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24常祖宽王晓伟寇志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弹簧圈脑积水蛛网膜

常祖宽 王晓伟 寇志平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介入科,河南 新乡 453000)

老年患者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常祖宽 王晓伟 寇志平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介入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共32例,均采用血管介入治疗。结果 27例动脉瘤腔完全填塞;3例非致密栓塞,1例动脉瘤颈部残留,1例填塞失败。结论 颅内破裂患者需要经过DSA的全面检查确诊颅内瘤的存在,在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安全可靠、适应证广等诸多优点,特别是针对于危险区域动脉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血管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血管类疾病的患病人数也越来越多,而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中,颅内破裂动脉瘤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1]。血管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以及微创性使其成为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最佳方法,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中[2]。但颅内破裂动脉瘤依然是血管介入治疗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我院对3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介入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共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8.3±1.2)岁。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典型症状,25例为第1次出血;6例为第2次出血、1例为第3次出血;Hunt-Hess分级包括:7例Ⅰ级、6例Ⅱ级、10例Ⅲ级、6例Ⅳ级、3例Ⅴ级。同时有3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以及视野缺损等情况。本次研究患者全部通过DSA确诊,包括9例前交通动脉瘤、10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颈内动脉瘤、2例椎动脉瘤以及2例基底动脉瘤。

1.2 方法:患者在术前均经过全身麻醉,同时在全身肝素化下行介入栓塞。以患者动脉瘤的不同形状选择透照方向造影,使用可脱性微弹簧圈对动脉瘤行栓塞,使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对宽颈动脉瘤栓塞。本次研究中19例患者采用Nexus栓塞,13例采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栓塞后尽早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针对于占位效应的血肿应当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血肿进行清除,特别是对于血破入脑室多的患者需要进行脑室外引流。支架辅助弹簧圈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皮下注射,2次/天;3 d后改换盐酸氯吡格雷75 mg行口服。介入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脑保护以及脑血管痉挛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7例动脉瘤腔完全填塞;3例非致密栓塞,1例动脉瘤颈部残留,1例填塞失败。本次研究中4~6 d栓塞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了脑血管痉挛情况,其中有2例患者由于脑血管痉挛从而导致动脉瘤不显影,将罂粟碱(1 mg/mL)反复推注大脑前动脉后血管痉挛得到缓解,达到栓塞目的。

3 讨 论

3.1 颅内破裂动脉瘤破裂的危害:动脉瘤术中破裂会使颅内压出现升高情况,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患者出现颅内破裂情况后,对比剂会外渗,而对比剂的外渗往往要比动脉瘤破裂给患者造成的伤害严重的多,对神经细胞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同时使蛛网膜下腔理化环境受到改变,出现痉挛。

3.2 动脉瘤破裂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颅内动脉破裂而导致的,通常采用直视下动脉瘤夹闭进行治疗。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患者会经受巨大的痛苦,再加上老年患者年纪较大身体状况差,给手术加大了风险。随着目前国内外栓塞材料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再加上血管介入治疗的发展,很多医院早已将血管介入治疗用于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中。尤其是在血管内弹簧栓塞治疗以及脑动脉瘤神经外科夹闭中表明,血管内栓塞治疗具有致残率低以及病死率低等诸多优点。由于介入治疗具备风险低、创伤小以及痛苦小等优势,我国现如今早已有不少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最佳方法。本次研究中的32例患者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说明了血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研究中发现,颅内动脉瘤不会受到脑水肿以及颅内压的影响,所以最为理想的栓塞时间在3 d以内[3]。本次研究中4~6 d栓塞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了脑血管痉挛情况,其中有2例患者由于脑血管痉挛从而导致动脉瘤不显影,将罂粟碱(1 mg/mL)反复推注大脑前动脉后血管痉挛得到缓解,达到栓塞目的。针对于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还有待争论,由于发病无任何征兆,因此需要进行早期干预避免失去治疗时机[4]。

3.3 对患者术后脑积水的处理: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通常会出现出血情况,蛛网膜再吸收脑脊液的同时会堵塞蛛网膜颗粒,从而产生交通性脑积水,当动脉栓塞之后,预防脑积水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脑脊液置换,若是已经发现患者出现脑积水可在脑脊液转清后进行分流手术治疗[5]。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认为,在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谨慎考虑后在进行操作,使术中的意外情况降至最低,随着栓塞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血管介入治疗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颅内破裂患者需要经过DSA的全面检查确诊颅内瘤的存在,在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安全可靠、适应证广等诸多优点,特别是针对于危险区域动脉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 顾大群.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临床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2] 彭刚.高龄患者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2.

[3] 黄清海,杨鹏飞.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1(5):606-616.

[4] 陈鑫璞.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0.

[5] 潘奇.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3.

R739.41

B

1671-8194(2015)15-0068-02

猜你喜欢

弹簧圈脑积水蛛网膜
动脉血管瘤栓塞弹簧圈机械解脱装置设计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老年痴呆可能因为脑积水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