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调研

2015-02-11

中国动物检疫 2015年1期
关键词:柳州市畜牧兽医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州 545002)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调研

杨飞燕,张 廉,刘 颖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州 545002)

作为乡镇动物防疫力量的重要补充,村级动物防疫员(下称村防员)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2006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村防员工作补贴标准基本保持不变,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针对村防员收入偏低、工作量大的现状,如何保持村防员队伍稳定,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质量,柳州市柳北区在这方面摸索了一些方法,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1 2013年柳北区防疫和村防员基本情况

1.1 2013年村防员免疫工作量情况

柳州市柳北区是柳州市的一个重工业城区,下辖3个镇2个涉农街道办事处,35个村委,有村防员35人,辖区内共有规模养殖场203家,2013年生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出栏量、全年免疫量和村防员免疫量等见表1。

1.2 村防员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情况

见表2。

1.3 经济收入

2013年村防员每月固定工作补贴加上春秋防强制免疫补助总收入见表3。

1.4 补贴构成

村防员补贴由固定工作补贴+春秋防强制免疫补助构成。

1.4.1 固定工作补贴由柳州市、柳北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市级财政按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安排补贴资金,柳北区财政2013年按1:3进行配套,即每人每年3600元。这样固定工作补贴是每人每年4800元,每人每月400元。

1.4.2 春秋防强制免疫补助标准为:猪2元/头、次;牛3元/头、次;羊2元/只、次;家禽0.2元/羽、次;犬5元/只、次。村防员春秋防强制免疫补助费主要由中央、自治区拨付,差额的再由柳北区财政支付。例如:2013年我区村防员春秋防强制免疫补助经费为17.6783万元,而中央和自治区拨付的强制免疫注射劳务费为11.24万元,柳北区财政需要从动物防疫专项经费支付6.4383万元发放给村防员。

表1 2013年养殖量与免疫情况

表2村防员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

表3村防员2013年收入情况

2 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量大、责任重

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村防员免疫量所占比例分别为:生猪16.83%、牛65.72%、羊69.84%、家禽4.34%。村防员人均免疫数量分别为:生猪0.093万头、牛0.009万头、羊0.0026万只、家禽0.5813万羽。所有免疫工作要求集中在1~2个月内完成,还要针对补栏畜禽进行补免,工作量大。按照农业部要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有效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所有免疫后的动物均要填写免疫档案,猪、牛、羊免疫后要佩戴耳标。根据日常对畜禽抗体监测结果分析,畜禽至少要进行二次免疫才能达到抗体70%以上的合格率,这无疑增加了村防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此外村防员还要负责疫情测报、能繁母猪补贴调查等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加上免疫时存在被大牲畜(种公母猪、牛)攻击的危险、农村散养户养殖分散,防疫工作不被散养户理解,村防员开展免疫工作难度很大。

2.2 防疫队伍年龄老化、整体素质低

从表2可以看出,村防员队伍中60岁以上占17%,这些本应该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人如今却仍然奋斗在动物防疫的前线。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第一,找不到生力军充实防疫队伍;第二,如果退休,老年生活就没有保障(无养老金)。这些村防员文化程度不高,40%只有初中文凭,并且不是兽医专业人员;26%具有职高或高中文凭,但绝大部分是任职村防员后到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突击学习得来的,系统知识不完善,碰到突发性事件时处置不到位;29%以上具有专业技术学校的中专文凭,具有一技之长,但这些人也最易流失。

2.3 工作报酬低、难留人

从图1可以看出,2011—2013年村防员的年平均和月平均收入有所增加,但按照目前城郊的生活水平和物价,要养家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城郊一个普通农民,除农田收入之外,在其他行业做杂工每天约100~120元,每年收入约有2万到3万元。因此年轻人,特别是有专业知识的、素质较高的年轻人根本不愿加入到防疫员队伍中来。

图1 2011—2013年村防员年平均收入和月平均收入

3 柳北区的做法、管理情况

3.1 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2006年10月柳北区政府出台了《柳北区村级动物疫情报告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此《办法》,柳北区村防员由乡镇及村推荐,由柳北区水产畜牧兽医局选聘;防疫员的培训、考核制度由柳北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制定,对全区村防员的大型培训由柳北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每年举办一次;对村防员的考核由乡镇(涉农街道办)进行,考核结果报柳北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备案。村防疫员补贴实行按季发放,其中每月留存100元作为绩效补贴,年终进行考核评比,考核称职的一次性发放,考核不称职的取消其绩效补贴,不再续聘。

3.2 明确村防员相关工作

从2009年开始,柳北区防疫工作实行常年新进补栏免疫与春秋防集中免疫相结合,大力推行固定每周巡查日、每月防疫日、每季突击周。对规模养殖场、散养户分别统一制订了《柳北区重大动物免疫记录本》《柳北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记录卡》,凭免疫记录卡到所在地的动物防疫机构领取疫苗,散养户的免疫做到打一户后由农户签字认可,规模场认真填写《柳北区重大动物免疫记录本》,做好免疫记录。

3.3 提升待遇

3.3.1 从2006年开始,村防员固定工作补贴由柳州市、柳北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市级财政按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安排补贴资金,以前柳北区财政按1∶2进行配套,即每人每年2400元,2013年提升到按1∶3进行配套,即每人每年3600元。这样每人每年固定工作补贴提升了1200元。

3.3.2 为了提高村防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工作报酬制度,柳北区2009年制定了《村防员春秋防免疫工作补助经费标准》,即猪2元/头、次;牛3元/头、次;羊2元/头、次;家禽0.2元/羽、次;犬5元/只、次。从表3也可以看出:村防员收入不尽相同,差异非常明显。2013年村防员固定工作补贴加强制免疫补助年收入平均为9962元,最高的达27153元,最低的5214.2元。虽然这与每个村屯的养殖量有很大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与每个村防员的工作态度、工作强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3.3.3 2013年开始柳北区政府专门从财政中拿出部分资金为每位村防员购买了人身意外险,每人每年134元,最高保额50000元。

4 调研后的思考

4.1 确立村防员的职业地位

动物防疫就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这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村防员是农村散养动物防疫实施的直接操作人员,是农村散养动物疾病的“守护神”,更是解决人们餐桌食品安全源头的中坚力量。建议把村防员纳入村干部管理范畴。根据当前畜牧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切实保护村防员的合法地位。

4.2 增加劳动报酬、确保队伍稳定

可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村级防疫员的劳动报酬:一是政府(包括上级各级政府)适当提高工作补贴和强制免疫的人工注射补助。二是通过培训使防疫员掌握诊疗、阉割等技术,从事动物诊疗、阉割增加收入。三是建立考核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村防员进行考核,对村防员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补贴报酬挂钩,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村防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工作任务的给予相应的处罚,真正建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激励机制。四是安排专项经费解决村防员的养老问题,鼓励村防员购买养老保险,建议保险金可通过各级政府补贴大部分或全部予以解决。

4.3 加强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建立和完善年度培训计划 :一是增加技术培训,也可通过定期开展兽医技能实践交流大赛,邀请兽医临床专家培训等方式提升村防员队伍技术水平;二是鼓励村防员参加畜牧兽医学校等的学习,逐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三是多与周边市、县畜牧兽医部门沟通交流、取长补短。

4.4 探索借鉴新的村防员管理模式

如何建立一支合法的有战斗力的村防员队伍,制定行之有效的基层动物防疫队伍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对此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和创新。如柳州市柳城县创建的“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模式和广西来宾市组建乡镇渔牧兽医科技服务公司模式就是一种创新,他们通过组建合作社、服务公司的形式,将村防员组织起来,加入合作社和公司,成为社员或者员工,由政府出资向合作社或公司买动物防疫服务。这种合作社和公司通过自愿加入、自行组织、公开竞聘、择优录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减少了村防员数量,增加了服务项目,提高了社员和员工收入,为社员和员工缴纳了养老保险,解决了防疫员后顾之忧,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S851.33

:C

:1005-944X(2015)01-0043-03

猜你喜欢

柳州市畜牧兽医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