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牙根牙髓牙体

刘 冰

(岳阳市广济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刘 冰

(岳阳市广济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目的 观察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修复方式治疗,研究组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研究组的术后牙周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牙体牙髓;正畸;修复

恒上前牙牙折是口腔门诊的常见病症,临床中以去除牙周与断端后再修复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但其对牙龈下牙折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应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进行根管完善后保留牙周组织与残端,并应用正畸修复进行加固,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本次研究通过选取7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别予以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探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70例,共有患牙70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5例,患牙各35颗。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8,年龄为17~45岁,平均(29.17±10.5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15,年龄为17~43岁,平均(28.81±10.64)岁。两组的患牙数、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修复治疗,对断端周围的牙周和断端进行清除,消毒后进行填补止血;充分露出牙槽骨,之后进行烤瓷牙的种植修复;研究组予以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具体情况:首先对牙根管进行治疗,2周后进行正畸治疗,于根管内以钢丝进行固定并作为牵引桩,并进行U型牵引弓的制作,以牵引桩至牵引弓的距离作为牙根牵引的距离。于每周进行复诊,将牵引桩与牵引弓矫正至理想位置,完成4~8周的牙周治疗后,分未成年与成年组分别进行治疗,成年组以牙冠延长术进行断齿修复,未成年组依据牙周情况进行邻牙连冠的修复与保留修复。两组均予以抗生素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价。显效:X线呈现牙根尖连同的组织正常,患牙无叩痛与松动,切牙缘比同名切牙缘短1 mm以下,未出现牙周炎;有效:X线呈现牙根尖连同的组织正常,患牙无叩痛与松动,切牙缘比同名切牙缘短1~2 mm,无牙周炎或有已经治疗痊愈;无效:X线呈现出牙根病变,患牙叩痛和松动,切牙缘比同名切牙缘的短2 mm以上,出现顽固性的牙周炎[2]。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报告15例术后牙周炎,经保守治疗后均有所好转,并发症发生率为42.86%;研究组报告6例术后牙周炎,以抗生素进行治疗后好转,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两组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进行修复治疗中,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比传统的修补方式更具优势,其能够较好地保留患者的牙断根组织与牙周组织,即在进行良好修复的同时减少对牙周的损伤,从而保证牙龈断面的正常相邻,而且牙体牙髓正畸对牙齿美观的影响较少,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本次研究通过选取7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的一般资料,分为两组后分别予以常规修复治疗与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62.8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在于,牙体牙髓正畸能够保留牙根与牙桩的固定力,并通过每周一次的复诊矫正牵引桩与牵引弓的位置,保证牵引过程中牙长轴与牵引力的一致方向,从而促进患者的良好矫正效果,也有效地避免因力度过大而造成的牙齿松动与牙根外吸收现象;在矫正过程中保持牙根的正常高度,并对牙冠进行适当延长,避免牙体的不可逆损伤,从而有效改善修复效果[4]。此外,治疗中对牵引出的断牙根桩冠进行修复时,适当调节远近中径以促进牙齿的美观程度。由此可知,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有显著效果,且能保证患牙的良好美观程度。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牙周炎发生率为4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表明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有效减少化妆内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在于,在患牙正畸过程中,医师依据龈缘至断缘的距离进行牵引力的调整,可有效减少牙周组织的增生情况。此外牙体牙髓正畸保留相关的牙周组织,在计量不损伤牙周组织的情况下进行断齿修复,可有效保护牙周组织,同时应用抗生素进行后续治疗,可有效减少牙周炎的发生[5-6]。

综上所述,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1] 洪切木•米吉提.牙体牙髓正畸在修复25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634-1636.

[2] 温彦丛.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21(5):509-511.

[3] 王映泉.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3):70-71.

[4] 姬永科.牙体牙髓正畸在修复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4):315-317.

[5] 宜云州,史莉.正畸牵引联合桩冠修复治疗前牙龈下牙折(附23例报告)[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7):88-89.

[6] 李霞,时函.正畸牵引在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1,6(3):542-543.

R783.5

B

1671-8194(2015)15-0122-02

猜你喜欢

牙根牙髓牙体
牙髓可以再生吗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临床特征分析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形态和根管系统的锥形束CT研究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钢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