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伴发腹痛的原因分析及诊治

2015-02-12傅洪瑞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
关键词:浅表性咽部腹痛

傅洪瑞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伴发腹痛的原因分析及诊治

傅洪瑞

目的 研究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伴发腹痛的原因以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并伴腹痛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伴有十分显著的腹痛症状,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伴发腹痛的主要原因,诊断的正确率。给予患儿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治疗,并对腹痛严重的患儿给予山莨菪碱治疗,因便秘或者扁桃腺炎症所致腹痛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120例患者经治疗,痊愈41例,显效45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5.0%。其中,4例患者在诊断中被误诊为肠炎(2例)、浅表性胃炎(1例)、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率为3.3%,均有腹痛症状,经治疗无效后进行咽部检查,确定为上呼吸道感染,调整治疗方案后痊愈。结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常会伴发腹痛症状,并以腹痛就诊,但也可能误诊为肠炎、浅表性胃炎或者急性阑尾炎等使治疗延误,而患儿腹痛多因咽部病变引起,临床诊断时要重视对咽部的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并给予有效的对症治疗。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痛;原因分析;诊治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1]。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致死率达到15%-40%[2],因而,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对小儿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征,并为诊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57例,患儿的年龄在3岁到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1.1)岁,包括3-5岁患儿33例,5-8岁患儿61例和9-11岁患儿26例。患儿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在1-5d之间,平均(3.1±1.1)d。其中,属于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腺炎的患儿分别有31例和89例。

所有患儿均有十分显著的腹痛症状,其中,99例患者属于阵发性脐周隐痛,未见压痛症状,腹部无结节状物,占82.5%;21例患者属于持续性脐周隐痛,占17.5%,在这21例患者中,5例患者伴有压痛症状,但程度较轻,3例患者腹部触诊可见有散在肿大淋巴结存在。同时,患儿也多伴咳嗽(24例)、鼻塞(45例)、流涕(22例)、发热(105例)和呕吐症状(18例)、咽部症状(90例,其中扁桃腺Ⅰ度肿大、Ⅱ度肿大、Ⅲ度肿大的患者分别有47例、35例和8例)。

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5.6×109/L到17.3×109/L之间,经腹部X线检查、B超检查等均未见异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或者抗细菌感染治疗,抗病毒药物选择病毒唑片剂(也可选择利巴韦林等药物治疗),含化,每天的给药剂量为10mg/kg,每天三次。抗细菌感染选择羟氨苄青霉素(或者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联用),给药剂量为每天50 mg/kg-100mg/k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

对腹痛的患者,选择给予山莨菪碱治疗,给药剂量为每天0.3 mg/kg-0.5mg/kg,肌肉注射,每天两次。对因其他明确原因造成的腹痛症状,可给予相应的治疗,如因便秘致腹痛的患者可根据便秘程度的轻重给予开塞露或者灌肠的方式促进排便,减轻腹痛症状;对合并扁桃腺肿大或者化脓性扁桃腺炎的患者可以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每天的给药剂量为0.5mg/kg,使用时间最长3d。

1.3 疗效评价标准[3]将患儿在治疗5d内主要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的情况视为痊愈;将患儿治疗5d后主要症状、生命体征等基本正常,实验室指标显著改善的情况视为显效;将患儿治疗5d后主要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所改善的情况记为有效;将患儿的病情未见好转甚至加重的情况视为无效。

作者单位:453003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普儿科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资料与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120例患者经治疗,痊愈41例,显效45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5.0%。其中,4例患者在诊断中被误诊为肠炎(2例)、浅表性胃炎(1例)、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率为3.3%,均有腹痛症状,经治疗无效后进行咽部检查,确定为上呼吸道感染,调整治疗方案后痊愈。

3 讨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常会伴发腹痛症状,并以腹痛就诊,但因症状相似,也可能误诊为肠炎、浅表性胃炎或者急性阑尾炎等使治疗延误[4],本文120例患者中误诊4例,占3.3%。经咽部检查可见患儿腹痛多因咽部病变引起,其可能的机制在于[5]:咽部致病菌随着淋巴通道、血液流动等播散到肠系膜进而使患儿发生肠系膜淋巴结炎;咽部感染或者扁桃腺感染后,炎症经由咽侧间隙血管神经传递或者炎症刺激经咽侧壁的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胃肠痉挛;患者发热引起胃肠道粘膜充血、胃肠运动紊乱。因而,在对以腹痛为主诉症状的患儿进行检查诊断时要重视对其的咽部检查,避免发生误诊,耽误患儿的治疗。尤其是对年纪较小,无法准确表达症状的低领患儿,要尤为重视[6]。通过抗感染治疗、正对腹痛及其他伴随症状的对症治疗,可以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

[1]李兴国,马兴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12.

[2]谢佳新.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1):4645-4647.

[3]董海霞.以腹痛、腹泻为突出表现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30例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203-1204.

[4]王翠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防治[J].求医问药,2011,9(11):177-178.

[5]张爱民.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J].黑龙江医药,2010,23(3):466-467.

[6]李丽华,陈小风,等.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4):422-426.

R725.6

B

猜你喜欢

浅表性咽部腹痛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