“在那里无限众多但没有生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机械生活的整体。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只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4]30在这种情况之下,审美就能够拯救人的这一被物化的过程,重新赋予人性以整体性,将人的理性与感性统一在一起,使人从“审美的自由王国”走向“政治的自由王国”。

到了现代,尼采发出“上帝已死”的呐喊之后,宗教失去了自身的意义,道德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根基。尼采认为,人们只有通过审美才能重新建立起道德的根基。在他看来,审美和艺术将人们从虚无主义的泥潭中拯救出来,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体验着永恒、崇高、不朽和绝对。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也对被理性主义和官僚体制所支配的日常生活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日益受到工具理性的异化和统治。在韦伯看来,艺术在这种情况下就起到了救赎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的独特功能就在于能够让人们从资本主义工具理性的束缚中走出来,重新获得自由和主体性。

(三)日常生活与审美的融合

从以上我们对“日常生活”和“审美”两个范畴的分析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和“审美”完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日常生活”在经验层面,“审美”在超验层面,也就是说,“审美”是对“日常生活”的否定和超越。而到了后现代,“日常生活”与“审美”这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概念,即“日常生活审美化”。

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指将形而上的“审美”概念直接引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出现审美活动。过去,审美活动仅仅属于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与普通老百姓无关。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需求,更多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在这种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当代人生活在无所不在的审美文化之中已是一目了然的事实,我们出门讲究衣着体态,我们偏爱现代风格的写字楼或者着迷于古代风格的办公楼,我们更换不同款式的手机……审美文化已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它构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也塑造着我们的身体与灵魂。”[5]2美学也不再是一门高于生活的乌托邦式的学科,而是越来越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日常生活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也是当代审美文化的主要关注对象。这种新型审美文化正日益重构着我们的生活世界,重塑着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此外,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也从此消失,艺术逐渐走向日常生活。过去,艺术创作仅仅是艺术家的专利,普通人创作出来的作品都不能叫艺术品。艺术品也只能陈列在博物馆、展览馆、音乐厅和画廊里面,日常生活中是没有艺术品的。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艺术可以出现在日常生活的任何地方。这种达达主义艺术思潮最早在法国艺术家杜尚那里出现,他将一个名为《喷泉》的男用小便池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馆作为艺术品展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一个日常生活用品当作艺术品来对待。此后,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又出现了波普艺术。波普艺术,又称为流行艺术,最早由英国的一群自称“独立团体”的艺术家创立,他们以现代都市的大众文化为主题,以大众的日常消费品为创作对象。这种新型艺术消解了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之间的界限,使艺术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比如,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发起人安迪·沃霍尔创作的《玛丽莲·梦露》就是波普艺术的典型作品,他将一个个五颜六色、深浅不一的玛丽莲·梦露的头像排列在一起,表达现代人在商业社会中的空虚和寂寞的主题。

二新媒体建构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各种特征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都起到促进和建构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将以网络为例,深入、全面地探讨新媒体是如何建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

(一)网络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助推器

网络作为当代最重要的新媒体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比如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网上娱乐和网上办公等。因此,人们在网络上的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网络也成了人们审美的主要场所,并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提供了新的有力平台。网络在日渐改变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审美模式,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各种新的可能。

一方面,网络扩展了日常生活的审美时空。在网络中,现实中的时空障碍被打破了,人们可以在由网络所构筑的虚拟空间中不受任何时空限制自由活动。比如,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跟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聊天,也可以购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商品。并且,人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也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不用担心商店何时会关门,随时都可以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

“网络提供给现实一种虚拟空间,这种虚拟是能够带给我们真实的感受,从而打造新的审美空间。其所蕴含的虚与实的哲学意义,将创设人与对象之间的新型审美关系。”[6]这种新型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共同融合于由网络所构筑的虚拟空间之中。这个虚拟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在数字化的虚拟看来,传统的现实性,无非是对一种可能性的选择,而计算机网络中的虚拟空间则展开其他未被选择的可能性,并在虚拟中使其成为虚拟空间的真实,这便大大开拓了人的选择空间,打破了束缚身心自由的坚冰,为人类实现心灵的自由插上科技的翅膀。”[7]151由此可见,网络所构筑的虚拟空间大大扩展了日常生活的审美空间,同时还弥补了日常生活中的空白,实现了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可能性。

另一方面,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内容。海量性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互联网将全世界的所有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得网络上的信息可以向全世界传播。并且,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与任何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正是这种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导致信息的无限性,无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亦可以在网上传播。“总之,网络承载的无限丰富和无限可能,使审美内容不仅拓宽了边界,而且创生了新类型。审美信息的民族化和审美内容传播的全球化成为资源共享的有机构成,也使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成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网络现实,我们的审美活动不仅成为网络生活的一部分,而且用‘数字化生存’丰富了审美的容量和内涵,还有,网络审美是回归民众的大众审美,它让精英与平民,典雅与通俗,都趋于平面化、平常化。”[6]网络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纳入自身的轨道重新整合,进而建构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各种新内容。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欣赏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限丰富的审美信息。并且,网络空间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空间,每个人在这个空间中都拥有平等的审美权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内容。

(二)网络消解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

传统艺术都是高于生活的,与日常生活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限。传统艺术作品都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存在物的模仿。鲍德里亚将传统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地图与地域”的关系。艺术作品相当于地图,现实生活相当于地域,地图必须是以对有特定地形地貌的地域勘测为基础绘制出来的。然而,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消解了“原本”与“摹本”之间的界限。也就是说,不再是地域先于地图,而是地图先于地域。“地图与地域关系的颠倒,必然导致现实和非现实之间界限的消失,符号不再受制于现实物的限制,现实的符号取代了现实自身,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亦便随着这种取代而消失。”[8]315艺术与生活都被置于一个由网络技术所构筑的虚拟空间之中,并且这个虚拟空间可以取代现实空间作为本体而存在。具体说来,网络消解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网络技术创造了以比特作为基本构成单位的数字化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由虚拟物象所构成的超真实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模拟的尺度不再是存在和形态的镜像,也不是现实与其观念的镜子式的反射……它不过是操作性的,是一种技术的逻辑在控制着仿像复制”[9]146-147。由此,以前作为艺术品模仿的“原本”不再存在,只剩下由“摹本”构成的能指的碎片。并且,网络复制与拼贴技术还消解了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消解了艺术品“原本”与“摹本”之间的界限。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所指出的那样:“艺术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光晕……复制技术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了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复制品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由于它使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其自身的环境中去加以欣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这两方面的进程导致了传统的大动荡。”[10]10对于网络而言,复制与拼贴技术更加渐变、多样,并且已经成为了网络艺术的主要生成方式。因此,在网络中,艺术与生活之间是没有界限的。

第二,网络技术使得艺术品的展示价值取代了膜拜价值,进而导致艺术的商品化。本雅明曾指出:整个艺术史都是在艺术品的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这两级之间运动。膜拜价值将艺术视为高于生活,人们对它只能瞻仰式的膜拜,并且在膜拜的过程中得到一种高贵的感受。展示价值认为艺术与生活之间是平行的,艺术品也仅仅是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对象,成为消费时代的消费品。网络上的艺术品,如数字影视、恶搞图片、flash动画、网络文学等,都已经被裹挟进消费文化的大潮之中,成为当代典型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语境下的商品。阿多诺在谈到这种“艺术商品化”现象时指出:“艺术商品自身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艺术也是商品,这并不新鲜,这一变化新就新在艺术心悦诚服地承认自身就是商品,艺术宣布放弃其自律性,并且以能够在消费品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骄傲。”[11]23因此,网络上的艺术品体现出的都不是令人奉若神明的膜拜价值,而是与人们的欲望消费密切相关的展示价值。人们在欣赏这些“艺术品”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不再是艺术家的巧夺天工之作,而仅仅是粗制滥造的艺术消费品。

结语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审美现象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已经都不能离开传媒,“传媒化生存”的事实已经使得传媒对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日常生活与传媒已经融为一体。并且,新媒体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新的助推器和展示平台。

参考文献:

[1]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余虹.审美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欧阳友权.网络审美资源的技术美学批判[J].文学评论,2008(2).

[7]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8]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0]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1]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王露〕

New Media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of Daily Life”

ZHANG Cheng

(College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ichuanNormal

University,Chengdu610068,Sichuan,China)

Abstract:Contemporary aesthetics blends into the metaphysical “aesthetic” and the experiential “daily life”, dispels the boundary between art and life, and forms the aesthetic phenomenon of “aesthetic of daily life”. Because of its rapid development, new media has penetrated into the every aspects of daily life, which promotes the “aesthetic of daily life” in the certain extent, extends the time and space of the aesthetic of daily life, and enriches the aesthetic content of daily life. At the same time, network technology also dispels the boundary between art and life.

Key words: Daily life; aesthetic; new media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审美新媒体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