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2021-12-03任远志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体病猪只红细胞

任远志

(重庆市武隆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0850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引起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为红皮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猪附红细胞体能寄生在猪体内的许多部位,包括骨髓、组织液和血浆等,有许多寄主,主要有人、猪、羊等,染病后多呈隐性特点。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的发病率增加,会影响猪的生长性能,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1 附红细胞体的病原学和传播途径

附红细胞体没有鞭毛和细胞壁,对多西环素比较敏感,同时和支原体有密切关系,又被称为猪嗜血性支原体。猪附红细胞体有不同的形态,主要有环形、球形和杆形,主要在猪附红细胞表面,造成猪红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附红细胞体的病原传播方式有多种,包括血液传播,或者通过苍蝇蚊子和母婴传播,此外,被病原菌污染的手术用具等也可以传播。需要注意的是,附红细胞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下很难存活,一旦出现高温和干燥环境附红细胞体很难存活,酒精、过氧乙酸和新洁尔灭等消毒液都能将其杀死[1]。

2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致病菌

2.1 可黏附和侵入红细胞

病原菌进入血液后直接附着于红细胞表面,造成红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受到影响。有学者研究显示,猪红附细胞体表面有多种黏附蛋白,可能与红细胞直接发生作用。此外,猪附红细胞体除了可以黏附在红细胞膜之上,也可以在红细胞破裂后寄生在血液中,并且存在很长时间。一些学者研究显示,猪附红细胞体还可以危害细胞内部,在细胞内部自由运动,从而使猪附红细胞体避免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也躲避了抗生素的治疗,造成猪只生理代谢紊乱,导致猪出现贫血和低血糖症状,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较大。

2.2 改变红细胞结构和功能

猪附红细胞黏附在红细胞表面会改变细胞结构和功能,在电镜下观察可以发现,附红细胞体可能和红细胞连接,影响红细胞渗透脆性。有研究表明,因为形状变化,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会发生改变,如果猪只急性发病,红细胞很容易破裂,在这种情况影响下,猪只体内的血管壁会受到红细胞代谢物质的影响,导致血管通透性变大,大量红细胞透过血管壁外流。附红细胞体感染猪只时呈隐性感染,很难被发现,并且宿主之间维持平衡状态,长时间的潜伏会影响血液凝血功能,因而有学者认为,附红细胞体入侵机体后在繁殖过程中可能会隐藏自身抗原,躲避免疫系统的杀灭。此外,急性附红细胞体感染会影响凝血时间,导致凝血时间延长,从而形成血栓。红细胞的结构会受到附红细胞体的影响,导致运输氧气能力下降,影响机体血液流动和新陈代谢,出现贫血或呼吸困难等症状[2]。

2.3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对机体免疫能力的影响

红细胞是机体免疫调节的关键组成部分,红细胞中含有SOD 等多种物质,而白细胞无法取代。一旦附红细胞体大量繁殖,被其感染的红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有研究表明,猪只在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免疫能力明显下降,小鼠实验证明了该类现象的存在。

2.4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

猪只在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员病后,红细胞原来的抗原会暴露出来,但原来隐藏的抗原直接被免疫系统当作异物清除掉。如果是隐性感染,出现明显的溶血性贫血,或者低血糖和酸中毒。此外,猪红细胞体还会加速红细胞的免疫性溶解,造成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进而引发贫血。有研究表明,猪只在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可以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造成猪只出现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 中药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应用效果

为有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中药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且药物残留低,可以有效减少猪附红细胞体液对红细胞地感染,中药在消灭猪附红细胞体有效成分后也会影响红细胞的结构,导致结构紊乱,使猪附红细胞体不能黏附在红细胞表面,提高了猪只抗病能力。

3.1 中药对附红细胞体的影响

3.1.1 中药对附红细胞体黏附红细胞的影响

有学者为了证明长山、狼毒和骆驼蓬子等中药在一定剂量条件下能让猪附红细胞体脱离红细胞。此外,有学者发现,黄芩、大蒜素和青蒿素对附红细胞体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青蒿素和黄芪能有效抑制猪附红细胞体的红细胞黏附。研究也表明,丹参、秦皮和苦参等都可以降低附红细胞体对红细胞的黏附。

3.1.2 中药对附红细胞体黏附蛋白基因的影响

猪附红细胞体之所以能感染红细胞的主要原因在于蛋白附着能力,研究表明,中药黄连、黄芪、丹参等可对蛋白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黄连的效果最明显。

3.1.3 中药对猪附红细胞体的灭杀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酸二钾、秦皮甲素、黄芪苷和肉桂酸等能起到抵抗附红细胞体的作用,这些中药中的前3 种效果最好,其中甘草酸二钾对附红细胞体的药效与多西环素很相似,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发展空间。

3.2 中药对病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猪附红细胞体入侵后,血液中的氧自由基明显上升,说明机体抗氧化能力随着附红细胞体的感染逐渐下降,造成猪病理性损伤。大量研究表明,将大黄、金银花、连翘、金铃子等中药制作成中药制剂可以消除机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学者发现,一些中药复方能降低血液中猪附红细胞体的含量,在预防猪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黄连、大黄和黄芪能增强红细胞SOD 活性。此外,青蒿、苦参和茵陈也能提升红细胞SOD 的活力。在患病猪饲料中加入大黄、连翘和金银花等中草药制剂可以发现,中草药能调节猪只生理指标,提高患病后的血糖含量,改善低血糖症状,说明病猪在服用中草药制剂后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发挥,增强患病猪抵抗能力。

3.3 中药对患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为证明中药制剂的效果,研究者用人工感染的小白鼠进行药物筛选,在使用中药制剂后没有出现小白鼠中毒和死亡现象,说明一些中草药组成的复方药剂具有安全、低毒的特点,可以用于研究治疗附红细胞体病。

4 展望

抗生素可以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但其药物残留多和毒副作用大,而使用中草药制剂具有天然、低毒和不产生耐药性的特点,并且在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猪附红细胞体病和蛋白组深入研究的背景下,开展中药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可获得更有利的依据。选择防治猪红细胞体病中药过程中,要结合中药的毒副作用及有效成分含量来进行筛选,试验没有问题才能投入临床使用,使用过程中注意药物药剂量,结合病猪患病状态和身体状况选择用量。

猜你喜欢

体病猪只红细胞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红细胞贮存损伤和储存期管理分析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不可轻视的猪附红细胞体病核心思路分析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