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

2015-01-24鲍师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6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

鲍师君

(图们市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吉林 图们 133100)

浅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

鲍师君

(图们市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吉林 图们 1331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复杂性、病情迁延、易反复、病程长、恶变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因此,必须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之上,通过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发挥各项治疗措施的作用,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作者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一般护理

1.1休息和活动: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因为活动会使加速蛋白质和糖原的分解,过多乳酸堆积,进一步损伤肝脏。稳定期允许做少量极轻微体力活动,但应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睡眠质量。

1.2合理营养和合理饮食:合理营养和合理饮食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的重要手段。所以,营养治疗是综合治疗措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合理营养和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并进行饮食指导。必须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个体身体状况的差异,制订个体化的合理营养和合理饮食的方案。热能的摄入量以维持标准体质量为度,一般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适当的脂肪,应以优质蛋白为主,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多食含丰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类食物,不易进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限制钠盐的摄入量。要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少量多餐,摄入过多的食物会使胆汁分泌量增加,肝脏负担加重;要教育患者戒烟酒,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

2 密切观察病情

2.1临床症状的观察:①观察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②观察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的变化;③观察粪便和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和数量等的变化;④观察黄疸、肝脾大小和硬度的变化;⑤观察肝功能的变化;⑥观察是否出现嗜睡、表情淡漠、躁动不安、幻觉、谵语等神志变化;⑦观察是否出现抑郁、烦躁不安、易怒等精神症状变化;⑧观察是否出现鼻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倾向的变化。

2.2药物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药物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药物治疗的原则,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原则,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同时,必须严密观察治疗期间药物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和用药后患者的反应,如应用血浆和白蛋白偶见过敏反应,使用干扰素出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部分患者过多使用葡萄糖可诱发糖尿病,出现后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应定期观察血象,如有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出现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时,应停药。

现今临床已经广泛推广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应遵医嘱进行实验室检查,掌握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耐药,并进行相应处理[1]。

3 心理护理

3.1慢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程长,病情反复迁延,因此,患者容易出现相应心理障碍的表现,如焦虑、悲观、孤独。这些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甚或疾病反复发作,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必须对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3.1.1焦虑情绪:慢性肝炎患者终身携带病毒,具有传染性,住院治疗的时间较长且需反复住院,有时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没有足够的了解,而社会人群对该类患者又有歧视现象,所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往往心理负担较重。具体表现为患者担心周围人群知道后疏远自己,担心单位知道后影响自己的工作,年轻人担心影响到自己的恋爱、婚姻、生育以及夫妻感情等。因此,患者对周围任何人举手投足的变化比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出现焦虑现象。

3.1.2悲观情绪:目前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尚不能得到根本治愈,一旦知道自己患有该病,患者会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失去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乙型肝炎为传染性疾病,常会受到歧视,加之该病的病程长,反复住院后的治疗费用较高,疾病恢复较慢,并发症多,易复发,患者常感到前途渺茫,有时不知道何时就医及就医后如何配合治疗,加重了思想负担,出现悲观情绪。

3.1.3孤独情绪: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暂时与个别家庭成员和亲人、同事和朋友分离,由于医院住院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使患者的行动上受到一定限制,由于住院时间较长,与家人、朋友交流受限,与外界相对隔离,医务人员又很难长时间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患者自然而然地产生孤独感。

3.2心理护理措施:对新入院的患者要主动热情地迎接,详细做好入院护理,介绍医护人员、同病室和周围的病友、住院环境和规章制度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要求护士必须运用沟通技巧和高超的服务艺术,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和劝导,介绍成功案例;要关心、体贴、尊重患者,同情和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让患者感到如家庭般的温暖,使患者有高度的安全感、信任感;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时,必须使用赞美或鼓励性的语言,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使患者感到被欣赏,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消除不良的心理压力,使之消除焦虑情绪,减轻内心压抑;要帮助和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因果观和健康信念模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真正发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帮助患者正确对待和理解疾病,经常探视患者,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永远做患者坚实的后盾。特别注重要加强对患者的亲朋、家庭成员进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使之明了他们的理解和关心对于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和有效治疗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根据患者的爱好,鼓励患者多听比较欢快的轻音乐,保持愉快心情。若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多参与聊天、读报等有益的娱乐活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4 出院健康教育

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出院后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养成规律,做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②为避免因饮食引起的并发症和继发症的发生,要努力做到合理营养和合理饮食,摄入足量的营养素和热能,戒烟酒和辛辣食物,注意饮食卫生。③要注意调节情绪,遇事豁达开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④要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自行购买和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⑤要叮嘱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的内容和方法,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发现异常,及时沟通或到医院就诊。⑥要按医嘱定期到医院随访,复查肝肾功能和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⑦注意个人用品(餐具、修面、盥洗用具)应与健康人能分开[2],避免传染给健康人。⑧对育龄妇女讲解防止母婴传播知识,做好产前检查,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婴儿出生后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或酌情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

[1]任杰夫,吴静.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2):54-55.

[2]金大鹏,朱宗涵.全科医师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147.

R473.5

A

1671-8194(2015)26-0224-02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