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经后药物辅助取环的效果观察

2015-01-24刘桂香梁桂春路辉赵京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节育器软化探针

刘桂香梁桂春路 辉赵京红*

(1 长春市绿园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62;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绝经后药物辅助取环的效果观察

刘桂香1梁桂春2路 辉2赵京红2*

(1 长春市绿园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62;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药物用于辅助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2年间收治的112例绝经后取环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取环手术;观察组取环术术前2 d需服用米非司酮药物,分别上午饭前2 h服用50 mg,下午饭后2 h服用25 mg,连续服用2 d,第三天取环手术前2 h于阴道后穹隆放置卡孕栓1 mg,以宫颈软化、扩张度,取环效果及术中不良反应三方面进行统计学研究[1]。结果 宫颈扩张、软化度及取环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不良反应观察组亦显著小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用米非司酮配合卡孕栓辅助绝经后妇女取环,可明显提高取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绝经;米非司酮;卡孕栓;取环

目前宫内节育器是我国妇女主要的避孕措施,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方法[1]。在我国有80%的女性都使用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宫内节育器最佳取出时间应在妇女绝经6个月~1年,但女性卵巢功能因绝经期延长逐渐衰退,子宫因激素水平下降萎缩,宫腔变小,弹性降低给取环手术带来严重障碍[2]。所以女性绝经后取环问题日益严重,如实施不当会给女性的生活质量带来障碍。为解决此问题,我院对收治的112例绝经患者应用米非司酮配合卡孕栓辅助取环,收到一定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12例绝经后取环患者,年龄45~60岁,平均(55±3.5)岁,绝经0.5~5年,平均(3.5 ±1.5)年,妊娠次数1~3次,平均(2.12±0.14)次,取环规则为不锈钢圆环。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纳入标准:①妇科检查、白带检查及尿常规均正常。②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未移动。③绝经时间符合取环标准。排除标准:①取环者有取环的禁忌证。②不适宜使用米非司酮及卡孕栓者。③有恶性肿瘤及心肝肾疾病病重者[3]。

1.2 方法:取环前要先进行X线或者B超检测,了解子宫萎缩状况,确定节育环位置,妇科炎症患者治疗正常后取环并对取环的难易程度加以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取环,在手术过程中,医师要根据患者子宫大小,环位置取环,在不用任何药物情况下,探针探入后逐渐将5号扩宫器探入颈口,不能使用探针者要使用极细扩张器探入取环,避免用力造成子宫损伤,探针及取环器进出有致,尽量减轻患者痛苦[4]。观察组取环术术前2 d需服用米非司酮药物,上午饭前2 h服用50 mg,下午饭后2 h服用25 mg,连续服用2 d,第3天取环手术前2 h于阴道后穹隆放置卡孕栓1 mg,以宫颈软化、扩张度,取环效果及术中不良反应三方面做统计学研究。注意事项:①术前:术前前1 d洗澡,保持外阴清洁,带有卫生巾等生活必需品;术前禁食禁水4 h。②术中:术中医师应小心谨慎处置,如术中颈口扩张不够大,尽管环以钩住,但宫颈内侧的组织同时被勾住,用力过大造成环断裂甚至变形,损伤宫颈组织。③术后:要保持外阴清洁,2周内不要进行夫妻生活,坐浴和盆浴,注意饮食营养,少吃辛辣食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

1.3.1 宫颈扩张、软化程度:①宫颈软化程度好,宫口松弛,取环器5号扩宫器可顺利通过;②部分宫颈软化,宫口未开,探针可出入宫颈;③宫颈未软化,探针无法通过宫颈。显效=宫颈全部软化+部分软化;无效=宫颈未软化;显效率=显效/(显效+无效);无效率=无效/(显效+无效)。

1.3.2 取环效果。顺利:无需扩张宫颈口,取环器可顺利取出节育环。困难:节育环不能一次顺利取出,宫颈口部分软化,需辅助物品如刮宫撬拉丝等方式方能取出;失败:宫颈口无软化扩张,节育环未能取出[5]。成功=顺利+困难;失败=环未取出。成功率=成功/(成功+失败);失败率=失败/(成功+失败)。

1.3.3 取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疼痛喊叫。不良反应少的组别为好。

1.4 统计学方法: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宫颈扩张、软化程度:观察组56例中42例(75.0%)软化完全,5号扩宫器可顺利通过;10例(17.9%)部分软化,探针可进入宫颈;4例(7.1%)未软化,显效率为92.9%,无效率为7.1%。对照组56例中18例(32.1%)软化完全,5号扩宫器可顺利通过;20例(35.7%)部分软化,探针可进入宫颈;18例(32.1%)未软化,显效率为67.9%,无效率为32.1%。宫颈扩张、软化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取环效果:观察组56例中46例(82.1%)顺利,9例(16.1%)困难,1例(1.8%)失败,成功率为98.2%,失败率为1.8%。对照组56例中16例(28.6%)顺利,21例(37.5%)困难,19例(33.9%)失败,成功率为66.1%,失败率为33.9%。取环效果的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恶心呕吐1例(1.8%),面色苍白1例(1.8%),疼痛喊叫1例(1.8%);对照组恶心呕吐10例(17.9%),面色苍白34例(60.8%),疼痛喊叫12例(21.4%),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国内妇女的主要避孕方式是宫内节育器,其原理是通过节育器可引起宫内内膜无菌性炎症,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随着年龄增长,妇女宫颈内黏液逐渐减少,卵巢功能逐渐衰弱,雌技术水平下降,解剖生理和内分泌功能会发生改变,改变阴道管壁越来越薄,器官衰竭,子宫萎缩,宫颈变短硬,失去弹性,种种原因使取环变得困难。因此取环要有一定的药物辅助,取环时间常常绝经半年以后,做好详细的妇科检查和宫颈准备,是取环成功的关键。米非司酮,一种新型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是合成类甾体类的药物,临床上有抗早孕作用,与孕激素的结合速率是孕酮的4~5倍,可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防止子宫的胶原组织分解,避免纤维肿胀及降解,提高子宫对于前列腺素的敏感度,医学表明,子宫受丰富神经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位于宫颈附近;另一方面米非司酮可抑制前列腺素脱氢酶的分解,使黄体生成素合成降低,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素脱氢酶是前列腺素降解的关键酶,内源性的前列腺素会明显升高,阻碍胶原合成,因胶原减少达到宫颈软化的目的[6];因此是宫颈软化常用药。卡孕栓是乳白色或微黄色圆锥形栓剂,又叫卡前列甲酯栓,子宫颈口平滑肌松弛药,有利于子宫扩张器进入,便于取环手术,卡孕栓是天然的前列腺素F2a遍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及体液中,天然前列腺素F2a的衍生物包括卡前列酸。可增强子宫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减少内源性黄体激素分泌,血浆孕酮水平显著降低,妊娠终止,具有很强的抗生育能力。在取环手术中合用米非司酮和卡孕栓可以起到增强作用,使宫颈扩张的更好,子宫收缩和软化作用快,扩张器易于进入颈口,术中手术阻力降低,子宫耐受性高,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取环危险,提高手术成功率[7]。

本次结果表明,观察组米非司酮结合卡孕栓绝经后取环,与对照组常规取环比较,宫颈扩张、软化程度显效率92.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环效果成功率98.2%亦优于对照组的66.1%,差异有由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疼痛喊叫各1例,而对照组全部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用米非司酮配合卡孕栓辅助绝经后妇女取环,可明显提高取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翁梨驹.米非司酮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30(9): 565-568.

[2] 刘冬娥.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12,20(8):473-474.

[3] 张秀英.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取环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9,6(5):432-433.

[4] 王晓羚.三种药物疗法在绝经后妇女节育环取出中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师,2012,51(1):142-145.

[5]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7.

[6] 李文波,沈鸿雁.卡孕栓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5):11.

[7] 胡文娟.米非司酮+米索配伍苯甲酸雌二醇用于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13.

R711.51

B

1671-8194(2015)15-0146-02

猜你喜欢

节育器软化探针
塑料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能力验证分析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不同时期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及发生带环妊娠的原因分析
不同处理对冷藏“安哥诺”李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基于FANUC数控系统的马波斯探针标定原理及应用
宫内节育器影响以后妊娠吗?
刨切竹单板的软化工艺研究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因素探讨
气液鼓泡床反应器中气泡行为光纤探针测量方法
两种组合电探针在爆轰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