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08-17蓝水浓林妃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脑干脑病胆红素

蓝水浓,林妃红,黎 亮

(广东省阳春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阳春 529600)

胆红素脑病是指发生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后,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核、丘脑、丘脑下核、顶核、脑室核、尾状核及小脑、延脑、大脑皮质及脊髓等部位,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而引起的脑损伤。该病是导致新生儿由神经系统损伤所致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及早对胆红素脑病患儿的病情进行明确诊断,可为确定其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2]。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能够客观、敏感地检测出人体听觉- 脑干的传导通路是否受损。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广东省阳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 例胆红素脑病患儿和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 例新生儿。将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40 例胆红素脑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新生儿中,有男性26 例,女性14 例;其胎龄为36 ~41 周,平均胎龄为(38.5±1.3)周;其体质量为2.8 ~3.6 kg,平均体质量为(3.0±2.1)kg。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其胎龄为36 ~40 周,平均胎龄为(38.3±1.1)周;其体质量为2.9 ~3.7 kg,平均体质量为(3.4±2.5)kg。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是:1)本次研究使用的设备是由美国Natus 公司生产的Nicolet型诱发电位仪。2)在研究对象的自然睡眠状态下,使用90 dB 短声刺激对其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并记录相关的检测数据。3)检测结果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耳鼻喉科医生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检测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患儿的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的异常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测后两组研究对象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异常率的比较

经检测,在对照组的40 例新生儿中,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为异常的新生儿有5 例,其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异常率为12.5%;在观察者的40 例患儿中,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为异常的患儿有30 例,其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异常率为75%;观察组患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1.75,P=0.000)。

2.2 检测后两组研究对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点波峰潜伏期(PL)的时间和峰间潜伏期(IPL)时间的比较

经检测,观察组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点波PL 的时间和IPL 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点波PL 的时间和IPL 的时间,P <0.05。详见表1。

表1 检测后两组研究对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点波PL 的时间和IPL 时间的比较(ms,±s)

表1 检测后两组研究对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点波PL 的时间和IPL 时间的比较(ms,±s)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 t 值 P 值PLⅠ 1.97±0.26 1.67±0.21 5.677 0.000Ⅲ 4.98±0.33 3.96±0.32 14.034 0.000 V 7.28±0.43 6.55±0.44 7.504 0.000Ⅰ-Ⅲ 2.96±0.22 2.68±0.17 6.369 0.000Ⅲ-V 2.63±0.23 2.35±0.18 6.063 0.000Ⅰ-V 5.35±0.39 4.95±0.25 5.461 0.000 IPL

2.3 检测后观察组中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患儿的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异常率的比较

经检测,在观察组患儿中,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为257 ~342umol/L 患儿和血清胆红素的水平≥343umol/L 患儿的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异常率均高于血清胆红素水平≤256umol/L 患儿的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异常率,P <0.05。详见表2。

表2 检测后观察组中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患儿的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异常率的比较[n(%)]

3 讨论

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胆红素脑病可诱发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其死亡。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胆红素脑病主要是由脑神经细胞内沉积大量的未结合胆红素所致。患儿在发生胆红素脑病后,游离胆红素会对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浸润作用。新生儿在生理生化代谢期间,其基底核神经细胞易受到损害,其脑组织的耗氧量较大,故脑基底核是游离胆红素最易于浸润的部位[4]。黄疸是胆红素脑病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同时其还可伴有嗜睡、尖声哭叫、肌张力减退、吸吮反射减弱等临床表现[5]。有研究表明,胆红素脑病患儿在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或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其脑神经出现异常改变时,其颅内的神经核团多已与游离胆红素相结合,其神经系统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严重损伤,致使其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对胆红素脑病患儿的病情及早进行明确的诊断,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听觉诱发电位是指脑干- 听觉传到通路上由声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引发的电活动现象,可准确地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状态。在正常状况下,人体的脑干若出现轻微的损伤,其听觉诱发电位便会发生改变,而此时其影像学检查往往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因此,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评估脑干受损程度的主要检查方法。有研究表明,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可准确地记录新生儿听觉传到通路中神经电位的活动情况,一旦其发生可影响听通道的疾病或损伤时,在其相应的听觉诱发电位上便会出现改变,进而为临床医生判断其脑干和耳蜗间结构的功能提供有效的、客观的参考[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检测,观察组患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异常率,P <0.05;观察组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点波的峰潜伏期(PL) 的时间和峰间潜伏期(IPL) 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点波PL 的时间和IPL 的时间,P <0.05。在观察组患儿中,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为257 ~342umol/L 患儿和血清胆红素的水平≥343umol/L 患儿的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异常率均高于血清胆红素水平≤256umol/L 患儿的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异常率,P <0.05。这说明,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脑干脑病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