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5-01-24季艳丽胡志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循证检索心肌梗死

季艳丽 胡志霞

(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新疆 塔城 834700)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季艳丽 胡志霞

(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新疆 塔城 834700)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建立循证小组,并给予培训,按循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全部患者均抢救成功,未发生死亡病例,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7例次,患者平均住院(17.3±7.5)d,患者心理情绪均处于稳定状态,对本次护理均表示满意。结论 循证护理使护士更加关注患者感受,,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表现给予及时检索、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护患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循证护理;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性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致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引起坏死,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1-3]。给予AMI患者及时、正确的急救、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循证护理(EBN)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产生的护理理念,我院依据文献,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AMI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6.3±7.5)岁;患者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在2 h内的31例,2~6 h 27例,6~12 h 9例。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根据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2001年编写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确定的AMI诊断标准。

1.3 护理方法

1.3.1 循证护理方法研究:建立循证护理小组。首先建立由护士长、护士为成员的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有一定写作能力,了解循证护理方法;对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方法培训,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小组成员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尤其是抢救护理操作的熟练度。

小组成员每周进行一次病房护理工作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将之作为研究题目。

院内建立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数据库,根据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对患者重点问题时行护理。

1.3.2 实施护理。①心理护理。循证支持:采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数据库,按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进行检索,根据检索出的文献了解到,AMI患者因病情导致的疼痛、胸闷等易产生濒死感,加之入院后陌生的环境,无家属陪护,治疗仪器运转、报警声音易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护理方法:护士在接诊时要快速给予对症护理操作,同时向患者讲解治疗、护理方法及病情出现的问题、治疗的临床疗效,使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同时可采用如微笑、抚摸等方式缓解患者紧张情况,必要时应给予使用安定进行镇静治疗。②疼痛护理。循证支持:按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前区疼痛”为关键词,检索文献了解到,AMI心前区疼痛的原因有两种:一为患者身体因素,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二是患者因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导致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代谢产物堆积,疼痛因子释放导致的。护理方法:按上述心理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安抚,指导患者放松身心,并允许家属探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的止痛治疗,无低血压患者给予输液泵持续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给予口服消心痛,必要时给予肌注吗啡或杜冷丁,并做好药物护理,观察患者意识、表情、面色情况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给予吸氧。③发热护理。循证支持:按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发热”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中进行检索,找出发热原因一般为患者心肌坏死物吸收引起的,一般出现在梗死1~2 d内,体温为38 ℃,较少越过39 ℃,一般持续1周左右。护理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发热原因,安抚患者情绪;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及伴随症状,做好血象监测;保持病室通风,病室每天通风2次,时间30 min;给予抗菌药物及降温药物,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及时更换患者衣物、床单等。④室性早搏。循证支持:按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性早搏”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中进行检索,发现室性早搏是心律失常之一,可以发展为室速、室颤,室颤是导致AMI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预测到患者发生室性早搏,要及早诊断、正确抢救。护理方法:加强监测力度,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监测心律、心率等,观察单位时间内早搏增多还是减少,性质有无变化,对其程度、预测演变方向,为医师提供治疗依据;随时做好抢救准备,确保抢救仪器处于正常、可随时使用状态,做好抢救药物准备,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除颤仪除颤;保持患者排便通畅;保持卧床休息。

2 结 果

本组患者全部给予循证护理,全部患者均抢救成功,未发生死亡病例,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7例次,患者平均住院(17.3±7.5)d,患者心理情绪均处于稳定状态,能够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对本次护理均表示满意。

3 讨 论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全新的护理理念,在近几年被应用于临床护理当中。循证护理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较为熟练的临床业务技能、科研及评判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网络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给予检索,找出原因,给予患者对症护理。

我院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AMI患者进行护理,护理前,选择的小组成员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并给予加强性培训,使其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掌握相关业务操作技能;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监测,能够早期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本组研究认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式,护士更加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表现给予及时检索、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长。经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均表示满意,增强了护患关系。

[1] 杨淑蓉.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0,8(2C):504-505.

[2] 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50.

[3] 张家凤,朱华云,吴修凤.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2,2(14):242-244.

R473.5

B

1671-8194(2015)15-0236-02

猜你喜欢

循证检索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浅议专利检索质量的提升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