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

2015-01-24李云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6期
关键词:正颌颌面手术过程

李云杉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颌面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

李云杉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颌面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目的 对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92例,对其进行术前诊断、X线投影测量分析,术前正畸及正颌外科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进行手术之后面部外形与咬的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患者上齿槽座点的后退量是(5.79±2.38)mm;患者术前牙覆盖是(6.87±2.46)mm,术后的覆盖是(2.1±1.3)mm;71例进行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一侧腭降动脉损伤断裂,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处理后,患者股骨头没有坏死、没有出现感染;实施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的21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没有对其牙根造成损伤。结论 根据规范的治疗程序,通过正颌外科联合正畸对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正颌外科;正畸;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

上颌前突属于牙颌面畸形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尤其是在我国的南方人群里十分常见。患有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疾病的患者,其表现主要是开唇露齿,患者的前牙出现深覆及深覆盖,其咬功能出现异常,且在自然的状态下患者上唇和下唇无法闭合;有的患者还伴有颏部后缩和下唇后缩的症状,给患者的心理及外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就我院收治的92例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的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92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男女比例为50∶42;患者年龄在19~37岁,平均年龄为(28±2.06)岁;所有患者均给予正颌外科联合正畸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1.2治疗方法:①手术之前给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将患者牙齿代偿去除,并将其牙轴竖直及将其颌曲线整平[1]。②具体的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鼻腔插入气管,且对其进行全麻手术。其中,71例患者实施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使患者的上颌骨整体后退;21例患者将其唇颊侧为入路,实施上颌前部骨切开术,让患者的前颌骨后退。③术后正畸:手术结束之后的3~10周内,对患者实施术后的辅助正畸治疗,帮助患者改善咬关系及对其颜面外形进行相应的调整。将患者的牙列进一步排齐,且对其牙弓形态进行协调,使患者尖窝建立交错锁结关系[2]。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且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进行手术之后均达到术前的设计标准,患者面部外形与咬的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是110~510 mL,其平均出血量是(308.1±10.2)mL,92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未输血就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患者上齿的槽座点后退的平均量是(5.79± 2.38)mm。

92例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其牙平均覆盖是(6.87±2.46)mm,进行手术之后的牙平均覆盖是(2.1±1.3)mm;71例患者在进行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的过程中,有2例患者的一侧腭降动脉出现了损伤、断裂,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结扎处理之后,其股骨头没有坏死且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21例实施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的患者,手术过程中没有对其牙根造成损伤。

3 讨 论

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患者的出血量,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首先,将患者口内的黏膜切开前的5 min内,让患者口含1/20的万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浸润其切口部位。其次,将黏膜切开之后,通过高频电刀直接达到患者的骨面[6]。然后,对患者进行控压麻醉,在将患者鼻腔黏膜剥离、上颌骨Le FortⅠ型骨切开及折断上颌骨降下时,让麻醉师将患者的血压降低,将患者的收缩压全部控制在70~90 mm Hg左右,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且可以使术野更加清晰,还可以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最后,进行熟练的外科解剖操作,防止对下牙槽及腭将动脉造成损伤。牙颌面发生畸形的患者,要想改变其面形必须通过正颌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但想要取得较好的术后咬关系一定要联合正畸对其进行矫正[7]。进行AMO的所有患者,在术前的正畸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把第二双尖牙、上颌尖牙的牙根转向远中和近中,方便医护人员对其充分去骨,还可以有效防止对牙根造成损伤[8]。

综上所述,通过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可以使患者的颜面外形得到一定的改善,且可以取得较好的咬关系,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9]。且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1]周会喜,薛国初,缪耀强.Le FortⅠ型截骨旋转颌平面矫治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J].广东医学,2010,34(11):543-545.

[2]刘思洋,李爱林,聂祥智.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54(21):832-835.

[3]郑敏谦.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8.

[4]张宁.骨性安氏Ⅲ类患者术前去代偿与下切牙唇向移动的关系[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

[5]王钟华,常新.骨性安氏Ⅲ类伴偏颌畸形术前术后正畸治疗1例[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4,72(2):198-201.

[6]宋少华,周诺,庞煊奈.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13,33(6):361-365.

[7]孙伯阳.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2.

[8]刘曙光,艾伟健,段培佳.援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畸形[J].广东牙病防治,2010,42(31):l31-234.

[9]刘思洋,李爱林,聂祥智.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21):3167-3169.

R783.5

B

1671-8194(2015)26-0126-02

猜你喜欢

正颌颌面手术过程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稿约
《正颌外科治疗手册:团队协作》出版发行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畸形的稳定性观察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