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1例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诊疗体会

2015-01-24蔡昌友陈先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胆管炎基层医院胆总管

蔡昌友陈先锋*

(1 重庆市丰都中山医院普通外科,重庆 408299;2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8000)

151例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诊疗体会

蔡昌友1陈先锋2*

(1 重庆市丰都中山医院普通外科,重庆 408299;2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800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急性重症胆管炎诊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51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6例顺利康复出院,死亡5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MODS 3例。术后1个月拔除T管;因胆管化脓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术后再次行经胆道镜取石9例。结论 保守治疗无效时,及时行胆管有效减压是治疗的关键。

基层医院;急性重症胆管炎;体会

急性重症胆管炎( acute cholecystitis of severe type,ACST)也称为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cholangitis,

AOSC),是普通外科临床常见的重症感染性疾病之一,常见发病原因是胆总管结石导致胆道梗阻,胆汁排泄不畅是最常见的梗阻原因,其他原因还有胆道蛔虫、胆道良性狭窄,胆肠吻合口狭窄或肿瘤压迫等。梗阻所致的胆管内压力升高,胆血反流,引起胆源性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很快导致MODS导致死亡。ACST患者一旦发病,因病情重、病死率高,仍为临床外科一大难题,ACST在基层医院,由于受人力及设备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一般二级乙等以下的基层医院很难做出合理的诊断与治疗,导致患者误诊或延误诊断。回顾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总结一些诊疗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4年3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51例急性重症胆管炎,男62例,女89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64.2岁;患者有胆囊结石病史腹痛后继发胆总管结石23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平时无症状的患者首次发病47例,因胆总管结石导致反复发作胆管炎惧怕手术而再次加重者28例,不知自己有胆道结石的患者首次发病44例,胆道蛔虫2例,既往有胆囊切除病史后发现胆管结石7例。合并2型糖尿病2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2例,合并冠心病27例,高血压病43例。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2.1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彩超、MRCP检查了解胆道情况,明确结石分布范围,其中2例为胆道蛔虫。彩超与MRCP基本吻合。

1.2.2 临床表现:腹痛151例,不同程度黄疸135例,发热139例,精神症状11例,中毒性休克11例,合并血糖升高24例,血压升高43例,局部肺部感染52例。

1.2.3 入院化验结果:白细胞升高>20×109/L 151例,肝功能ALT、AST,GGT、ALP,TBIL,DBIL均升高130例,只有GGT、ALP升高21例。

1.3 方法

1.3.1 围手术期处理:入院后患者予以禁食禁饮、吸氧、补液、抗炎、镇痛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生素选用头孢三代或加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物,并抽血行血培养检查,针对合并症行扩管、降压、降糖、呼吸支持等治疗。7例伴有中毒性休克患者立即完善术前准备,边抗休克边手术解除梗阻治疗。

1.3.2 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中均行抽取胆汁2~3 mL送细菌培养,术中发现明显胆囊化脓及胆管积脓45例;所有患者均放置T管;术后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

2 结 果

146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死亡5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MODS 3例。术后1个月拔除T管;因胆管化脓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术后再次行经胆道镜取石9例。

胆汁培养结果:151例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共1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3株,革兰阳性菌43株,真菌12株;其中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白色念珠菌等。术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体温正常后3 d停药。

3 讨 论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普通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诊重症感染性疾病之一,常见发病原因是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蛔虫钻胆等导致胆道梗阻,梗阻的部位最多见于胆总管下端。造成化脓性感染的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最高,其中大肠杆菌最常见,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克雷伯杆菌次之,厌氧菌亦多见,也可混合感染[1]。梗阻越完全,管腔内压越高;当胆管内压高达2.94 kPa时,在胆汁中细菌以及毒素可逆行入肝窦,引起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很快导致MODS导致死亡。由此可见胆汁淤积和胆道梗阻是AOSC的最主要原因。而由于胆道梗阻以至于胆管内高压使AOSC进一步发展和恶化[2]。发热、腹痛和黄疸是急性胆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称为Charcot三联征,在此基础上如果出现休克和精神状态的改变称为Reynolds五联征,这些典型的临床征象仍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3-4]。临床所见的ACST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者少见,Reynold五联征的则更少,但据文献报到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不到72%,典型的Reynolds五联征的患者仅有3.5%~7.7%[5]。因此,在基层医院由于受医疗设备条件及医务人员临床经验的限制,加上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对感染、疼痛刺激不敏感,导致患者临床表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符合,更易延误诊断。因此基层医院的医师应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对患者病史、体征、年龄、合并疾病等多因素全面分析,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监测重要脏器功能,并及时完善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提高诊断正确率,以免延误治疗。

对于发病迅速,很快合并精神症状和感染性休克表现的患者,因胆道内压急剧增高,胆道感染或化脓,大量细菌产生的内毒素通过肝血窦反流入血液,加上一些患者合并心肺脑基础疾病及糖尿病,可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诱发或加重呼吸、心血管系统及全身代谢系统疾病,使病情危重莫测,导致ACST预后不良。

因此,针对感染应加强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的应用一般先根据经验用药,常规选用头孢三代+抗厌氧菌的药物,并入院后常规行血培养,手术患者应常规抽取胆汁培养,便于弥补经验抗生素治疗的不足,作为抗生素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避免滥用抗生素,造成二重感染而使病情复杂化。值得强调的是,任何强效的抗生素治疗均不能代替手术治疗,只有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才是治疗ACST疾病的根本所在。目前,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ACST的手术治疗已经多样化,包括:经ERCP+EST,ENBD等内镜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6-8]。ERCP+EST,ENBD技术因受设备及技术的限制,一般基层医院难于开展,PTCD相对简单易行,可以经超声或CT引导穿刺,但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因结石弥漫分布,引流效果往往不好,且有胆漏、出血的风险。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或经内镜、PTCD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宜早期开腹手术治疗,我院目前也尚无法开展ERCP等内镜检查,故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主要方式,收效良好,手术方法以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术多见,手术的原则本着黄志强院士的“切开减压、取出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十六字方针原则。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一般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均有手术指征,以发病24 h内手术预后较好[9-10]。建议边抗休克、抗感染边手术治疗,手术操作尽量简化,切忌有急功近利一次取尽结石、解除梗阻的思想,往往导致手术时间显著延长,胆道大出血等风险,术后也极易出现感染性休克,严重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最终导致MODS甚至死亡而得不偿失。我们的体会是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因不能一次取尽结石,需手术后待患者康复、全身情况较佳的时候再经T管窦道用胆道镜取石。对只有胆总管的结石患者,处理相对容易一些,结石一般可一次取尽。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时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注意使用一些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平稳,保证各重要器官的供血和供氧,使得脏器功能受损降低到最小程度。术后应加强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注意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充,可在术后第2~3天予以三升袋营养支持,并适当应用一些鱼油脂肪乳、乌司他丁等药物, 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及级联效应的发生,以让患者术后顺利康复[11-12]。

总之,ACST在基层医院仍很常见,如何诊断治疗仍是基层医院医师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1] 林胜璋,徐鲁白.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5):334-335.

[2] 练杰,顾伟勇,杨锋荣,等.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54例的外科治疗[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6):1517.

[3] Charcot M.Delafievre hepatique symptomatique comparaison avec la fievre uroseptique[M].Paris:Bournevilleet Sevestre,1877.

[4] Reynolds BM,Dragan EL.Acute obstructive cholangitis:A distinct syndrome[J].Ann Surg,1959,150(2):299-303.

[5] Wadal K,Takada T,Kawarada Y,et a1.Diagnosticcriteria and severity assessment of acute cholangitis:Tokyo guidelines[J].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2007,14(1):52-58.

[6] 王雪峰,李济宇,张文杰,等.手术和内窥镜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比较[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23(1):57-58.

[7] Navaneethan U,Gutierrez NG,Jegadeesan R,et al.Factors predicting adverse short-term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angitis undergoing ERCP: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2014,6(3):74-81.

[8] 傅继宁,黄云飞,李大鹏,等.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内镜鼻胆管引流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9):1105-1106.

[9] 胡泽民,周载平,陆伟.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时机和死亡原因的探讨[J].医师进修杂志,2002,25(4):19-20.

[10] 何振平,马宽生,陈平,等.肝胆管结石并发复发性胆管炎时择期手术处理的关键[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2(3):154-156.

[11] 王威,夏辉.ω-3鱼油脂肪乳在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早期治疗效果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8):967-968.

[12] 朱光辉,徐波,庄思敏.乌司他丁在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中的疗效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B3):244-245.

R657.4

B

1671-8194(2015)15-0064-02

E-mail:pioneersemailbox@sina.com

猜你喜欢

胆管炎基层医院胆总管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及预后研究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胆道闭锁患儿术后胆管炎的预防性护理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