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4-03-31郑传东苟欣胡兴平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期

郑传东 苟欣 胡兴平等

[摘要] 目的 正确掌握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降低睾丸扭转的坏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34例睾丸扭转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中,29例入院前有误诊情况。结论 普及医疗常识,患者到正规医院专科医生诊治,能减少失睾率。

[关键词] 睾丸扭转;误诊率;睾丸切除

[中图分类号] R69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2-156-03

睾丸扭转是男科学最重要的阴囊急症之一,在2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1/4000[1]。基层医院缺乏专科医师,常延误诊治导致睾丸扭转坏死,而成为青少年丢失睾丸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34例睾丸扭转坏死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3年7月本院共收治睾丸扭转患者中睾丸坏死34例,6~20岁20例,21~30岁9例,30~43岁5例,最大43岁,最小6岁,平均17岁。扭转时间都>24h,最长38d。

1.2 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34例患者表现为患侧睾丸肿大,伴疼痛;8例患者同时伴有同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不适;13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13例患者合并有患侧睾丸鞘膜积液。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34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彩色超声显示患侧睾丸未见血流信号34例,诊断阳性率达100%。

2 结果

34例患者在本院均得到确诊。无诱因出现睾丸扭转19例,睡眠中引起11例,运动外伤后2例,发生于车祸后2例。29例患者存在院外误诊,误诊率为85%;其中24例患者误诊为睾丸炎、附睾炎,2例有外伤史者,在外院误诊为睾丸挫伤。34例患者积极行手术探查:均为鞘膜内扭转,睾丸、附睾呈紫黑色,复位后用热盐水纱布包裹睾丸、附睾,观察颜色不见好转,说明已坏死,予以切除。13例患者扭转程度180°~360°,21例患者扭转程度大于360°。术后病理报告结果:睾丸、附睾缺血性坏死。

3 讨论

睾丸扭转是睾丸和精索沿其纵轴旋转,精索内的血液循环突然发生障碍,睾丸急性缺血、坏死。新生儿至70岁老年人均可发生,29~18岁的青少年为本病高发年龄段,约占65% [2]。睾丸扭转分为三种类型:(1)鞘膜内型:约占睾丸扭转的90%以上。(2)鞘膜外型:发生于分娩时和新生儿期。(3)睾丸系膜型:罕见,附睾与睾丸结合不全,扭转发生于睾丸顶部与附睾之间[3]。发生的危险因素有:(1)局部解剖异常:鞘膜发育异常、铃摆异常等,铃摆异常可见于29%的男性,40%的对侧睾丸也存在。(2)性唤起、提睾肌剧烈收缩。(3)年龄:生后第1年和青春期为发病的高峰期,青春期由于性发育,性冲动致提睾肌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4)环境温度:Srinivasan等[4]认为低温、低湿度可导致发病率增加。(5)外伤,精索扭转患者4%~8%存在外伤史。临床表现为:急性发作的阴囊剧痛约占84%,以缓慢发作者占16%,疼痛局限在阴囊内者约占1/3。早期睾丸扭转主要体征:(1) 提睾反射消失。(2)阴囊抬高试验(Prehn征)阳性。(3)睾丸位置上移,有时处于横位。(4)精索变粗、变短。(5)附睾位置异常。

临床上睾丸扭转常被误诊为:急性睾丸、附睾的炎症、睾丸外伤、嵌顿疝、睾丸鞘膜积液、睾丸肿瘤、阑尾炎、睾丸附件扭转、睾丸、附睾结核、输尿管结石等疾病。通过症状、体格检查鉴别外,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阴囊急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Liu等[5]指出彩超对于诊断睾丸扭转的灵敏度为87.9%,特异性为93.3%。其他检查方法还包括:超声造影、灌注CT、MRI、同位素99mTc 扫描、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Kutlu等[6]通过实验证实缺血修饰白蛋白增加能够为睾丸扭转提供诊断依据。新的检查方法和设备,使得睾丸扭转诊断率不断提高。对诊断有疑问的患者,及时的手术探查是避免失睾的重要原则[7]。

睾丸扭转治疗的黄金时期为4~8h,睾丸扭转超过29h则50%失睾,超过24h则90%失睾[8]。本组睾丸扭转坏死患者发病至我院就诊时间全部>24h,最长38d。患者自身延误就诊是睾丸扭转坏死的重要原因:(1)很多患者自身缺乏医疗常识,患病后害羞,不愿意就诊,对此病重视程度不够,常常是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患者,以为睾丸扭转疼痛像一些普通的炎症疾病能自行缓解。(2)目前我国很多家庭的儿童生活模式是家中老人在照顾小孩,老人对此急诊更是了解甚少,经常用中药以及农村土方、偏方治疗,更是延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3)我国青少年的学习任务繁重,尤其是很多中学生在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就读,为了不耽误学习,发病后拖延多日后才就诊,最后导致睾丸缺血坏死,只能切除。一些工厂的工人也是如此,工作繁忙,发病后几日后才请假就诊,本组就有7例。(4)多数患者就诊也是先到就近诊所和村乡、社区、镇医院治疗,或到医院急诊科诊治,而不是到专科,极易被误诊,延误手术时机。

Tydeman等[9]调查发现,仅有76%的泌尿外科医师及46%的普外科医师在处理阴囊急症时能正确诊断睾丸扭转。本组患者首诊误诊有29例,误诊率达85%,主要发生在基层医院和急诊科:(1)诊所、村乡、社区、镇医院以及医院急诊科的首诊医师对本病的足够认识及警惕是避免失睾的关键。但是这些医生缺乏对阴囊急症处理的专业知识,对此急症的发病机制、症状、体征、检查方法、治疗缺乏认识,有的根本不知道睾丸扭转这种疾病,而附睾炎、睾丸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广为熟知,最容易误诊为急性附睾炎。(2)目前我国诊所、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主要以输液“消炎”为治疗手段,不具备手术技术,对急症严重性缺乏认识,一味地采取保守的消炎对症治疗,睾丸扭转缺血坏死后,阴囊疼痛有所减轻,继发感染后抗感染治疗也有一定效果,因而延续治疗,延误了手术时机。(3)许多基层医院不具备彩超技术,对睾丸扭转的表现认识不足,不能与附睾炎鉴别。有些乡卫生院配备黑白B超,也只能观察睾丸的形态大小以及有无积液等。(4)经济效益因素,现在的诊所、村卫生所、乡卫生院、民营医院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留患者在本院继续治疗,也是造成误诊的因素。

睾丸扭转一旦误诊致缺血坏死被切除,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易引起医疗纠纷。加强学校、社区的相关健康宣教,强调睾丸扭转的严重性,让男性青少年意识到睾丸疼痛应立即就诊,不能拖延;家长此方面的教育也不容忽视,发病后及时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同时,加强基层医师,尤其是非泌尿专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能有效降低睾丸扭转的失睾率。

[参考文献]

[1] Kapoor S.Testicular torsion:a race against time[J].Int J Clin Pract,2008,62(5):821-827.

[2] 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56.

[3] Chan JL,Knoll JM,Depowski PL,et al.Mesorchial testicular torsion:case report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Urology,2009,73(1):83-86.

[4] Srinivasan AK,Freyle J,Gitlin JS,et al.Climatic conditions and the risk of testicular torsion in adolescent males[J].J Urol,2007,178(6):2585-2588;discussion 2588.

[5] Liu CC,Huang SP,Chou YH,et al.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acute scrotum in young males[J].Kaohsiung J Med Sci,2007,23(6):281-286.

[6] Kutlu O,Mentese A,Turkmen S,et al.Investiga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in testicular torsion:an experimental study[J].Fertil Steril,2010,7.[Epub ahead of print].

[7] 王海波,孔垂泽,李振华,等.睾丸扭转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9):828-829.

[8] Rattansingh A,Adamson B,Cosgrove D.Bidirectional flow within the intratesticular arteries caused by microvenous thrombosis secondary to testicular torsion[J].J Ultrasound Med,2009,28(6):817-821.

[9] Tydeman C,Davenport K,Glancy D.Suspected testicular torsion is urological or general surgical emergency?[J].Ann R Coll Surg Engl,2010,92(8):710-729.

(收稿日期: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