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2015-01-24孙铭楠田苗苗侯春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静脉炎套管输液

刘 苓 孙铭楠 田苗苗 侯春凤*

(吉林省肿瘤医院 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12)

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刘 苓 孙铭楠 田苗苗 侯春凤*

(吉林省肿瘤医院 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 减少肿瘤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反复针刺的痛苦,使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减少,进一步讨论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肿瘤化疗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情况,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在应用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均建立了良好的通道,使其他血管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患者及家属反响良好。在化疗过程中未出现血液外渗或静脉炎的发生,维持天数平均3.75 d。结论 留置静脉留置针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妥善固定,熟练掌握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正常使用。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起到保护血管,预防静脉炎的目的,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意义。

静脉留置针;肿瘤;化疗;护理

恶性肿瘤是全球性的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约220万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约有35%接受化疗治疗。化疗治疗是目前能够有效遏制肿瘤发展和杀灭肿瘤细胞的重要手段,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大,在静脉治疗时患者往往要承受静脉炎、静脉滴注渗漏性损伤等不良反应,还需要接受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故而,如何为患者建立一条安全、有效的生命线,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静脉留置针应运而生。下面就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肿瘤化疗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科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36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其中80例为男性患者,56例为女性患者,其年龄在34~81岁,平均47.21岁。136例患者均为初次发现肿瘤,初次接受化疗治疗,其中胃癌患者37例,结肠癌患者41例,喉癌患者17例,直肠癌患者有32例,淋巴癌患者有9例。

1.2 使用器材:一次性静脉留置针:针翼、针芯、延长管、vialon导管、肝素帽、三叉接口等器件。辅助用品包括棉签、碘伏、一次性透明胶贴、止血带等。

1.3 方法:首先,穿刺前护理人员需做好正常消毒准备,六步洗手法,并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外源性污染,减少院内感染的机会。准备好需要应用的器材后,选择四肢远端的浅表静脉用碘伏和酒精进行皮肤消毒。对于血管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手术体位,根据手感及经验,选择相对血流丰富、有弹性、相对粗直的血管,相对于上肢血管,下肢静脉静脉瓣较多,临床发现较易发生静脉炎,且其血流相对缓慢,容易造成渗液、血管刺激及穿刺失败,故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首选上肢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大,血管刺激及其他组织刺激性强,故在选择静脉时,应尽量选取远离神经和关节的静脉,并远离受伤、硬化的静脉和韧带。另外,对患有皮肤病的患者,其皮肤病变区域及感染的部位不能穿刺。

其次,在所有准备工作结束后,打开留置针,将其内的套管针抽出,再用头皮针连接输液器,之后插入肝素帽,用以连接封闭式套管针,先把其其内气体排出,再拔掉护针帽,在针芯的调整中将针尖斜面调整到朝上方向。在选定的穿刺点上方约10 cm处将止血带扎紧,轻轻拍打穿刺部位,保证静脉血管的充盈度,然后嘱患者握拳,绷紧穿刺远端的皮肤,从而将静脉充分固定,穿刺时穿刺针针尖斜面朝上,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在静脉血管投影的外侧进针,进针后确认留置针内存在回血,即可适当降低持针角度,随后沿着血管走行的方向再次进针2 mm,当套管尖端基本进入血管内部后,将套管针沿着固定住的针芯慢慢送入静脉内,随后将针芯取出,保留留置针芯的外套管存在于血管内,因其外套管的管腔柔软,故而其刺激性和血管伤害都较小,穿刺、留置的成功率都较高。将导管留于皮肤表面的部分,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妥当后,在透明膜上妥善登记留置日的时间和日期。检查留置管内回血情况,确保静脉留置针的外套管留置于血管内部,随后将止血带松开,连接输液装置和套管,将套管针位置调整到最佳、通畅,用3M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后,静脉留置针留置操作即完成。最后,在日常应用套管针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静脉化疗过程中,是出现堵塞、渗漏、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同时记录留置针留置时间。

2 结 果

本组136例患者中,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后,留置针通畅,经脉动道应用良好,对其他部位的血管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拥戴。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堵塞、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静脉留置针的维持天数平均为3.75 d。

3 讨 论

3.1 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注意事项:首先,在使用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对无菌观念、无菌操作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掌握。在留置套管针的过程中,需要更换透明敷料,一般为2次/周,同时对穿刺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由穿刺针真空向外周作圆周状消毒,消毒时间应充分,消毒过程中严禁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避免感染。当观察过程中,患者自述穿刺部位不适、疼痛,或发现穿刺针眼处异常,如渗血、浮肿、渗液等,应立即对穿刺部位进行重新消毒,更换敷贴,情况严重的应立即拔除留置针。

其次,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需要谨慎,其一般原则为,能取上肢、不取下肢;能取健侧、不取患侧。静脉留置针在血管内的留置时间最好为(5±2)d,如果留置时间太长,极有可能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从而造成静脉血栓栓塞等不良反应。

再次,肿瘤患者应用化疗药物时,引起相对浓度较高,且刺激性较强,故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要密切注意药物的充分溶解和稀释,如果血管刺激过强,应适当选取其他部位血管,间断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以保护血管。

最后,静脉留置套管针要因人而异,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或平素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适当调整封管肝素的用量,以防出血。在日常护理中,要嘱患者及家属注意对留置针肢体的保护,应尽量避免肢体的下垂,从而防止血液回流阻塞的问题发生。

3.2 护理策略: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对患者全面的护理,特别是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对套管针的处理和应用有重要意义。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要对穿刺肢体进行持续热敷,特别是进行湿热敷,其效果更为明显,热敷时间一般为20 min~2 h/次。注意穿刺部位的日常维护,嘱患者穿刺肢体勿下垂,压迫及提重物,护理人员每周2次对穿刺部位进行用碘伏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进行铺盖。对于连续输液的患者,应注意需更换输液器1次/天。用于封管的肝素帽需每周更换1~2次。在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对化疗药物的滴速要严格控制,以防止静脉输液的速度过快,导致静脉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损害血管和其他脏器。如果临床需要快速输液,则必须严密观察,防止液体滴空导致进入气体。

3.3 疗效分析: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发现,136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发生静脉留置针堵塞、漏液、静脉炎等不良反应,故而可以证明,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改善穿刺不良反应,同时减少头皮针多次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同时降低反复穿刺对浅表静脉血管的局部损伤,也可大量减少输液意外造成感染的机会。肿瘤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随时面临着化疗失败,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故而为患者建立一条安全、迅速、有效的生命线是治疗的关键之一,静脉留置针即为抢救患者提供了一条甚至几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静脉留置针使患者在整个抢救和化疗过程中感觉相对舒适,并对静脉通道的迅速建立和畅通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且静脉留置针作为一次性应用的产品,非常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的临床手术、化疗及各类住院患者,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静脉留置套管针为长期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相对安全且高效的治疗途径,它具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保护血管,预防静脉炎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故而,留置静脉留置针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妥善固定,熟练掌握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正常使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不能过度依赖,也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静脉留置针的日常护理加以总结和分析,保证广大患者在应用套管针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价值,让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意义。

[1] 岳彩霞,于青,王香团.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8,(7):54-55.

[2] 程春旭,高颜茹.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09,12(30):3080-3082.

[3] 丁凯宏.肿瘤坏死因子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J].吉林医学,2012,2(33):823-824.

[4] 赵丽琴.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830.

[5] 刘梅娟,徐沛纯.PICC置管并发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1):59.

R47

B

1671-8194(2015)15-0124-02

猜你喜欢

静脉炎套管输液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浅谈地质钻探过程中套管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塔河油田套管坐挂异常原因及对策分析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