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腹膜血症肾功能

付 饶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付 饶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采用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以后,BUN(尿素氮)、Hb(血红蛋白)、ALB(白蛋白)、Scr(肌酐)等肾功能与血液指标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得到改善(P<0.05);其中2例出现低蛋白血症,2例出现腹膜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7%。结论 将腹膜透析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明显改善病情,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

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为尿毒症,它是由先天性多囊肾、遗传性疾病等因素诱发的一种常见疾病[1]。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障碍;消化系统等功能障碍是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2]。当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有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等方法,但是各具特色,效果不一。我们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为(49.4±2.5)岁;病程1.5~5.2年,平均病程(2.6±0.8)年;原发病:糖尿病肾病30例,高血压肾病20例,慢性肾炎10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60例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采用全自动腹膜透析机(百特公司生产)进行治疗,在患者的腹部的正中线并沿着其脐下大概3.0 cm处的位置实施切口置管,将患者的腹膜分层切开,把腹膜透析管缓慢地插入到患者直肠膀胱窝当中,并给予缝合,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血液指标等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 结 果

60例患者经治疗以后,BUN(尿素氮)、Hb(血红蛋白)、ALB(白蛋白)、Scr(肌酐)等肾功能与血液指标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得到改善(P<0.05)。60例患者腹膜透析后,2例出现低蛋白血症,2例出现腹膜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7%。

3 讨 论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随自身病情不断发展及恶化,患者的肾单位就会逐渐受损而逐渐减少,导致残余的并存在相应功能之肾单位就难以将废物有效地排出体外,进而破坏患者的内环境之稳定性,诱发泌尿系统功能障碍,出现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并伴随有其他临床症状及各种并发症,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3-4]。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的泌尿系统疾病。

腹膜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衰竭疾病的的重要方法,在许多国家及地区将腹膜透析方法当作肾脏替代疗法,用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首选的治疗方法中。腹膜透析是运用腹膜当作半渗透膜,通过重力的作用,把已经配制好的用于治疗的透析溶液,经过导管灌入至人体的腹膜腔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患者经过腹腔透析液的不断更换,则能够有效地清除人体的各种代谢产物以及各种毒性物质,进而帮助患者纠正体内水与电解质的平衡紊乱。

本研究显示,60例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以后,BUN(尿素氮)、Hb(血红蛋白)、ALB(白蛋白)、Scr(肌酐)等肾功能与血液指标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得到改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7%,其中2例出现低蛋白血症,2例出现腹膜感染。由此可见,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效果较佳,并发症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出现了低蛋白血症、腹膜感染等并发症[5],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后即恢复至正常的腹膜透析治疗进程中。我们认为,此些并发症的发生可能跟医护人员的指导不足等因素存在密切的关系,而这正是我国基层医院在积极开展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应该给予高度注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发现经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一般不会存在经血液透析治疗后所发生的精神乏力,具有自主性高与活动度高的特征,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的影响比较小。此外,在治疗期间,我们也发现腹膜透析这种治疗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残余的肾功能的保护功效比较好,并且容易按照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之实际情况适量增加相应的透析剂量,以更加有效地治疗病情[6-7]。

综上所述,将腹膜透析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与血液指标,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与应用。

[1] 叶瑾,曾国勇,邹茜萍,等.持续性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发性神经病转归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10-15.

[2] 马方兰.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0):98-99.

[3] 张博.腹膜透析退出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14-715.

[4] 沈芳媛,包蓓艳.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腹股沟斜疝术后早期恢复腹透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8):149-153.

[5] 徐芳,贺丹丹,刘昌璇.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14(3):160-163.

[6] 全大勇,龚蓉,皮婧静,等.不同透析模式对初始透析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临床荟萃,2014,29(10):1171-1174.

[7] 金秀名.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并发症防治对策[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123-124.

R692.5

B

1671-8194(2015)15-0071-01

猜你喜欢

腹膜血症肾功能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老年内科肾功能衰竭患者400例临床透析及感染护理预防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