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2015-01-24姜海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腺样体鼻咽内镜

姜海涛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14)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姜海涛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14)

目的 探究X线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014年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74例,患儿全部拍摄鼻咽部侧位片,对患儿腺样体的厚度,后气道的宽度及鼻咽腔的宽度进行测量,同时对腺样体指数(A/N)进行计算。结果 经过X线检查发现,所有患儿的腺样体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增厚,其中有38例患儿的A/N值在0.61~0.70,有46例患儿的A/N值在0.71以上。X线诊断和鼻内镜、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X线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价值较高,且具有经济、方便等优点,可作为儿童腺样体肥大检查的重要手段。

儿童腺样体肥大;X线诊断;临床价值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病理性改变,由各种炎症的反复刺激所致,常见于儿童,患儿通常出现鼻塞、分泌物增多、张口呼吸、咳嗽、打鼾等症状,重者甚至出现气管炎、智力落后、OSAHS等现象,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及成长。鼻咽镜是检查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手段,但儿童生理结构特殊,其咽腔狭窄,不利于进镜检查,且此项检查刺激性大,患儿配合性差,因而应用效果不佳[1]。X线检查能较清晰的显示鼻咽部的实际情况,且能对腺样体的大小进行评估,因而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检查中应用广泛。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4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实施了X线检查,以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74例,其中男患儿41例,女患儿33例,患儿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14岁,平均(6.64±4.32)岁。本组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打鼾(52例)、张口呼吸(38例)、咽痛(6例)、鼻塞(31例)、听力下降(7例)。

1.2检查方法:所有患儿均拍摄鼻咽部X线侧位片,调节焦片距120 cm,X线参数75 kV、25 mA,其后对患儿进行检查,患儿取右侧坐位,下颌稍抬高,保持头矢状面和摄片架相平行,拍摄中心线应在外耳孔前下方的2 cm处。拍摄时,嘱患儿不要张口,用鼻呼吸,避免鼻咽腔狭窄假象的发生。

1.3测量腺样体指数:测量腺样体指数A/N,即腺样体的厚度和鼻咽腔气道宽度的比值。腺样体厚度(A)指的是腺样体下缘的突出点与枕骨斜坡颅外面切线的垂直距离;鼻咽腔气道宽度(N)指的是翼板根部与枕骨斜坡颅外面的连接点到硬腭后上端的垂直距离。A/N值在0.60以下代表腺样体正常;A/N值在0.61~0.70代表腺样体重度肥大;A/N值在0.71以上代表腺样体病理性肥大[2]。

2 结 果

2.1腺样体肥大的X线征象:腺样体肥大的X线征象为:鼻咽部顶壁及后壁的软组织出现改变,明显增厚,呈圆弧状或波浪状,并以前、下方向突入鼻咽腔中。肥大前端未超过翼板的前缘,且其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患儿鼻咽腔狭窄变小,但未见周围骨组织的增生与破坏。

2.2腺样体指数的比较:经过X线检查发现,所有患儿的腺样体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增厚,其中有28例(37.8%)患儿的A/N值在0.61~0.70,有46例(62.2%)患儿的A/N值在0.71以上。

2.3X线诊断的价值评估: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和鼻内镜、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对其中37例患儿进行鼻内镜检查,结果发现患儿鼻道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对其中的10例患儿进行病理检查,发现腺样体呈桔瓣状改变,且发生阻塞,表面上覆盖脓苔。本组中38例患儿经过积极的内科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

3 讨 论

腺样体也称为咽扁桃体,是一种软组织结构,其处于鼻咽顶部及咽后壁位置,表面不平,外形似剥皮桔子。腺样体出生时即存在,但会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变大,其中2~6岁为生长高峰期,在10岁后萎缩变小。腺样体肥大是一种炎症性病变,常见于儿童,其致病原因较多,包括流行性感冒、急慢性鼻炎等,由于炎症反复刺激,导致腺样体呈病理性增生肥大,致使患儿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打鼾、鼻塞、流涕、张口呼吸、咳嗽等,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造成患儿形成腺样体病容、患支气管炎、智力发育落后等,威胁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对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鼻内镜检查能对腺样体肥大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鼻咽部狭窄,进镜检查困难且患儿不予配合,因而检查效果并不理想。X线是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手段,且不增加患儿的痛苦,因而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腺样体肥大的主要X线征象为:鼻咽部顶壁及后壁的软组织增厚,但密度均匀,形状为圆弧形或波浪形,肥大处边缘光滑,并在鼻腔向前下方突出,患儿鼻腔变窄或闭塞[4]。通过腺样体肥大的X线检查,能对腺样体指数进行测量,从而判断鼻腔的阻塞程度及腺样体的肥大程度,对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一般来讲,对于A/N值在0.61~0.70的患儿,通过应用抗生素、局部滴鼻等治疗措施即可改善临床症状;而对于A/N值在0.71以上,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使患儿尽早康复[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X线检查发现,所有患儿的腺样体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增厚,其中有38例患儿的A/N值在0.61~0.70,有46例患儿的A/N值在0.71以上。X线诊断和鼻内镜、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X线对于腺样体肥大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X线诊断腺样体肥大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结果可靠等优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1]祝洪福.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价值[J].实用全科医学,2008,6(4):417-418.

[2]连树德,赵张平,张远强.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价值探讨[J].西南军医,2010,12(2):245-246.

[3]马军.鼻咽部侧位X线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院,2010,10(8):62-63.

[4]林美金.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7):1559.

[5]王雪荣,刘国梁,彭喜彬.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J].江西医药,2011,46(8):766-767.

R445

B

1671-8194(2015)20-0177-01

猜你喜欢

腺样体鼻咽内镜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鼻咽顶后壁增厚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