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小学教育的四个特点

2015-01-21李占启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英国评价孩子

李占启

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虽已不负当年“日不落帝国”的美誉,但完善的社会体制与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度保证了英国依然是人文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小学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关键阶段。本文主要以英格兰的学校为例,对英国在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方面作一介绍,以期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 教学环境与设施

“教学环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的重要力量。”[1]英国小学的教学环境受其文化、经济及其人口等条件的影响,有着与中国极为不同的教学环境。以作者参观过的圣·玛丽等几个小学为例,他们没有高高的院墙和气势非凡的大门,教室一般都是平房,学校的名字刻在一个小木板或铜板上挂在墙上,不注意的话,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小学。他们更注重一些内在的设施,如房间里的地毯、各种教学用具、艺术馆等。

英国小学的建筑设计比较重视教育舒适和安全的统一。建筑一般是以平房为主,并且连成一个整体,建筑物内部互连互通,并且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出口通向操场。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安全和实用的考虑,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孩子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跑到空旷地带,有效减少伤亡,更不会出现摔倒、踩踏等事故。英国小学的教室面积大小和我们的差不多,但他们每个房间里都铺着地毯,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及各种教学模具一应俱全,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柜子,还有专门挂衣物的地方;教室的布置也是多姿多彩,教室的各个墙面以及门上,甚至天花板上都贴满或者悬挂着描绘着数字和几何图形等直观教学内容的五彩图片、学习资料、孩子们的手工制作,以及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从教室的布置我们也可以看出,英国小学教育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同时建构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创造性思维及无意识记忆培养的环境。

英国小学的户外活动空间相对我们而言宽敞很多,有绿草如茵的大操场、各种游乐设施及健身器材。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的绿地可以在上面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随意奔跑、打闹、踢球等,而无毁坏草坪之忧,这可能跟英国的草种及气候有关。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基本上每天都要下一阵子雨,然后又晴朗如初,再加上他们绿化做得好,基本上看不到裸露的泥土,所以到处都绿油油的,也很少见到“请勿践踏草坪”之类的标语。这样的环境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较好地锻炼身体,放松身心。从总体上看,他们的小学校舍条件较好、注重实用、安全,学校的内部设施、设备以及图书一应俱全,构建了一个学习与休息、安全与舒适相融合的大环境。

二、 教学理念

他们的教育理念崇尚与大自然的接触,提倡自然教育、全人教育、平等教育。校园里一般建有花园、菜园,让学生自己种树、花和菜,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学习到相关的植物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栽培、浇灌花草等劳动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负责任和珍惜食物的好习惯。同时倡导各种课外活动,小学里甚至有专门供雨天穿到身上的带靴子的连体雨衣,无论什么天气,孩子们每天都可以外出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他们每学期都有固定的外出活动,有的是去参观博物馆、历史建筑,当志愿者,还有的是去野外,到森林里野炊、采风等。一次参观时,正好有老师带学生去海边采风,孩子们排成一排,自己背着午餐、相机等一大包东西徒步走近一个小时才能到海滩。他们不仅把校外活动看成是一种观察、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文化活动课, 而且还将其作为促进语言技能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和任务,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写作水平,对孩子的听说读写尤其是写作技能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让孩子以 “‘人为中心,做横的延伸,纵的连贯,包括身、心、灵的健全成长以及德、智、体、美的平衡发展”[2] ,从而成为所谓的whole-person(全人)。他们不会因噎废食,不会因害怕出现意外而取消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课外活动和参观学习。

在英国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平等的理念贯彻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桑德兰市圣·玛丽学校的校长是一个既威严又和蔼的女士,见到每一个学生她总是叫着孩子的名字亲切地打招呼。我们对此感到很惊讶,问她怎么知道那么多孩子的名字。她说她知道学校二百名孩子每一个人的名字,因为这样会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重要……英国小学倡导的平等理念还体现在所有儿童都可以申请在所居住地的“任何一所公立或教会学校免费学习,没有国籍、地域、身份等背景限制”[3],无论正常的儿童或者是智力有障碍的儿童,只要家长觉得这个学校的环境适合自己的孩子,学校就必须接收,而且还要无偿配备专门的老师进行教育。

三、 教学方式

英国小学的教学方式较为灵活、自由,课堂上很难见到成排的桌椅,大家都是围成一圈,席毯而坐。没有固定的教科书,老师也是全科教学,一般一个班有两到三名老师,包干到班。令人乍舌的是班级人数,每个班才二十多个学生。他们提前设置好教学目标,只要达到这个目标即可,具体怎么学,形式不限,而且也没有特定的历史、地理课。他们的语文课也就是英语课,重视独立阅读、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数学内容相对于我们较易,但是注重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科学作为一门考试学科得到了高度重视,各科之间互相渗透,有的课堂教学内容甚至难分学科,更注重综合性,在教学中更重视学生whole person(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他们主要是在阅读中学习字、词、句和语法等。例如,读完一本小说后,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知识都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等各个方面,教师都会有针对性地去展开教学。我们在参观时一个班正好讲到希特勒,他们在教室里布置了二战时的衣服、图片、弹箱等,首先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学了历史、地理等知识。校长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她们学校在当地统一组织的小学生能力测试中成绩一直很好,受到家长的欢迎。

四、 评价模式

英国小学一般采用的是2007年由工党政府提出的“学生发展评估模式”(Assessing Pupils Progress,简称APP),这种评估模式是综合性的,教学评价开放、多元、激励性强,评价的重点不是单一的知识分数或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而是关注学生的阶段发展水平,也就是学生的个人成长。它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包括课堂、各种作业、试卷、讲座、个人特色成果,由自评、互评、家长评、师生评等组成。在期末时会给家长一份学生的个人评估报告单,通常是由一个档案袋再加上教师写的关于孩子本学期各科(一般包括英语、数学、宗教教育及创造性课程)的评价及评语。

这种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还让教师从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和学习状态中收集资料,并将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反映在评估表格中,这种评价模式更能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师也能及时地通过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而使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4]。同时,英国的统一考试重视激励性,不会根据学生成绩排名次。对学校的评价则更重视统一标准,由教育标准评估委员会全权负责对每一所学校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排名,并向全国公示。

总之,我们不能照搬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我们所要做的是: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打破一切围绕分数转的教学思路,注重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意识,从而寻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学生发展成长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廖圣河,李如密.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的意义、路径及策略.教学与管理,2012(10).

[2] 王云峰,冯伟.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诠释.教学与管理,2006(1).

[3] 袁志红,黄大勇.英国小学教育的经历与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1).

[4] 董鸣燕,王建梁.英国“学生发展评估模式”(APP)之探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8).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英国评价孩子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