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狐大肠杆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报告

2015-01-25徐凤旋董长兴郭庆明董耀勇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饮水红细胞

徐凤旋 董长兴 郭庆明 董耀勇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河北唐山 063300)

蓝狐大肠杆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报告

徐凤旋 董长兴 郭庆明 董耀勇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河北唐山 063300)

2015年5月,唐山市丰南区某养狐专业户为全场453只蓝狐进行犬瘟热、细小病毒疫苗接种,因场内兽医违反技术操作规程,采取一针混合注射的方法,导致狐群暴发了大肠杆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作者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5年5月3日,养狐户于从天津市某养狐场引进种公狐35只,未经检疫隔离,进场当天与该场的母狐进行混养,进场第3 d即对全场蓝狐进行犬瘟热、细小病毒疫苗注射,防疫人员用一个注射器和针头做免疫注射。接种第4 d,幼狐、育成狐、种狐陆续出现高热、气喘、腹泻、排茶色尿液等症状。当地兽医按照胃肠炎和肺炎进行治疗,病情反而加重,并出现死亡。全群有359只发病,死亡25只,发病率79.2%,死亡率6.96%。笔者接到求诊电话后,会同区疫控中心有关专家及当地动物防疫站兽医人员立即赶赴现场。

2 临床症状

病狐结膜无眼眵多出现黄染,黏膜发绀、黄染、贫血、鼻镜干燥,精神沉郁、体温升高39℃~40℃之间,呼吸急促,并伴有呕吐,腹泻便秘,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狐消瘦,腹泻胀满,被毛粗糙无光泽,呆立一隅。幼狐表现不安,喘促、尖叫、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排水样稀便,有的不出现腹泻,表现兴奋或痉挛,严重者排便失禁、虚弱、弓背、后躯无力、呼吸喘促,行走困难;个别瘫痪,全身肌肉震颤、口渴、喜饮水,初期排黄绿色稀便,后期以水样稀便为主,有的粪中带有血液或脱落的肠黏膜,气味腥臭,灰色或褐色带光亮的黏膜。个别粪便呈煤焦油状,排血红蛋白尿,尿色随病情发展,由浅至深红色,濒死狐出现四肢不温,眼眶凹陷,全身脱水、肛门周围和后肢皮毛多被粪便污染,发病蓝狐迅速消瘦、很快死亡,母狐发生流产或死胎。

3 实验室诊断

3.1 镜检

3.1.1 血液涂片

采取病狐耳尖血10份涂片,经姬姆萨氏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表面发现有凹凸不平边缘不整,其表面仅血浆中有许多染色紫红色逗点状、杆状、园或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各种形状的附红体。

3.1.2 抗凝血涂片

取高热期病狐抗凝血5滴,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覆盖玻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大量附红细胞体聚集在红细胞表面。

3.1.3 病料图片镜检

无菌取新鲜病死狐的肝、脾、淋巴结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散在的中等大小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3.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新鲜病死狐心血、肝、脾、淋巴结少许接种于营养琼脂血清平板上,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24 h,形成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的灰白色半透明菌落,然后将该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平板,放入37℃恒温箱中经24 h,形成扁平直径仅为1~2 mm的红色菌落,在伊红亚甲蓝培养基上37℃24h生成带有金属光泽的黑色圆形菌落。

3.3 病毒分离鉴定

无菌采取病死狐的脾、淋巴结、肾脏、肺脏、血清接种于细胞培养基中,通过中和试验、荧光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血凝抑制试验,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流感、犬传染性肝炎全为阴性。

3.4 药敏试验

挑取生长典型的菌落均匀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上,用药敏纸片做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噻呋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土霉素、阿米卡星不敏感。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最终诊断为大肠杆菌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5.1 紧急治疗

对发病狐进行隔离治疗,按照抗菌消炎防止败血症,杀虫补血,增强机体抵抗力补液、补碱,防治脱水和酸中毒,调节胃肠机能和调整肠道微生物平衡的原则进行治疗。

5.1.1 抗菌消炎

用异源动物大肠杆菌抗病血清紧急注射,幼狐1 ml,种狐5 ml,用10%氟苯尼考100 g+鞣酸蛋白30 g+应激电解多维50 g+多维葡萄糖100 g。拌均加湿料200 kg,2~3次/d,现用现配,连用5 d,饮水中加仔痢停(主要成分硫酸新霉素+甲溴东茛岩碱),即100 ml兑水150~200 kg,2次/d(分早晚)3~4 h用完,连用2~3 d。

5.1.2 杀虫补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用血虫清(主要成分: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青蒿、苦参、三氮脒、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多西环素、黄芪多糖、造血因子)按1g/kg喂服1次/d,中午喂服,连用5d,严重不能进食的病狐采用贝尼尔按每kg体重10 mg,配成5%水溶液深部肌肉注射,间隔1d重复注射1次,连用3次,同时肌肉注射复方右旋糖苷铁注射液0.5ml(幼狐)~1ml(成狐)深部肌肉注射,并注射维生素C5~10ml/次,多种氨基酸5~10ml,辅酶A 1瓶,三磷腺苷二钠1瓶,2ml复合VB2支,1ml甲氧氯普胺2支,1ml阿托品1支,氯化钾5ml,混合静脉滴注。

5.1.3 补液补碱,防止脱水和酸中毒

采用口服补液盐及支持疗法,全群饮水即每100 kg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50 g+电解多维40 g+黄芪多糖10 g+口服葡萄糖200 g+苏打粉80 g+硫酸新霉素30 g,中午集中饮水3~5 h,连用7 d。不能采食或自吮的种狐幼狐,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200 ml,5%碳酸氢钠10~20 ml,1%安钠咖0.5~1ml,一次静脉滴注(成狐),幼狐采用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40~50 ml,5%碳酸氢钠1 ml/kg体重,以调节电解平衡。

5.1.4 调节胃肠机能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乳酶生(0.3~1g/只),胃蛋白酶(80~240 IU/只),鞣酸蛋白(0.1~0.15 g/只),以保护肠黏膜,减少毒素吸收,促进胃肠功能,严重者可用白陶土0.5~1 g/只+活性炭1~2 g/d,次氯酸铋0.5~1 g,保护肠黏膜减少毒素的吸收,促进早日康复。

5.1.5 调整胃肠道菌群平衡

应用促菌生0.5~1片/只,配合乳酶生0.5~1片/只,乳酸菌素片0.5~1片/只,干酵母0.5~1片/只,混合后内服,2次/d,连用2~3 d,应用微生物制剂调节菌群平衡,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口服微生物制剂以扶持肠道正常菌群,微生物制剂中有益菌可在狐肠道内大量繁殖,并能产生抗菌物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整肠道菌群格局,抑制有害菌繁殖。

5.2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提高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为病狐提供科学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保持充足清洁的饮水,并坚持精心护理,灵活给饲的方法,在恢复期间给幼狐易消化流质食物,少食多餐,不能喂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控制采食量7~8成饱为宜,并保证昼夜有充分的清洁饮水。

5.3 彻底消毒

笼具每天要清扫,清除圈舍内粪便及垃圾,使用1∶500倍百毒杀与1∶500倍的戊二醛进行交替喷雾消毒,1次/d,连用1周。餐具用0.1%高锰酸钾冲洗消毒1次/d,连用1周,彻底杀灭病原菌。

5.4 药物预防

对其他尚未发病的蓝狐用血虫清按1 g/kg体重喂服,每100 kg饮水中添加口服葡萄糖200 g+30%硫酸新霉素30 g,1次/d,连用1周。

5.5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对尚未发病的蓝狐用多价大肠杆菌灭活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严格执行“一畜一针”制度。

6 疗效总结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1周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两周后再没有新的病例发生,狐群恢复了正常,此次共治疗359只蓝狐,除25只病重医治无效外,其余334只全部痊愈。

徐凤旋(1979—),畜牧兽医专业,专科学历,主要从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董耀勇(1971—),本科学历,中国兽医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动物防治及防疫监督执法工作。

猜你喜欢

饮水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简易饮水鸟
养羊饮水技巧多
金龙泉啤酒包装设计-龙饮水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饮水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