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分离结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5-FU治疗青光眼术后早期包裹囊状泡的临床观察

2015-02-01施国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透明质结膜眼压

施国忠

针刺分离结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5-FU治疗青光眼术后早期包裹囊状泡的临床观察

施国忠

目的 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对包裹囊状泡进行针刺分离, 泡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和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5-FU)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患者(20只眼)早期(7~30 d)的包裹囊状泡应用针刺分离滤过泡, 泡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和结膜下注射5-FU, 随访观察3个月, 观察其治疗前后眼压、滤过泡形态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眼压平均为(28±3)mm Hg(1 mm Hg=0.133 kPa), 治疗后眼压(13±3)mm Hg, 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功能性滤过泡形成80%(16/20)。结论 对早期包裹囊状泡进行针刺分离泡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结膜下注射5-FU可以挽救一些濒临失效的滤过泡, 提高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有较好的疗效, 并发症少。

针刺分离;包裹囊状泡;透明质酸钠凝胶;氟尿嘧啶

青光眼滤过手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术后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1]。有部分患者在早期就有滤过泡瘢痕化的倾向, 包裹囊状泡即为其中的一种, 如不及时诊断, 并给予及时合适的治疗, 往往导致滤过手术的失败[2]。对这些患者作者采用的针刺分离滤过泡, 泡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结膜下注射5-FU,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2012年本院行小梁切除术的200例患者, 其中包裹囊状泡患者共18例(20只眼), 发生率为10%, 其中男7例, 女11例, 年龄48~76岁, 平均年龄62岁, 术前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5例,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继发性青光眼4例。所有患者均行小梁切除术, 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 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棉片, 浓度为0.2~0.4 mg/ml, 时间3~5 min, 术中结膜瓣以角膜缘为基底, 术中透明角膜侧切口注射BBS液形成前房。选择术后1个月内发生包裹囊状泡, 滤过泡局限,圆顶状隆起, 泡壁厚, 滤过泡表面及周围血管充血, 治疗前眼压>21 mm H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用爱尔卡因球结膜表面麻醉5 min 1次, 共3次,用1 ml注射器于包裹囊状泡旁5 mm处结膜下进针, 斜面向上紧贴巩膜作分离, 并用针头二侧韧对滤过泡壁进行分离,在抽出针头前将穿刺口略做扩大, 然后用0.5 ml透明质酸钠凝胶向泡内注射并按摩滤过泡, 使泡内透明质酸钠向周围扩散, 形成一个扁平而又弥散的滤过泡, 分离后在下方球结膜处注射5-FU 0.2 ml, 1次/d, 共3次, 分离有效的标志为:滤过泡隆起处消失,扁平而弥散, 眼球变软, 眼压下降。

1.3 随访治疗 治疗后局部点典必殊眼药水3周, 术后根据滤过泡和眼压情况, 采取如下处理:①滤过泡弥散或按压后即隆起者, 眼压<21 mm Hg, 前房稳定者行眼球按摩;②滤过泡仍局限隆起者, 间隔3~7 d后再次行分离术, 泡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不注射5-FU, 一般行3次治疗无效眼压仍高者,停止针射分离。

1.4 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成功:6 mm Hg<眼压<21 mm Hg,不用降眼压药物;有条件成功:6 mm Hg<眼压<21 mm Hg,需要局部降眼压药物;无效:眼压<6 mm Hg或用降眼压药物>21 mm Hg, 需二次手术。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功能性滤过泡形成 本组18例患者中有14例(16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其中1型滤过泡5只眼, 2型滤过泡9只眼,且滤过泡无渗漏。有4例患者针刺后滤过泡形成较差, 按摩后眼压正常, 滤过泡形成, 随访观察3个月, 眼压平均为27 mm Hg。其中2例患者为继发性青光眼, 1例患者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例患者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2.2 眼压情况 治疗前眼压(28±3)mm Hg, 治疗后眼压(14±3)mm Hg, 治疗后观察1、2、3个月, 平均眼压分别为(10± 2)、(12±2)、(15±1)mm Hg, 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 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3 并发症 3只眼发生角膜上皮点状染色, 2 d后自行恢复。2只眼针刺分离后出现浅前房, 眼压6 mm Hg给予扩瞳, 2 d后好转, 1周后正常。随访观察3个月, 未发现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 晶状体混浊及视网膜或黄斑水肿等药物毒性反应的出现。

3 讨论

滤过性手术目的是术后形成保持房水外引流通畅的功能性滤过泡, 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 术中抗代谢药物的应用,滤过手术的成功率在不断的提高, 但仍有一部分患者, 早期滤过泡即有瘢痕化倾向, 包裹囊状泡就是其中的一种[3]。以往采用眼球按摩、局部点用降眼压药物等保守治疗, 但患者往往不能坚持, 有部分患者即使坚持但也未取得好的效果。本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滤过泡, 并向泡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同时远离滤过泡的部位, 注射小剂量5-FU, 取得较好的疗效。

透明质酸钠在临床上用于内眼手术的填充剂, 本产品具有高粘弹性、良好的假塑性和高粘合性。同时本产品具有良好的组织相融性可抑制组织纤维化的形成。将透明质酸钠注入滤泡内, 可以形成一个扁平而又弥散的滤过泡形态, 同时本产品具有高粘弹性, 不易渗入前房内。5-FU是临床常用的抗代谢药物, 本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但作者只是小剂量的结膜下注射, 且注射次数少, 所以相对安全有效[4]。同时在操作过程中, 为防止泡内出血, 选择无血管区进针,有出血时应停止操作, 压迫止血。注射5-FU选择远离滤过泡区域, 术后局部点抗生素眼药水, 防止感染[5]。因早期滤过泡包裹, 可以容易分离和注入粘弹剂, 但有些滤过泡需要多次分离和泡内注入透明质酸钠, 这需要医生要有耐心和责任心, 要密切观察滤过泡的形态和眼压变化情况。

总之, 对包裹囊状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成功的关键,尽可能在滤过泡尚未形成坚韧的囊壁之前阻断纤维组织的进程, 本组患者中最早1周、最迟1个月即对包裹囊状泡进行治疗, 利用透明质酸钠泡内注射分离包裹囊状泡, 同时联合结膜下注射5-FU, 提高了滤过手术的成功率, 减少了并发症,其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1] 翟清磊.结膜下注射5-FU对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形成的疗效分析.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4, 35(4):271-272.

[2] 沈张凤.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下较大剂量限次注射5-FU防止滤过口瘢痕研究.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24):2976.

[3] 罗鑫, 潘乐, 田祥.针刺分离术联合5-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术后包裹囊状滤过泡.贵州医药, 2012, 36(2):130-132.

[4] 刘毅, 蔡岩, 王新慧.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国际眼科杂志, 2013, 13(7): 1388-1390.

[5] 樊培松, 常晓可, 周婧楠, 等.针刺分离术联合5-Fu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术后失败滤过泡效果观察.海南医学, 2012, 23(7): 64-6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137

2015-03-24]

465200 河南省固始县人民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透明质结膜眼压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透明质酸酶在透明质酸软组织填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透明质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肉毒素和透明质酸联合治疗眉间纹疗效分析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结膜松弛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