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2015-02-01王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带线棘突椎板

王欢

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王欢

目的研究与分析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例接受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 采用带线锚钉侧块, 辅助使用缝线悬挂门轴部分, 分析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Odom量表评分结果提示, 所有患者恢复优14例, 良9例, 可4例, 差3例, 整体优良率为76.67%。结论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辅助应用带线锚钉, 手术操作简单, 对患者机体创伤小, 稳定性高, 兼具较高的安全性, 且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 轴性症状发生率低, 优良率高, 值得推广。

带线锚钉;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颈椎病

颈椎后路单侧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当前临床上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的理想术式。但也有研究资料显示, 较多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轴性疼痛及椎板再闭合等问题, 影响其术后康复[1]。有报道[2]显示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应用带线锚钉固定系统, 则可有效解决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及椎板关闭等问题, 且稳定性高, 操作时间短, 较为安全。因此, 为进一步证实带线锚钉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本院对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接受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 女9例;年龄39~66岁, 平均年龄(42.6±8.9)岁;其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8例,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2例。纳入研究患者术前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均显示脊椎无显著反弓表现, 排除过伸过屈位明显不稳的患者。术前CT检查提示20例患者合并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 颈椎管比率(Pavlov)0.51~0.74, 平均比率(0.57±0.04)。磁共振检查提示23例患者存在3个节段颈脊髓受压表现, 4例存在3个以上颈脊髓受压表现, 且患者开门侧症状均较另侧严重, 确定其减压节段为C3~7节段, 将锚定部位确定为C3、C5、C7侧块。

1.2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全身麻醉处理, 作气管插管, 取俯卧体位, 将患者面额部放于托架上方, 尽可能避免眼部受压, 稍向尾侧牵拉患者双侧上肢, 适当前屈颈部。以患者颈后部中心部分作入路, 充分暴露C2~T1棘突部分, 显露门轴侧侧块及双侧椎板, 保留C2棘突肌肉附着, 保留棘间韧带, 去除C6、C7棘突顶端, 采用打孔钳于C3、C5、C7棘突基底处打孔。置入门轴侧锚钉, 从C3、C5、C7门轴侧侧块处钻孔, 取限位为10 mm, 直径为1 mm的克氏针, 确定进钉点为侧块中心稍靠近内侧与头侧两端部分, 稍向头侧倾斜35°,朝外侧倾斜约25°, 旋入带线锚钉。并使用尖嘴咬骨钳从C3~7侧处作V形骨槽, 充分保留门轴侧椎板内层皮质骨, 咬除对侧全层椎板, 朝门轴侧缓慢掀起, 分离粘连带, 抬高椎板, 开门。并将锚钉穿入棘突备用孔, 收线后打结固定, 并充分掀开C3~7开门侧椎板。术后对每位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及激素处理, 时间为5 d, 手术2 d后拔除引流管,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固定颈托1个月, 后做颈部屈伸活动训练。

2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70~115 min,平均手术时间(95.2±7.3)min;术中出血量155~410 ml, 平均出血量(245±60)ml, 所有患者术中均未进行输血处理。手术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液现象, 已作切口紧密缝合处理, 并于术后拔除引流管后作引流口缝合操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实现一期愈合, 术后未出现神经根、脊髓及椎动脉受损现象, 未发生严重排异反应。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为期5个月的随访调查, 术后磁共振检查提示患者颈脊髓移退正常,且前方压迫基本解除。X线片检查提示, 锚钉固定正常, 无移位, 无塌陷与再关门表现。采取Odom量表[3]对所有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分, 结果提示, 近期疗效优14例, 良9例,可4例, 差3例, 整体优良率为76.67%。

3 小结

临床上部分远期随访研究调查均提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的有效方案[4,5]。一般传统椎板固定方案主要利用丝线, 将其固定于患者门轴侧椎旁肌与小关节囊处, 操作相对简单, 但较多研究报道提示,此种术式术后患者再关门发生率较高, 对其远期疗效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甚至可能出现丝线松动或脱落现象, 导致骨性愈合延迟[6,7]。本组研究将带线锚钉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 采取锚钉法固定椎板, 结果提示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 且患者恢复优良率高。

综上所述, 采取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对患者颈椎后端结构的影响。同时其操作相对简单, 对人体创伤小, 且稳定性高, 可有效避免丝线对患者椎旁肌及关节囊的切割, 减少了术后再关门的发生率。操作简单, 对患者机体创伤小,且椎板与门轴侧固定相对牢固, 安全性高, 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 轴性症状发生率低, 术后恢复优良率高, 值得推广与应用。

[1] 林久灶, 林泉, 崔为良, 等.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8(1):43-44.

[2] 卫秀洋, 陈勇忠, 王金星, 等.3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正骨, 2014, 12(12):19-24.

[3] 林瑞新, 董伊隆, 余斌锋, 等.带线锚钉治疗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中华骨科杂志, 2011, 31(4):331-334.

[4] 李登, 娄朝晖, 孙东方, 等.颈后路锚钉置入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脑梗死:对脑循环的影响较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1(4):493-498.

[5] 刁垠泽, 孙宇, 王少波, 等.颈椎椎板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骨科杂志, 2013, 33(5):454-458.

[6] 秦超, 廖全明.带线锚钉系统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临床外科杂志, 2013, 21(2):149-150.

[7] 韩建华, 蔡小军, 夏本杰,等.锚定法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8, 31(4):383-38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038

2015-03-16]

455000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骨一科

猜你喜欢

带线棘突椎板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带线锚钉规避骺板固定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由从到主 按图索“迹” 点带线动 巧妙转化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搓腰
——壮肾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治疗脊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