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致严重迟发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2015-02-01刘楠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伊立迟发性肛周

刘楠楠

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致严重迟发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刘楠楠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致严重迟发性腹泻的相关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入选4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了解严重迟发性腹泻发生率及临床特征。结果46例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43.5%(20/46), 其中, 严重迟发型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腹泻。结论严重迟发性腹泻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无关, 与饮食管理及是否规范治疗相关, 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

伊立替康;晚期结直肠癌;迟发性腹泻;针对性护理

结直肠癌是常见于消化道的恶性肿瘤之一, 伊立替康是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药物[1,2]。值得注意的是迟发型腹泻是伊立替康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据报道, 伊立替康严重肠毒性造成3~4度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为20%~40%[3]。迟发性腹泻将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增加治疗费用, 后续化疗减量甚至停药, 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因此, 本院特纳入46例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予以观察分析, 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入选标准:符合晚期结直肠癌诊断标准[4];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和血管系统性疾病者;排除有精神病史或沟通障碍者。男25例(54.3%), 女21例(45.7%), 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52.7±5.6)岁;结肠癌27例(58.7%), 直肠癌19例(41.3%)。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伊立替康180 mg/m2(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40 mg/瓶、粉剂;批号:20012345;国药准字H20061276)联合亚叶酸钙或5-氟尿嘧啶化疗, 用药1次/2周, 每次持续静脉滴注0.5~1.5 h。常规给予止吐治疗和其他对症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药物治疗护理和肛周护理等几个方面。

1.3 判断及评估标准 腹泻根据NCI CTCV 3.0分级标准[5]:Ⅰ度:每天排便次数增加4次以下;Ⅱ度:每天排便次数增加4~6次, 有夜便;Ⅲ度:每天排便次数增加7次以上, 排便失禁, 需要对脱水严重者行肠道外支持治疗;Ⅳ度:需重症护理, 血液动力学危象。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包括6项内容, 总计6分, ≥4分为满意, 3分为基本满意, ≤2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经过针对性护理干预, 患者迟发性腹泻发生率43.5%(20/46), 其中, Ⅰ度19.6%(9/46), Ⅱ度13.0%(6/46), Ⅲ度6.5%(3/46), Ⅳ度4.3%(2/46);严重发生率4.3%(2/46)。

2.2 46例中20例迟发型腹泻患者服务满意85.0%(17/20);46例研究对象中满意43.5%(20/46), 基本满意17.4%(8/46), 不满意39.1%(18/46), 满意度60.9%(28/46)。

3 讨论

伊立替康是喜树碱-珙桐科旱莲属植物喜树提取的生物碱, 具有明确抗肿瘤作用靶点。自1987年开始Ⅰ期临床试验,发展迅速。大规模Ⅲ期临床研究表明, 伊立替康是有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药物。同时, 研究发现, 伊立替康对5-氟尿嘧啶耐药的患者仍有效治疗。因此, 伊立替康成为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继5-氟尿嘧啶后40多年来再次批准应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化疗药物。此外, 伊立替康也常应用于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的治疗中, 且对胃癌、乳腺癌和恶性神经胶质瘤等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迟发性腹泻指的是采用伊立替康治疗24 h后发生的药物相关性腹泻反应, 是伊立替康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据报道, 伊立替康及活性产物SN-38可直接作用于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 导致DNA双链断裂和神经元凋亡, 继而引发肠道结构和功能变化损害, 导致腹泻。

病理研究结果显示, 迟发性腹泻表现为肠壁变薄、血管扩张、形成空洞、炎症细胞浸润、回肠细胞凋亡、肠黏膜损害和小肠绒毛萎缩。迟发性腹泻最常损伤盲肠和结肠组织。伊立替康导致迟发性腹泻的主要药物机制包括抑制羧酸酯酶和细菌β-葡萄糖醛酸酶, 抑制肠道活性代谢, 抑制肠黏膜生成前列腺素E2和改变药物动力学等。抑制肠运动护理和减少水、电解质移向肠腔等护理可减少腹泻发生风险。

本院在治疗基础上特采用针对性护理治疗使用伊立替康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以预防重型迟发型腹泻的发生,本院实施的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心理疏导:大多数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包括对疾病的恐惧, 对疗效、并发症和经济负担的担心和焦虑等。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耐心讲解病情和治疗的成效, 说明治疗的优越性、操作过程和可能面对的不良预后, 介绍成功病例,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缓解并稳定患者的恐惧情绪,配合完成全程治疗, 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定时进餐, 饮食标准应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饮用酸奶以增加革兰阴性菌, 抑制阳性菌。③药物治疗护理:当患者有腹泻征象时, 一般予以易蒙停治疗, 该药物可抑制肠蠕动, 护理人员应正确指导患者服药方法, 监督患者定时服药;用药后, 密切注意患者的腹部情况、肠鸣音和药物效果。④肛周护理:腹泻可导致肛周皮肤完整性受损、溃疡和糜烂等。护理人员应预见性指导患者便后温水冲洗肛周, 再用软毛巾蘸干, 保持肛周皮肤舒适、清洁和干燥。

综上所述, 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致严重迟发性腹泻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无关, 与饮食管理及是否规范治疗相关, 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

[1] 林莉, 徐建明, 王岩, 等.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评价.中华肿瘤杂志, 2010, 32(10):786-790.

[2] 吴薇, 吕迁洲.结直肠癌化疗实施中的不合理用药分析.中国药房, 2011, 22(42):3941-3943.

[3] 孙志伟, 王晰程, 高静, 等.结直肠癌中MDR1和ABCG2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3, 16(6):524-528.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等.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 2010).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6):457-470.

[5] 李虎, 黄鹤, 刘继红, 等.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毒性作用的关系.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 46(12):888-89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119

2015-01-23]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伊立迟发性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单药或联合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研究进展
伊立替康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不同剂量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