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柱肥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因素分析

2015-02-01杨仁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误诊率扫查声像

杨仁光

肾柱肥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因素分析

杨仁光

目的探讨分析肾柱肥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原因。方法 对经CT增强扫描和超声造影确诊的93例肾柱肥大病例中21例超声误诊的病例, 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误诊病例中, 超声可疑为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有14例, 可疑为肾脏囊肿的有3例, 超声提示为重复肾的有3例, 可疑为肾盂感染的有1例。本组资料彩超误诊率为23%。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同图异病是导致误诊的首要因素, 另外彩超对超声医师的依赖性较高, 也是导致误诊的一个因素。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柱肥大的扫查具有简便、经济、无创、可重复性的优势, 掌握肾柱肥大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积累经验以及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能有效减少误诊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肾柱肥大;误诊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与仪器的超速发展, 图像质量越来越高, 肾脏内部细微结构也显示清晰, 肾柱肥大的病例也随之增多, 但其超声影像与肾肿瘤有着类似的表现, 而肾脏肿瘤中恶性率很高, 故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为彩超)诊断是否准确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为了提高彩超诊断率, 现对彩超21例误诊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3月河南省职工医院彩超误诊的肾柱肥大病例21例, 男14例, 女7例, 年龄27~61岁, 平均年龄(39±4)岁, 左肾16例, 右肾5例, 2例尿检镜下血尿, 其余均正常。彩超检查误诊的21例病例全部经CT增强扫描和超声造影检查确诊为肾柱肥大。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西门子ACUSON Antares和飞利浦HD-15彩超检查仪, 应用肾脏预设条件, 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分别取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多体位, 彩超对肾脏作多角度、多切面连续扫查, 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其血流信号及测量其周围弓形动脉、内部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 并摄片记录在超声工作站中。

2 结果

本组资料肥大肾柱位于肾脏中部有13例, 位于肾脏中上部有8例, 无一例位于肾脏下部, 并伸入到肾窦内。21例误诊病例中, 14例超声误诊为肾脏占位性病变, 3例误诊为肾脏囊肿, 3例误诊为重复肾, 1例误诊为肾盂感染。彩超声像图改变也不典型, 存在同图异病, 肥大肾柱内部回声欠均匀, 肥大肾柱与肾皮质相延续, 两者无分界。肥大肾柱最大径为1.6~3.6 cm, 彩超显示肾脏中部或中上部可见圆形或长椭圆形的低回声或近似无回声团块, 未见明显包膜, 与肾皮质分界不清, 与相邻的肾窦边界清楚。肾脏形态大小均正常, 被膜线回声光滑, 局部无隆起。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能量多普勒观察肥大肾柱周围及内部血流, 表现为肥大肾柱旁叶间动脉绕行, 血管走行正常呈树枝状无改变,其远端弓形动脉走行分布正常, 频谱多普勒测其频谱形态正常, RI为(0.50±0.05), 与正常部位的同级血管RI测值略偏低。

CT平扫检查显示肾实质伸入到肾窦的等密度团块, 轮廓清, 增强扫查无异常强化, 其内可见正常的集合系统。超声造影肥大肾柱表现为等增强, 与周围正常肾组织显像一致,未出现包块的轮廓。增强CT扫描和超声造影均确诊为肾柱肥大。

3 讨论

肾脏外层的肾皮质有一部分伸展到肾髓质锥体之间形成肾柱(又称Bertin柱), 为肾脏的正常结构, 然而若该处发生解剖变异增大突入肾窦内使邻近的穹窿和肾盏移位, 则称之为肾柱肥大, 就发生学上讲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两个亚肾融合不完全所致。在彩超影像诊断中出现同图异病的表现,容易产生误诊。肾柱肥大本身对身体没有损害, 不出现任何症状, 无病理学意义, 但误诊时会导致患者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惧, 到处检查和诊治, 带来许多时间上、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 因此彩超能明确诊断肾柱肥大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资料中彩超误诊率为23%远低于相关文献[1]报道的72.7%, 可能因为该文献报道的仅行二维超声检查、清晰度不高有明显关联。虽然误诊率明显降低, 但是还应该引起超声医师和临床医师的重视, 做合理的检查是必要的。本组资料中将肾柱肥大误诊为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比例较高, 该声像图表现为圆形的低回声团, 边界尚清, 内部回声欠均匀, CDFI显示叶间动脉血管绕行, 部分内部可见点棒状血流信号, 其内部动脉血流RI略偏低;误诊为囊肿的超声表现为圆形的较低回声或近似无回声, CDFI显示其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误诊为重复肾的超声表现为较长椭圆形的低回声将肾脏分隔成两个肾窦回声;误诊为肾盂感染的超声表现为中盏出现不均质低回声, 类似于积脓的声像图, CDFI显示其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 并且该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症状。

在超声检查中, 肾柱肥大经常被误诊为肾实质占位性病变[2]。邓光[3]、王运昌等[4]报道的27例中超声可疑为肾肿瘤就有5例, 徐颖等[5]报道运用多种影像学方法检查26例中也有1例误诊为肾肿瘤, 本文的资料也说明了这一点。误诊为肾囊肿, 肾柱本身回声偏低, 再由于扫查角度不全面和仪器调节不到位, 使其显示近似无回声表现[6]。通过本组资料整理分析得出误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出现同图异病的彩超声像图改变, 不易鉴别;②缺少对肾柱肥大的发生价值及彩超声像图表现特点了解;③ 检查时操作不够熟练, 仪器的调节不到位甚至根本没有调节, 没有多切面、多角度的扫查;④经验不丰富, 诊断思维不全面;⑤对彩超能诊断肾柱肥大不够重视, 遇到不典型声像图时总想动员患者做增强CT扫描和超声造影。

找出误诊因素要认真避免其发生, 总结经验, 熟悉肾柱肥大的超声表现, 掌握好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点, 熟练的扫查技巧和正确的诊断思维, 可以提高其诊断的正确率, 减少误诊率。与增强CT和超声造影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较:CT增强扫描虽然可以确诊肾柱肥大, 但其费用高, 受X线辐射对身体有损害。超声造影在肾柱肥大与肾肿瘤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7], 对肾癌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8], 但该检查方法也是对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禁忌。因此要尽量用彩超做出肾柱肥大的诊断, 消除患者顾虑。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为肾柱肥大的首选检查方法, 必要时可再结合增强CT和超声造影, 有效减少误诊率,也达到了合理检查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目的。

[1] 吕毕.肾柱肥大的超声误诊原因探讨.吉林医学, 2010, 30(19): 3140.

[2] 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1139.

[3] 邓光, 于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柱肥大的应用价值.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9):94-95.

[4] 王运昌, 张米荣.超声诊断肾柱肥大25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17):3424-3425.

[5] 徐颖, 吴爱顺.肾柱肥大26例影像学诊断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18):4481.

[6] 孙倩, 张伟.肾柱肥大(肾实质结合)的超声诊断价值.吉林医学, 2008, 29(17):1444.

[7] 许小云, 杜联芳, 李凡, 等.超声造影对肾柱肥大和肾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 4(8):1433-1434.

[8] 陈绍琦, 林腾, 黄丽英, 等.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实质性肿块的诊断价值.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4):3-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77

2014-12-22]

450002 河南省职工医院功能检查科

猜你喜欢

误诊率扫查声像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校外教育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创新探析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浅谈高速铁路钢轨焊缝探伤标准化作业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