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道非金属异物诊断中胸部CT扫描与透视的价值对比

2015-02-12潘德义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
关键词:斑片纵膈异物

潘德义

呼吸道非金属异物诊断中胸部CT扫描与透视的价值对比

潘德义

目的 探析呼吸道非金属异物诊断中胸部CT扫描与透视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54例呼吸道非金属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透视检查,而观察组则运用胸部CT扫描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胸部CT扫描检查率为100%,而对照组胸透检查符合率为55.6%,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胸部CT扫描对呼吸道非金属异物患者进行检查,不仅诊断及时、准确率高,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

胸部CT;X线计算机;呼吸道非金属异物;透视

呼吸道异物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喉异物、呼吸困难、突发咳呛、发绀以及喘鸣等症状,多发生在支气管以及小儿气管中[1],患者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出现诸多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气胸、肺不张以及纵膈气肿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由于呼吸道异物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所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呼吸道非金属异物诊断中胸部CT扫描与透视的临床运用价值,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54例呼吸道非金属异物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异物吸入史,入院后,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异物种类:10例为西瓜子、30例为葵花籽、7例为食物残渣、7例为花生米,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15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5个月-30岁,平均年龄为(14.3±5.2)岁,病程 1h-80h,平均病程为(38.5±10.4)h;观察组 14 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6个月-31岁,平均年龄为(14.9±5.4)岁,病程1h-82h,平均病程为(39.4±10.8)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胸透检查 对照组主要给予胸透检查,检查通常由主治医生完成,通过对呼吸道异物导致的间接征象进行观察,其中包括肺内斑片影、双肺密度差别以及纵膈摆动。

1.2.2 CT检查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运用GE 64双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让患者保持平躺姿势,先获取定位片,螺距为1,管电压为120kV,视野为 25-50cm,管电流控制在100-130mA左右,将气管入口至下叶各基底段作为扫描范围,CT图像通过对阈值进行调节,范围为400-700HU,将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图像以及原始轴位图像相结合,对气道腔有无狭窄、支气管以及气管内有无异物进行密切观察,并对纵膈双边征象、肺内有无斑片影以及双肺密度有无差别等间接征象进行观察,同时做好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117200辽宁省桓仁县人民医院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2 结果

观察组检查27例,7例纵膈双边征,10例气道内异物影,6例肺内斑片影,4例气管腔狭窄征,准确率为100%;而对照组检查27例,8例肺内斑片影,4例双肺密度差,3例纵隔摆动,准确率为55.6%,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道异物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诊疾病,呼吸道吸入异物后,由于异物大小不同,所处的位置也具有一定的区别。临床上在对呼吸道异物患者进行诊治时,支气管镜检查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检查风险大、设备和技术要求高,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气胸、喉水肿以及全身麻醉意外等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近年来,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作为一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扫描时间快以及图像清晰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临床研究资料表明,CT检查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不仅可以对呼吸道异物的间接征象—肺内斑片影、双肺密度差别以及纵膈摆动双边征进行观察,还能直接显示异物及异物导致的呼吸道气腔变窄情况[4],相比较胸透检查而言,提供的诊断信息也更多。所以运用胸部CT扫描对呼吸道非金属异物进行检查时,不会将异物的间接征象作为单纯诊断依据,异物位置不会影响诊断符合率,从而有效提高检查的精确性[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高,与多数研究观点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临床上运用胸部CT扫描对呼吸道非金属异物患者进行检查,不仅诊断及时、准确率高,早发现、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

[1]张波.多层螺旋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4(2):526-528.

[2]刘军.冠状位CT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16(6):272-273.

[3]刘少强.螺旋CT图像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21(3):271-273.

[4]张扬.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附23例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3(10):739-741.

[5]许昌.胸部CT扫描与透视在呼吸道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对比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3,10(23):1086-1088.

R814.42

B

猜你喜欢

斑片纵膈异物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KEY G6型异物剔除机轴承损坏频次过高的分析及改进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局限性掌跖角化减少症三例
硬化性脂膜炎1例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