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73例临床回顾报道

2015-02-01赵永军佘浩羊鹏王亚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肘关节肱骨远端

赵永军 佘浩 羊鹏 王亚平

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73例临床回顾报道

赵永军 佘浩 羊鹏 王亚平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3例经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73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4.15±0.84)个月;Jupiter关节功能分级, 优40例, 良22例, 可11例, 差0例, 优良率为84.9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4%。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值得推广应用。

肱骨远端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双钢板固定;临床疗效

肱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科外伤性疾病, 约占全身骨折的2%~6%, 主要包括肱骨髁上、髁间及短传累及内外侧髁骨折。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但对于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如手术处理不当, 容易引起肘关节僵硬、骨折不愈合或者骨不连等, 严重影响术后关节功能的康复[1]。本院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双钢板固定术治疗, 获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9月, 本院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73例, 均具有明确外伤史, 经术前X线检查确诊。排除严重心、肝、肺、肾功能障碍者, 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 存在出凝血功能障碍者, 合并难以控制的糖尿病或其他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其中, 男42例, 女31例, 年龄18~59岁, 平均年龄(38.42±9.01)岁;致伤原因:29例摔伤, 40例车祸伤, 4例高处坠落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2 d,平均时间(7.35±2.31)d。AO/ASIF分型:26例A型, 34例B型, 13例C型。

1.2 方法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或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 常规取健侧卧位, 并在上臂近端放置气囊止血带备用。经肘后正中行一15 cm的纵行切口, 41例经肱三头肌的双侧入路, 32例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中充分显露并游离尺神经, 采用橡皮条将其牵开进行保护, 将肱三头肌剥离, 以充分显露肱骨髁部, 彻底清除关节腔及骨折端等部位的血肿以及坏死组织。将肱三头肌提起, 维持肘关节屈曲60°, 以使肱骨髁间骨块充分暴露, 整复骨块后采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在C型臂X线机下观察到骨折对位满意以后,采用松质骨螺钉充分固定。同时在尺侧内上髁嵴上以及远端桡背侧分别安装一块重建钢板, 保持两钢板呈直角, 并拧紧螺钉。充分止血以后, 留置负压引流管, 并予以适度加压包扎。术后抬高患肢, 以促进肢体肿胀的消退。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肘关节支具固定(22例)、石膏托固定(26例)及颈腕带胸前悬吊固定(25例)等外固定。术后24~48 h观察引流量减少至30 ml/d以下后, 可将引流管拔除。术后第2天可视患者的病情予以被动肌肉收缩锻炼, 术后3~5 d实施肘关节屈伸运动, 并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 术后2~4周基本恢复正常范围。

1.3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术后均接受为期6~12个月的随访, 观察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参照改良Cassebaum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肘关节屈曲>130°, 伸直丢失<15°, 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或者完全正常, 无疼痛以及功能障碍;良:关节屈曲>120°, 伸直丢失<30°, 活动范围良好, 存在轻度主观症状;可:关节屈曲90~120°, 伸直丢失<40°,活动时存在中度疼痛及功能障碍;差:屈曲<90°, 伸直丢失>40°, 活动时具有严重功能障碍且经常疼痛。

2 结果

本组73例患者均接受为期6~12个月的随访, 均获得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时间为(4.15±0.84)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价, 优40例(54.79%), 良22例(30.14%), 可11例(15.07%),差0例, 优良率为84.93%(62/73)。1例延迟愈合, 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74%(2/73)。

3 讨论

肱骨远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难治性骨折, 肘关节内创伤严重, 极易引起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功能丧失。目前, 大量研究资料证实, 内固定手术治疗这类骨折在多项临床效果方面优于非手术疗法。

在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 关于最佳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方面目前尚存一定的争议。临床研究发现, 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进行内固定能够有效避免损害肘关节伸肌, 并可充分显露C1和C2型关节内骨折以及关节外骨折, 用于治疗A型及C1、C2型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但这种入路方式在关节面的显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可考虑中转鹰嘴截骨入路, 从而充分显露肘关节以及关节面, 并能够为中转全肘关节置换术提供游离条件[2,3]。但经鹰嘴截骨入路容易导致相应创伤, 且治疗费用相对增加, 术后可能发生鹰嘴截骨骨不连或者拆除内固定物等。本组患者均经肘后侧皮肤切口,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肱三头肌双侧入路或者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中解剖显露清晰, 未发生尺神经损伤或尺神经麻痹等。关于固定方法, 近年来临床多采用AO双钢板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 且诸多临床实践研究证实这种方法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应用AO双钢板内固定的主要原理为解剖复位骨折断端, 并予以关节面以及骨干双钢板坚强内固定。用于治疗大骨块缺损以及干骺端存在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AO双钢板内固定能够维持关节面的平整性, 并适当缩短骨折部位, 提高骨折的固定牢靠性和稳定性。术后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开展功能锻炼, 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 预防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等。本研究中, 73例患者经双钢板内固定治疗, 术后早期进行规范化功能锻炼, 均获得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时间较短, 肘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达84.93%, 除1例发生延迟愈合及1例切口感染外, 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 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显著疗效,术后骨折愈合快、功能康复满意、并发症少, 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术式。但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缺乏随机对照性研究, 随访时间较短, 关于其确切应用优势尚待进一步大样本对照研究的证实。

[1] 赵瑛, 鲍晓毅, 尹志强, 等.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74例分析.重庆医学, 2014(1):42-43.

[2] 何勇.双AO重建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32例疗效观察.海南医学, 2013, 24(11):1678-1680.

[3] 崔冰, 李奎, 宁宇, 等.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医正骨, 2012, 24(1):62-6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029

2015-03-01]

214221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肘关节肱骨远端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