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异位症盆腔病机

旋 静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 长春 130021)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旋 静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 长春 130021)

近些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给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近年来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是肿瘤,绝大多数病灶位于盆腔,其次是卵巢、盆腔腹膜、腹壁切口、宫颈、输卵管、阴道及其他。临床治疗中,西医多采用激素及手术治疗,中医则通过辨证分析,扶正祛邪加以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治疗;综述

1 病因病机

1.1西医发病机制

1.1.1经血逆流种植学说:经血逆流种植学说是1921年由Sampson指出的,该学说指出妇女在行经期间会脱落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碎屑,这些碎屑能够随着经血逆流进入腹腔,并种植于卵巢等处,从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1.1.2淋巴或静脉播散学说:研究发现,盆腔淋巴管及淋巴结中含有子宫内膜组织,从而提出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1.1.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是由Meyer提出的,其机制是体腔上皮分化而来的组织持续受到刺激后将会被激活,从而衍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但目前,临床还没有确切可靠的实验数据来证实并阐明此学说。

1.1.4免疫学说: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妇女在行经期间都会有经血逆流入腹腔的表现,但仅有少数人会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力异常有关,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1.2中医的病因病机:经调查研究,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各医家均认为以血瘀为主,辅加各自的观点及看法。

2 治 疗

2.1西医治疗

2.1.1期待疗法:此法适用于病变轻、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应用此疗法时,倘若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及体征加剧时,应及时改用其他较疗法进行治疗。

2.1.2药物治疗:①孕激素周期疗法:此法适用于痛经明显但病变较轻且暂时无生育要求或未婚的妇女。其作用机制为抑制排卵。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乳房胀痛及体质量增加等,且停药后易复发。②假孕疗法:此疗法近期疗效较好,用药后症状可明显改善,但停药后易复发。此疗法的缺点是不良反应较大,且复发率高,因此在现临床上已很少使用。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应用。研究表明,此疗法效果好,且安全,但由于可引发低雌激素症状,因此疗程不可超过6个月。

2.1.3手术治疗:①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此法适用于年轻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尤其是应用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在尽量切净或清除内膜异位灶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子宫和双侧、一侧,甚至部分卵巢。研究表明,保守手术治疗对患者不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生育功能也有明显改善[1]。②腹腔镜手术:在腹腔镜下不仅可以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进行手术,包括清除病灶、分离粘连、剔除卵巢囊肿及卵巢切除术等。③剖腹手术:此法适用于病灶较大且有广泛粘连,尤其是巨大的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患者。④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切除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但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以维持其功能。保留卵巢功能手术适用于没有生育要求的45岁以下患者。⑤根治性手术:该手术是将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内膜异位病灶一并切除,此法适用于45岁以上的重症患者。

2.2中医治疗

2.2.1内治法:内治法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为常用,包括分型治疗与分期治疗。王秀英[2]根据其病因病机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析总结分为四种类型,并根据其病因病机辩证施治,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中药方剂:对于气虚血瘀型患者,采用桂附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对于寒凝血瘀型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化裁进行治疗,临床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至于热郁血瘀型患者,则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效果也非常明显;还有气滞血瘀型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合金铃子散治疗,效果也很好。至于分期用药,则以司徒仪[2]等人为代表,即在非行经期间使用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行经期则使用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药进行治疗。

2.2.2外治法。中药灌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大多在盆腔,保留灌肠可以使药力直达病灶,起到快速的治疗作用。中药灌肠是中医外法治中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蔡嘉兴[18]等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软坚散结为其基本治法,自制散结止痛汤灌肠,药物组成:桃仁、延胡索、肉桂、红花、小茴香、没药、三棱、莪术、枳实。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4%。各医家的中药灌肠疗法,虽用法、疗程各不相同,但总的基本治法均为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应用药物常选用三棱、丹参、莪术、桃仁等。

2.2.3针灸疗法:汪慧敏[3]认为灸能够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且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还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2.3中西医结合治疗:管晓燕[4]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分为不孕型和痛经型,临床常使用内消汤(丹参、牡丹皮、赤芍、没药、三七、延胡索、穿山甲、血竭、鹿角等)进行治疗,另外还指出,倘若患者正处在行经期间则可以改用四草汤(马鞭草、鹿衔草、益母草、茜草)加减进行治疗,对于不孕者还可以配合中药治疗,以便早日受孕。汪年梓[5]临床多使用短效的口服避孕药进行治疗,配合抗生素并联合中药,临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医与西医相结合治疗本病具有很多优点,如疗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小,因此临床应广泛推广。

[1]王清.中医药研究子宫内膜异住症的进展[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2):61-65.

[2]司徒仪,沈碧琼.子宫内膜异位症瘀证本质及活血化瘀疗效机制探讨[J].北京中医,1998,17(3):11.

[3]汪慧敏.穴位注射加隔药饼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0,11(11):647-648.

[4]管晓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J].陕西中医,2001, 22(6):327.

[5]汪年桂.中西医结合与内美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的比较[J]..咸宁医学院学报,2002,16(4):293-294.

R711.71

A

1671-8194(2015)19-0054-02

猜你喜欢

异位症盆腔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COX-2、NF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证候的表达研究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