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音性耳聋病灶定位及预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价值评价

2015-02-01王萍余文发张正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诱发电位中枢性不良率

王萍 余文发 张正艳

感音性耳聋病灶定位及预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价值评价

王萍 余文发 张正艳

目的评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用于感音性耳聋(SD)病灶定位及BAEP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SD患者(SD组)的BAEP检查报告与同时期的123例健康者(对照组)的检查报告, 对比SD患者(中枢耳聋和周围耳聋)与健康者间的BAEP检测波谱异常特征, 并观察BAEP的异常对于不同类型的SD患者的预后状况的影响。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 周围耳聋SD患者BAEP的Ⅰ~Ⅱ波的可重复性及分化程度都比较差, 而强脉冲光(IPL)往往延迟, 病情较重者Ⅰ~Ⅴ波完全消失或延迟;中枢耳聋形成原因包括脑肿瘤、脑梗死和听觉神经肿瘤等, 波段的变化情况十分复杂;中枢性SD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周围性SD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SD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周围性SD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利用BAEP的变化特点,可及时、准确判断SD听觉病灶部位, 同时BAEP也对预测和评估SD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价值。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感音性耳聋;病灶定位;预后价值

为评价BAEP应用于临床SD病灶定位及BAEP的预后价值, 特对本院的156例患者的BAEP诊断数据和影像资料进行下面的回顾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共156例SD患者接受了BAEP检查, 回顾患者的检查报告, 并与同时期接受BAEP检查的健康者的报告进行比较, 以此分析不同病灶部位的SD患者的BAEP特点。所以选的病例中99例周围性SD患者, 男54例, 女45例, 平均年龄(45.8±15.8)岁, 其中动脉硬化SD、药物中毒SD和突发SD患者分别为43例、39例和17例;57例中枢性SD患者中, 男31例, 女26例,平均年龄(46.1±14.9)岁, 听神经瘤SD、脑干瘤SD和脑干梗死SD患者分别为12例、20例和25例;123例健康者中男65例, 女58例, 平均年龄(45.9±15.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比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BAEP测量方法 采用电位仪进行测定(丹麦, Keypoint型), 并在患者的同侧耳垂置参考电极, 在患者的头顶置记录用的电极, 确保患者的前额电接大地, 处于0电势。同时确定刺激强度为(听阈+60 dB), 在耳一侧用耳机传声刺激, 对侧则采用30 dB的噪声掩蔽, 按照说明书设定各项参数, 确保患者测定中的人身安全, 并重复测试1次。

1.2.2 观察指标 病灶定位指标:①Ⅰ~Ⅴ波各个波段的重复性和分化程度;②Ⅰ~Ⅴ波各个波段的潜伏期和延迟状况;③Ⅴ/Ⅰ波振幅比率。预后评价指标:BAEP异常情况、预后良好率和预后不良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AEP的各个波段特点比较 对照组BAEP特点为:有Ⅰ~Ⅴ波的重复性与分化度良好, IPL正常无延迟。SD组:①99例周围性SD患者的BAEP的特点为:Ⅰ~Ⅱ波可重复性及分化程度都比较差, 而IPL往往延迟, 病情较重者Ⅰ~Ⅴ波完全消失。②57例中枢性SD患者中, 12例听神经瘤者的BAEP特点为:Ⅰ~Ⅴ波完全或部分选择性消失, IPL延迟;20例脑干瘤者的BAEP特点为:Ⅰ~Ⅴ/Ⅰ~Ⅲ波IPL延迟, Ⅲ/Ⅴ波IPL延迟;25例脑干梗死者的BAEP的特点为:仅保留Ⅰ波, Ⅲ/Ⅴ、Ⅰ~Ⅴ/Ⅲ~Ⅴ波IPL延迟。

2.2 SD组BAEP检查结果中, 周围性和中枢性SD患者预后良好率与预后不良率的比较:①中枢性SD患者中, 34例预后良好, 预后良好率为59.6%;周围性SD患者中, 23例预后良好, 预后良好率为23.2%, 对比以上数据可知:中枢性SD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周围性SD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枢性SD患者中, 23例预后不良, 预后不良率为40.4%;周围性SD患者中, 76例预后不良, 预后不良率为76.8%, 对比以上数据可知:中枢性SD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周围性SD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SD的病因多样, 类型繁多, 主要包括中枢性和周围性的SD, 其发病原因、病灶位置、治疗方法、预后情况往往差异明显, 如何及时、有效地判断病情, 并及时对症治疗对于提升SD的治疗的效果十分关键[1]。本文对156例SD患者的BEAP检查报告进行回顾分析, 探讨BEAP对于SD病灶定位及预后评价的重要作用[2,3]。

结果显示, 与健康者相比, 周围耳聋SD患者BAEP的Ⅰ~Ⅱ波的可重复性及分化程度都比较差, 而IPL往往延迟,病情较重者Ⅰ~Ⅴ波完全消失或延迟;中枢耳聋形成原因包括脑肿瘤、脑梗死和听觉神经肿瘤等, 波段的变化情况十分复杂;从预后角度来说, 周围性SD患者的预后状况较差, BAEP异常出现几率较高, 而中枢性SD患者的预后情况更好[4]。可见, SD患者的不同病灶部位的BEAP波段显示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别, 基于这一特点, BEAP被用于作为SD患者的病灶部位的定位以及患者预后评价、检查的关键指标, 除本文中的几种不同病因导致的SD患者外, 还存在如创伤、组织变性、炎症病变等中枢神经、脑干病变引起的SD病症, 由于BEAP检查具有无创、准确、诊断过程简单等特点,且其波段的异常变化能准确定位病灶位置, 而文中的结果也证实了BEAP对于中枢性SD患者的预后评价具有临床优越性, 因此可以判断BEAP在SD的诊断和预后评价中应用前景很广[5]。

综上所述, 临床中利用BAEP的变化特点, 可及时、准确判断SD听觉病灶部位, 同时BAEP也对预测和评估SD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价值。

[1] 韩东一.加强我国感音神经性聋的防治研究.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 45(4): 265-268.

[2] 刘寒波, 彭增龙, 胡建平, 等.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观察.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2, 18(4): 289-291.

[3] 管明, 徐娅萍, 施紫光, 等.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因素分析.浙江医学, 2011, 33(3): 409-410.

[4] 马风杰, 崔华勤, 李雪梅, 等.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耳鸣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现.中国临床康复, 2002(21):3194.

[5] 冼珊, 陈健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突发性聋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康复, 2003(7):117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82

2014-11-24]

453003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脑电图室(王萍 张正艳);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余文发)

猜你喜欢

诱发电位中枢性不良率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四)
基于CNN算法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识别
我国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研究
银行辞职潮中苦不堪言的小微企业信贷部
冰毯联合冰帽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不良率农行最高
合并颅内钙化的渴感减退性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