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鼻喉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耳鼻喉病情常规

梁 冰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商丘 476000)

耳鼻喉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梁 冰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 研究并分析加强心理护理应用在耳鼻喉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收取的40例耳鼻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20例,并分别对其行常规的护理措施与在常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措施,对比观察加强心理护理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耳鼻喉患者中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远高于对照组(50%);两组患者的焦虑与心理方面比较,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不仅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对耳鼻喉患者进行加强心理护理的措施,不仅可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还可提高疗效与护理的质量。

耳鼻喉患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

近年来,由于交通工具的增多以及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空气的质量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从而使耳鼻喉患者日益增多,使其出现耳痛、耳鸣眩晕、鼻出血以及嗅觉障碍的不良症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其难以接受耳鼻喉疾病带来的变故,从而导致其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的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因素给治疗、术后与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1]。本文通过对40例耳鼻喉患者总结分析其疾病的特征以及心理特点,探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措施上加强心理护理的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该方法作进一步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的40例耳鼻喉患者均为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的治疗对象。其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0~67岁,平均(36.7+6.2)岁;所有患者中有8例鼻窦炎,7例鼻息肉,15例喉癌,6例突发性耳聋,4例急性会厌炎;经医师确诊所有患者均为耳鼻喉科患者。

1.2总结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在施行护理措施之前,总结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点:①恐惧心理,经调查40例耳鼻喉患者对此病患有恐惧心理,尤其是喉癌、鼻息肉这两种,因其会使患者产生剧烈疼痛,从而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冲击,且类型疾病的抵抗力较低。②悲观的心理,经相关调查,有超过一半比例患者均存在悲观失望的心理,因患病时间长,病情严重,身体长时间受到耳鼻喉所带来的痛苦,且觉得自己会给家人带来沉重的经济或生活负担,因此出现寡言少语,不愿多与他人沟通、交流。③焦虑心理,耳鼻喉这类疾病往往很容易发生,而患者均希望能早日康复出院,因此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希望早日康复出院,又担心病情恶化等情况,所以易产生焦虑的心理。④多疑心理,因患者入院前对此病的理解甚少,加上对医患人员有着怀疑的心态,觉得医护人员对其隐瞒病情,因此使心理增加了负担。⑤抗拒心理,因此病易有反复性,治疗的时间较长,因此患者的依从性不强,可能会在半途自动放弃继续治疗,在病情反复发作时不接受治疗,甚至抗拒医护工作人员的护理方案。

1.3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根据患者以上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本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具体有以下几点:①患者入院后耐心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严重的患者,可延迟告诉其实际病情,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给予同情和关心。②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较多的了解,可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具体进行不同的谈话和沟通,并让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促进治疗的顺利。③鼓励患者面对病情,且让其对战胜及治愈病情充满希望,更有信心消除自己的焦虑、紧张、抑郁的不良情绪。④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并给予鼓励和希望,让患者有坚定的信念,且让其相信一定可以治疗康复。⑤住院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某部位疼痛,此时医护人员需做出相应的病情评估,以能制定有针对性的缓解疼痛方法。⑥做好术后及出院的心理护理,在术后应给与患者相应的心理咨询及护理的措施,尽可能的调起患者的积极性,以可达到最快的术后恢复时间,而且对患者病情应需做到密切观察,加强康复的训练。⑦由于耳鼻喉癌症患者的病情特殊,因此要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到保密,主要是给予心理支持、鼓励,对其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通过其他手段来减压,若病情严重者,可让患者不需对病情太过详细了解。⑧患者出院时,应交代注意事项及出院的健康指导,并嘱其随访复查,可留医护电话号码以便患者随时电话咨询。

1.4评价指标:应用相关的焦虑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加以评定,分数大于50分为焦虑,分数越大,焦虑程度则随之越重;对于护理满意度则让接受治疗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评定。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恐惧的比较:对照组的患者在护理前评分为(71.7±4.6),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后评分为(59.8±4.9);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评分为(72.6±4.4),经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措施后评分为(35.3±4.1);因此,两组患者在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所有患者均接受对护理工作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19例患者对护理的工作较为满意,其满意度高达95%;而对照组中只有10例评为满意,其满意度为50%;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耳鼻喉是人体器官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这类疾病复杂,需从全方位进行了解。耳鼻喉患者会出现鼻息肉、慢性中耳炎、慢性咽喉炎、鼻炎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鼻咽癌,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从而严重危害了身心健康,导致其易产生焦虑、恐惧以及担心治疗后的不良考虑,易出现烦躁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者有消极轻生的念头,因此,实施心理干预对耳鼻喉患者十分重要,并要根据不同患者心理状态实行不同的心理疏导及帮助[2]。

心理症状对人的健康与疾病都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治疗期间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使患者病情不易康复,甚至恶化;在健康教育中,加强心理护理则是对患者战胜疾病的间接治疗,并且可提高其认知,护理工作人员应以较耐心和蔼的态度,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说明整个护理过程及意义,经调整患者的不良心态,可促进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3]。在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紧张焦虑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综上所述,在耳鼻喉患者中,护理人员须采取由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不良情况的发生消除或减少,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尽可能满足,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自觉性,促进医患的关系和谐,达到信任的良好关系,可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临床护理中,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极大的关系。

[1]陈曦,李育玲,王斌全.86例耳鼻喉患者心理护理路径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30):149-150.

[2]王昌鸿.先兆流产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3,3(下):1362-1363.

[3]孙茉,王欣.对34例耳鼻喉患者心理护理路径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3,3(上):1267-1268.

R473.76

B

1671-8194(2015)19-0234-02

猜你喜欢

耳鼻喉病情常规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常规之外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