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案用于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5-01-24马海庆池永娥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消融酒精微波

魏 涛 马海庆 池永娥

(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影像介入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几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案用于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魏 涛马海庆池永娥

(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影像介入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意义。方法随机的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本院确诊并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不同介入方案的治疗,第一组进行微波消融介入方案的治疗,第二组进行酒精注射介入方案的治疗,第三组进行微波消融和酒精注射联合介入方案的治疗,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并随访一年后肝癌复发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三组临床治疗效果均较好,第一组治愈率为90.0%,第二组治愈率为80.0%,第三组治愈率为95.0%;随访1年后,观察三组并发症复发情况和病死率,第二组和第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介入治疗方案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方案;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临床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具有发病快速、早期症状不明显的特点,一旦出现症状即被确诊为中晚期[1],丧失最佳治疗时期,导致根治难,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因此,目前治疗多不采用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介入手术治疗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增多,有取代非手术治疗的趋势,介入治疗方法虽多,但各有优缺点,且疗效不一[2],本研究通过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2年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进行分组治疗,比较微波消融、酒精注射,微波消融和酒精注射联合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2年本院确诊并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进行不同方法治疗。其中,第一组男性共有10例,女性共有10例;年龄最大的是69岁,最小的是35岁,平均年龄为(52.01±3.08)岁,病程1~3年不等;第二组男性共有13例,女性共有7例,年龄最大的是71岁,最小的是33岁,平均年龄为(53.34±1.54)岁,病程2~3年;第三组男性共有12例,女性共有8例,年龄最大的是67岁,最少的是34岁,平均年龄为(50.2±3.09)岁,病程1~3年。对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的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纳入和排除标准: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与各分期的诊断标准,常常以2003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外科学》为依据。

1.2.1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因患者体质或肿瘤性质,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患者;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分组治疗;治疗前未进行肿瘤切除或微波等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

1.2.2排除标准:转移性、继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或检查诊断结果不完整患者;排除心脑血管等并发症患者;严重感染患者。

1.3治疗方法。第一组:进行微波消融介入方案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即肿瘤的大小以及肿瘤生长的位置,选择合适大小的消融针。在CT或者B超的引导下,选择合适的部位进入。第二组:进行酒精注射介入方案的治疗。在B超的引导下,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选择合适的体表进入点,进行标记。常规麻醉消毒,进行注射,先注射瘤体的深部,再注射瘤体的浅部。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注射的合适剂量,以免引起周围正常组织的变性。第三组:进行微波消融和酒精注射联合介入方案的治疗。每组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随访患者出院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肿瘤或病灶组织完全消失至少在4周以上;部分缓解:肿瘤大小或病灶组织减小50%以上;稳定状态:肿瘤大小或病灶组织减小不足25%或有部分增大,但无新病灶出现;病情增重:病灶组织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前三组视为有效,后一种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两组观察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进行χ2检验,以P<0.05,差异显著。

2 结 果

三组患者均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第一组微波消融的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共有5例,部分缓解共有8例,稳定状态共有5例,病情增重共有2例,治疗有效率为90.0%;第二组酒精注射的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共有6例,部分缓解共有6例,稳定状态共有4例,病情增重共有4例,治疗有效率为80.0%;第三组微波消融和酒精注射联合介入治疗的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共有6例,部分缓解共有7例,稳定状态共有6例,病情增重共有1例,治疗有效率为95.0%,治疗有效率为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随访1年后,第一组微波消融的20例患者中,复发1例,有并发症1例,死亡1例;第二组酒精注射的20例患者中,复发2例,有并发症2例,死亡1例;第三组微波消融和酒精注射联合介入方案治疗的20例患者中,复发1例,有并发症1例,死亡0例;比较患者病情复发、并发症和死亡情况,发生率分别为15.0%、25.0%、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第二组与第三组差异显著(P<0.05),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一组与第三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2。

3 结 论

近年来,肝癌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涌现出了很多介入治疗的方法,常见的有微波消融,酒精注射以及粒子植入等。微波消融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微波产生的热效应;一个是肿瘤组织对热量所产生的敏感反应的程度。它的优点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升温速度比较快,凝固的换死组织比较彻底,高温产生的热场比较均匀等[3]。酒精注射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变性而发生坏死。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常常可以发生变性,从而形成一种纤维性的包膜,阻止了酒精像正常组织的扩散,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4]。此项操作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具体位置,选择合适的无水酒精的具体用量。

本研究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临床治愈率均较高,分别为90.0%、80.0%和95.0%;且随访结果表明,第二组的并发症、疾病复发和病死率最高,为25.0%,表明微波消融或微波消融和酒精注射联合介入治疗的方法,临床治疗疗效和预后均较好,相应的治疗时间较长;酒精注射的临床疗效较高,但预后较差。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可选取介入法进行治疗,对于疾病较重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可联合放射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增强临床疗效。

[1]张世杰,马亦龙.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现状[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2,4(4):373-376.

[2]潘景升,欧冰,罗葆明,等.微波消融和无水酒精注射综合治疗打肝癌的疗效观察[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8,8(4):250-252.

[3]秦军,姚清深.肝癌.微波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7):2791-2794.

[4]吴燕斌,黄启明,刘景丰.CT引导下肝癌的无水酒精的介入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24):56-58.

R735.7

B

1671-8194(2015)19-0120-02

猜你喜欢

消融酒精微波
消融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微波感应器的原理和应用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跟踪导练(一)(2)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酒精脾气等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