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2015-01-24王丽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婚恋传染病

王丽敏

(锦州市传染病医院,辽宁 锦州 121017)

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王丽敏

(锦州市传染病医院,辽宁 锦州 121017)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是由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来。传染科护士工作繁重而锁碎,感染风险系数高、在婚恋、孕育方面受影响等造成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以致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传染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提出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心理压力;传染科;护士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是由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来。一项全国护理工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受访护士劳动强度高,长期处于紧张和应急状态,心理压力大,造成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情绪失控等症状,导致腰椎病、下肢静脉曲张、内分泌失调、抑郁症失眠等各种职业病产生[1]。传染科护士的工作更是繁重而锁碎,而且福利待遇低,感染风险系数高,在婚恋、孕育方面受到影响从而造成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以致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分析影响传染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1 影响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

1.1临床护理工作繁重而锁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体现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而“医师的嘴,护士的腿”则说明了护理人员的现实工作状态。护理工作繁重而锁碎,护士既要承担患者入院后的绝大部分实际操作,如为患者办理入院、出院;静脉输液;采血;生命体征的测量;口腔、皮肤的护理;重症患者抢救;各种护理文件书写;又要避免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日常工作紧张而忙碌。除此以外,传染科患者需隔离治疗,护士还要承担患者大部分的生活照顾,劳动强度和体力消耗更大[2]。

1.2护理人员不受尊重,社会地位低。护士为患者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对较低,晋升及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护士的贡献未被社会完全承认。患者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护”的现象,几乎在医院的每个地方,随处可见护士们忙碌的身影。然而做为护士却时常会被患者或患者家属误解,有时会把对医疗环境、医疗效果或者对高昂的医药费的不满发泄在护士的身上,医院管理者却对这种情况消极应对,这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导致心态偏差,这类心理失衡必然会大大削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患者和护理工作失去热情,极易造成工作失误,出现差错事故,为患者服务工作热情会受到严重挫伤[3]。

1.3传染科护理人员感染风险大,工作危险性高。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传染科护士每天与传染患者密切接触,在为患者输液、抽血时经常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极易被污染的针头、利器刺伤,从而使感染各种肝炎、艾滋病的机会增加,近年来,医务人员患结核病例增多。有报道护士对结核感染患病率是普通妇女的2倍以上,而且年龄越小,发病的危险越大,而未按要求佩戴口罩、口罩未按时更换、未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都是易感染肺结核、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因素[4]。

1.4传染科护士在婚恋、孕育等方面受到影响。护士由于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低,经常倒夜班等原因本就在婚恋方面是弱势群体,传染科护士就更是难上加难。一方面很多人对传染病有种恐惧感,即使解释清楚肺结核、艾滋病等疾病传染途径的常识,对方也往往心存芥蒂,不如避而不谈;另一方面,对方家属尤其是长辈,担心工作环境对怀孕、生育有影响而反对同传染科护士婚恋。

1.5传染病重大疫情。传染病重大疫情造成的护理人员伤亡给传染科护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2003年“非典”全国累计确诊病例的职业分布中医务人员比例最高,占15.2%;2014年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疫情更是史无前例,受到感染的医师、护士以及其他卫生保健人员比例很高,据世卫组织统计数字,近6个月,共有225名医务工作人员被查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约130人死亡。重大疫情近年频发,并由于传染源、传播途径不确切,无有效治疗方法而造成疾病传播及医护人员感染甚至死亡,给护理人员造成恐慌,产生心理压力[5]。

2 应对措施

2.1医院应重视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待遇。近年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三好一满意”活动都是要在扩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数量,落实护士编制的基础上实施的,医院应着力切实解决“缺编”和“护士荒”这个突出问题,要从人、财、物等方面加大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提升护理人员地位,提高护理人员收入,稳定护理人员队伍[6]。

2.2解决婚恋、孕育、照顾家庭等问题。应广开渠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护士解决在婚恋、孕育、照顾家庭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以解除护理人员的后顾之忧。医院工会应多同其他企业单位举办联谊会,组织大龄、未婚的护理人员参加各种联谊活动,创造认识优秀异性的机会。对于孕期的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照顾,如暂不值夜班,暂时调离结核排菌病区等。召开家属座谈会,向护理人员家属介绍护士的特殊的工作性质和面临的工作压力,以得到家属的理解包容,从而避免因繁忙的工作而产生争执。

2.3成立职业防护管理委员会。医院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护士的职业防护,成立职业防护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职能包括: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建设标准化传染病病房;合理配置人力,减少护士因工作忙乱而引起的损伤;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岗前专门培训;健全职业防护上报制度,职业暴露的处理常规;对于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多数会产生悲伤、害怕、恐惧、消极等情绪,应给予关心照顾,积极采取措施,按照流程进行相应的检查、进行适当的处理和预防用药,进行详细登记,按疾病特点进行医学追踪观察,并对产生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

2.4严格执行传染科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提高自身防范意外伤害的能力。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安全教育,摒弃不良的个人操作习惯,如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徒手掰安瓿,垃圾处理不够规范等[7]。另外,不按标准佩戴口罩,不按时更换口罩,戴口罩睡觉等不规范行为也要坚决杜决。

2.5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护理人员自身应学习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学会释放压力和正视压力,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医院应定期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通过心理辅导,帮助护士掌握应对压力的技巧,以改善不良情绪,保持愉快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8]。尤其在有重大疫情或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医护人员勇于付出,但随之而来的生理、心理等复杂的应激反应也给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只有建立健全的有助身心健康的咨询机构,实施心理干预,并与关心体恤相结合,才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传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与护理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指导,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讨论传染科护士心理压力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应对策略,是着眼医院发展和社会安康的基石,也是护士能在健康心理状态下服务于患者的保障。

[1]王琳.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5):538-539,541.

[2]刘金丽,佟雷.传染科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及应对策略探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30(4):8-9.

[3]刘宝咸,李娜.传染科护士面对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2):123-124.

[4]彭新娇.传染科护士心理状况的研究及心理健康维护[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87-388.

[5]周长兰.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3,34(7):1391-1392.

[6]赵旻.浅谈感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国农村卫生,2013,z1:225.

[7]高静芝.传染病科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770-771.

[8]凌文静,蒋红.积极心理学促进护士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4,14(3):60-64.

R192.6

A

1671-8194(2015)19-0287-02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婚恋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通过图片看内心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婚恋陋习
婚恋陋习
宠物可能带来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