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变化规律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下界窄带周期性

于 洋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变化规律

于 洋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目的 观察不同出生胎龄、矫正胎龄的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的变化规律,探讨在脑发育成熟度的应用。方法 采集44例早产儿生后每周直至出院的aEEG图形,分析连续性、周期性、带宽、振幅。结果 随着出生胎龄、矫正胎龄的增长,aEEG渐成熟:周期性最先成熟,窄带下界电压逐渐上升。结论 周期性、窄带下界电压反映早产儿aEEG脑发育成熟度。

振幅整合脑电图;早产儿;脑成熟度

振幅整合脑电图是临床实用性强的新型脑功能监测工具,在早产儿临床应用尚不成熟。本研究分析早产儿aEEG图形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提供数据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足月儿为对照组。入选标准:①28周<出生胎龄<42周;②颅脑超声确诊无严重神经系统合并症;③记录前12 h内无镇静剂应用史。44例出生胎龄30+4~36+6周,出生体质量在1600~3050 g,完成aEEG记录110例。按出生胎龄将30~34周为组1(15例)、35周为组2(14例)、36周为组3(15例);对照组分为2组:胎龄37~39周为组4(15例)、40~41周为组5(18例)。矫正胎龄=出生胎龄+生后周数。按矫正胎龄将31~34周为组1(13例)、35~36周为组2(11例)、37~41周为组3(8例)。

1.2 研究方法:用美国Natus公司研发的Olympic CFM 6000进行记录,选取双顶骨C3、C4位置放置记录电极片,参考电极放置在前额正中,监测研究对象生后1周连续2 h直至出院。监测同时记录阻抗值,阻抗控制在20 kΩ以下。

1.3 图形判读标准[1]:①连续性:不连续性即最低振幅<5 μU、最高振幅在15~30 μU和连续性即最低振幅>5 μU、最高振幅在20~40 μU;②周期性:振幅和连续性的活动至少持续20 min。宽带代表不连续的脑电背景活动;窄带代表连续的脑电背景活动,即无周期性、不成熟和成熟周期;③窄带下界振幅:<3、3~5、5~10、10~15 μU;④窄带带宽:高带宽(>20 μU)、中等带宽(15~20 μU)和低带宽(<15 μU)。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经正态性检验及方差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者再进行两两比较,方差齐性采用LSD法,方差不齐采用Tamhane's T2法。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秩和检验。配对样本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将P<0.05定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随着出生胎龄组的增长,不连续电压比例减少,由30~34周组的33.3%降至35周的0,连续性电压比例增加,由66.7%增长至100%。成熟周期所占比例逐渐升高(P=0.002),36周组全部出现成熟的周期,宽窄带的下界电压与出生胎龄有正相关性。宽窄带电压带宽和宽度与出生胎龄均有负相关性。相应的,随着矫正胎龄组的增长,成熟周期比例明显上升,35~36周全部出现成熟周期。窄带下界电压与矫正胎龄间有正相关性。宽带上下界电压和窄带下界电压与总矫正胎龄有正相关性;窄带电压带宽和宽度随着矫正胎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窄带电压带宽随着总矫正胎龄增长呈下降趋势。17例早产儿生后第1周和第2周共34份aEEG,数据分析表示周期性间比较有差异(P=0.02)。

3 讨 论

张丹丹[2]等发现胎龄27~37周早产儿的aEEG呈现高度非连续性,27周后可发现睡眠周期,37周后表现为成熟周期。周期性的存在与成熟是提示脑发育成熟的理想指标,是成熟脑电图的重要标志。缺乏周期性是脑功能受到抑制的表现,是脑损伤的高危因素[3]。本实验显示30~33周观察到不成熟的周期,34周后发现明显成熟的周期,成熟周期稳定出现在36周。施亿赟等[4]研究胎龄28~36周正常早产儿aEEG一次完整的睡眠-觉醒周期平均时程约87~102 min,宽带时程约占30%,窄带时程约占70%。本结果与其有所差别,可能与监测时间短、例数少等有关。邓松清[5]发现28~36周早产儿早期aEEG的周期性与脑损伤密切相关。同一早产儿生后2周aEEG的周期性有差异性,说明周期性的成熟相对较易观察,是最先成熟的特征。慈春燕等[6]发现随着胎龄的增加,aEEG背景波中连续性电压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周期出现率逐渐增加,下界振幅有升高趋势,带宽趋于变窄,一个睡眠周期的时程趋于变短。刘登礼[7]等研究发现随着胎龄或矫正胎龄的增大,早产儿aEEG成熟度增加,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对早产儿aEEG有显著影响,在分析早产儿aEEG时应考虑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及脑损伤等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本实验结果观点类似。胎龄和窄带下界电压、带宽均呈线性相关(窄带下界电压P=0.000,R=0.591;窄带电压带宽:P=0.004,R=-0.422)。

肖玲莉[8]等研究41例不同矫正胎龄早产儿aEEG,发现随着矫正胎龄的增大,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的出现率及下界振幅增高,带宽变窄。张丹丹[2]等研究发现矫正胎龄极小的早产儿aEEG呈现高度非连续性模式;周期性在矫正胎龄27周开始出现,32周后逐渐明显,37周后显示为规律的交替波形;随着矫正胎龄的增加,aEEG上、下界电压呈上升趋势。刘登礼等[9]发现随着矫正胎龄的增长,上界电压随之上升,在36~37周上达到最高值,带宽逐渐缩窄。郭志梅[10]等研究108例早产儿aEEG波形发现随着矫正胎龄的增长,连续电压所占比例逐渐升高,30~32 W偶有出现睡眠-觉醒周期,多为不成熟周期,34 W以上均有睡眠-觉醒周期。下界振幅逐渐增高,带宽逐渐变窄。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aEEG成熟度与胎龄有相关性,主要表现在连续性和周期性,与矫正胎龄的相关性不如胎龄的明显。

本项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样本量少,各胎龄例数分布明显不均匀,且小胎龄尤其是<32周的早产儿生后3 d内几乎需要使用机械通气和(或)镇静药物;监测时间短等。

总之,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aEEG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在判断脑成熟度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观察aEEG图形的周期性、窄带下界振幅对早产儿脑成熟度的评估很有作用,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1] 于洋,杨丽君,崔红.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功能监护中的应用[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36(2):166-169.

[2] 张丹丹,丁海艳,刘云峰,等.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实现及其在新生儿脑功能监护中的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9(3):428-431.

[3] Kidokoro H,Kubota T,Hayashi N,et al.Absent Cyclicity on aEEG within the First 24h is Associated with Brain Damage in Preterm Infants[J].Neuropediatrics,2010,41(6):241-245.

[4] 施亿赟.正常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特征及其成熟规律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2010.

[5] 邓松清,付俊鲜,康琳敏,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3,44(2):280-283.

[6] 慈春燕,李文,卢宪梅,等.早产儿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的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12,50(9):109-112.

[7] 刘登礼,庄德义,邵肖梅,等.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影响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4):1111-1113.

[8] 肖玲莉,姚明珠,邵肖梅.振幅整会脑电图在早产儿脑发育中的变化规律[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4):360-362.

[9] 刘登礼,汪吉梅,邵肖梅,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20-23.

[10] 郭志梅,刘芳,鲍丽莎,等.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4):293-296.

R722.6

B

1671-8194(2015)15-0135-02

猜你喜欢

下界窄带周期性
一个不等式的下界探究
提高热轧窄带钢Q355B性能稳定性实践
慢速抗阻训练:周期性增肌的新刺激模式
方程的两个根的和差积商的上下界
数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Lower bound estimation of the maximum allowable initial error and its numerical calculation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基于FPGA的窄带DDC时分复用技术的研究实现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对一个代数式上下界的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