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喹诺酮类药物对治疗沙门氏菌感染中的效果评价

2015-02-01李玉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喹诺酮沙门氏菌氧氟沙星

李玉莹

喹诺酮类药物对治疗沙门氏菌感染中的效果评价

李玉莹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对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14例因沙门氏菌感染导致腹泻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07例。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和思密达治疗, 观察组给予喹诺酮类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喹诺酮类药物;沙门氏菌感染;效果

沙门氏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人和禽类共患的传染病,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 但以7~11月为多[1]。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 目前已知的沙门氏菌有2000多种血清型, 我国发现的有161个, 以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等为多见[2]。沙门氏菌感染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对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因沙门氏菌感染导致腹泻的患者采用分组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14例因沙门氏菌感染导致腹泻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07例。观察组男56例, 女51例;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38.3±7.2)岁, 病程3~11 d, 平均病程(5.7±2.3)d。对照组男54例, 女53例;年龄20~61岁, 平均年龄(38.5±7.3)岁,病程3~10 d, 平均病程(5.2±2.0)d。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符合沙门氏菌感染[3]。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肺、肾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和思密达治疗, 氨苄青霉素(500 mg/瓶, 国药准字H10983081, 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 用法用量:5~8 g/d, 分3次给药, 重症感染可增至12 g, 最高剂量为14 g, 静脉滴注。思密达[3 g/袋, 国药准字H20000690, 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1袋/次, 3次/d。疗程7 d。

1.2.2 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 盐酸左氧氟沙星(2 ml:0.1 g, 国药准字H19990324,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0.4 g/d, 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或500 ml中, 分2次静脉滴注, 滴注每100 ml最少60 min,最大剂量0.6 g/d。疗程7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判定。显效:经过治疗后, 患者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消失;有效:经过治疗后, 患者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经过治疗后, 患者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83例, 有效24例, 无效0例, 治疗有效率100.0%, 对照组显效39例, 有效45例, 无效23例, 治疗有效率为78.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769, 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发生皮疹症状有7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7, P<0.05)。

3 讨论

急性肠炎是常见的沙门氏菌感染, 感染的程度取决于沙门氏菌的数量、毒力和人体的免疫能力, 沙门氏菌进入人体后, 可以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 其分泌的肠毒素可以刺激肠道的分泌能力, 使肠道吸收能力远小于分泌能力, 导致腹泻的发生。沙门氏菌感染起病急, 伴有全身症状, 如发热、恶心、呕吐等, 腹泻可达数十次, 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 甚至危及生命。

喹诺酮类药物由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抗菌药[4], 多年来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用药。盐酸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其是氧氟沙星光学异构体的左旋体, 组织渗透性较好, 主要通过与沙门氏菌DNA、DNA拓扑异构酶VI发生作用, 使DNA、DNA拓扑异构酶VI发生构型改变, 进而导致沙门氏菌DNA复制不能正常进行, 使菌体DNA降解及死亡, 进而达到抗菌的作用。从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有关报道相似[5]。

综上所述,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 潘丹妮, 刘勇.肠炎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2014.

[2] 李永康, 王嶙, 李会.应用头孢克肟颗粒联合肠球菌枯草杆菌二联颗粒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分析.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20):325-326.

[3] 熊愫兵, 郑晓春.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3):168-169.

[4] 郭丽华,刘在青,肖建森,等.精氨酸-氧氟沙星复合盐的合成及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湖南农业科学, 2012, 1(12): 267-268.

[5] 王梦旻.分别使用阿奇霉素和培氟沙星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对比.当代医药论丛 , 2014, 12(19):103-10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144

2015-05-22]

132000 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喹诺酮沙门氏菌氧氟沙星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