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优化对外开放环境的着力点及对策研究

2015-01-21宋红军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郑州450044

中州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优化

宋红军(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郑州450044)



河南省优化对外开放环境的着力点及对策研究

宋红军
(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郑州450044)

摘 要: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使传统对外开放优势不断弱化,要实现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优化对外开放环境为抓手,培育对外开放的环境优势。针对河南省来说,要采取适当措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交通运输优势;打造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和开放竞争的人才机制,创建务实高效、服务为本的政务平台;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氛围以及着力优化市场竞争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河南省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开放型经济

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主导下,作为内陆省份的河南省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东部省份相比,其在对外开放的广度及深度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开放型经济的水平还比较低,无法完全满足实现河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性需要。因此,进一步扩大河南省的对外开放、提高其开放型经济水平,对于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使传统对外开放优势不断弱化的背景下,要实现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必须从开放型经济是环境经济的本质出发,以优化对外开放环境为抓手,才可能实现对外开放环境优化、对外开放新优势培育与对外开放发展三者之间的良性递进。

一、优化河南省对外开放环境的必要性

(一)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是弥补河南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短板”的需要

河南省地处中国腹地,属于内陆省份,不临江靠海,也不与其他国家接界,因此,在地理位置上,河南省不具备实施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从经济发展水平上来看,2013年河南省人均GDP为34174元,位于全国第23位,其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不到全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不利的地理位置与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河南省不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最理想的目的地。2014年河南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9.27亿美元,仅为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12.48%。因此,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创造出更加宜商的经营环境,以更加优越的环境优势弥补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不利条件,才可能进一步增强河南省对外资的吸引力,吸引东部转移出的产业更多地落脚河南,以及更多的跨国公司在河南省进行投资建厂。

(二)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是培育河南省对外开放新优势,是河南省成为内陆对外开放高地的需要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劳动力工资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出现不断攀升的趋势,“招工难、用工贵”成为普遍现象,同时,国内环境污染也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受全国整体形势的影响,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省同样面临着这种状况。2014年,河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实际增长7.9%;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2.3%。在此背景下,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实现规模扩张的传统对外贸易经营方式已难以为继,通过给予“超国民待遇”的传统招商引资方式也失去了支撑基础。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实现对外开放环境的优化,以环境优势取代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成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十八大以后,各省市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越来越重视,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能否培育出对外开放的环境优势,是河南省能否在不断激烈的区域对外开放竞争中抢占优势,建成内陆对外开放高地的关键所在。

(三)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河南对外开放由“外向型”向“开放型”转变的需要

目前,河南省对外开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商品出口和引进外资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则比较薄弱,即“走出去”的规模比较小。从性质上来说,河南省目前的对外开放只能是外向型经济,还不完全符合开放型经济所需具备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共同发展、实现双向循环的本质特征。因此,必须大力促进河南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以对外直接投资带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河南商品出口的进一步扩大创造条件,增强河南省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以开放型经济发展带动整体经济大发展。为此,需要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环境条件,既要增强其“走出去”的意识,也要为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便利,使企业愿意“走出去”、能够“走出去”。

(四)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是满足新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扩大河南对外贸易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催生出跨境电商这一新的对外贸易方式,即不同关境内的经济主体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完成跨越关境的商品买卖和支付结算,跨境电商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商品出口的新途径。相对于传统的对外贸易方式而言,跨境电商具有即时、批量少、批次多的特点,因此,其正常运作不仅需要较快网速的支持,也需要海关、物流、税务、银行等部门能够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地通关、运输、出口退税及款项结算等方面的服务。2012年8月,郑州成为全国第一批跨境电商五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国家鼓励和规范跨境电商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能够为跨境电商顺利运作提供良好环境的政策措施,对于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扩大河南商品出口,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优化河南省对外开放环境的着力点

(一)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优良的交通运输优势

如前所述,河南省对外开放的发展受制于不利的地理位置,有效规避此缺陷的最佳方式无疑是借助于交通运输,通过物流高效、快速的“动”来弥补地理区位方面“静”的劣势。河南省目前有9条铁路干线经过和3个民用机场,公路通车总里程截止到2014年底达到24.99万公里,公路密度为149.62公里/百平方公里,除此之外,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也在快速推进。丰富的交通资源及在全国交通体系中的优越位置,为河南省突破对外开放中不利的地理区位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能够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形成综合运输体系,为货物和人员的快速流动创造条件,实现企业物流费用以及人员出行成本和时间的有效降低,极大增强河南对外资的吸引力和促进河南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打造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和开放竞争的人才机制

对外开放的实质是通过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联系与交往,实现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精通国际商务运作和拥有海外投资知识的人才,是推动对外开放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在当今人才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背景下,自身培养的人才能否留得住,以及能否吸引优秀人才向本地区流入,除了能否为其提供较高的薪酬待遇之外,生活环境及职业上升空间等因素,也是影响优秀人才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河南省虽为人口大省但不是人才强省,人才资源极其缺乏,努力创造优良的生活服务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吸引大量高端人才的流入,在发展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尤为必要。这就需要通过改善相关环境,使高端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住,为河南省对外开放凝聚一批适应经济国际化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

(三)创建务实高效、服务为本的政务平台

政务环境是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尤其需要实现优化的方面,这是因为政府部门是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者、招商引资的主要参与者和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影响者。审批环节多、办事效率低、缺乏服务意识的政务环境,势必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以及发展机遇的丧失,对区域投资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是招商引资和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严重障碍。因此,能否营造清正廉洁、办事效率高、服务意识强的政务环境,直接决定着河南省引进资金、项目的数量以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推进程度,是决定河南省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决定因素。

(四)着力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产业集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现有企业的出口,而且可以吸引外资的进入,原因在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技术溢出、专业劳动力池,以及出口信息溢出等正外部性,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率、推动企业产品创新和质量的提升、降低企业的出口沉没成本,从而对企业出口的发展产生积极效应。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选择与其具有产业关联关系的产业集聚区进行投资,可以利用与产业集聚区企业近距离的投入产出关系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也就是说,东道国或地区产业集聚状况,也是影响跨国公司选址的重要因素,相关实证研究已予以证实。

(五)着力优化市场竞争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首先,市场竞争环境及秩序状况是影响FDI流入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FDI是以货币资本为媒介,包含技术知识、专利及管理等无形知识的跨国转移,如果东道国或地区的市场竞争建立在公平、公正、透明的基础之上,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比较强,不仅能为跨国公司提供熟悉的市场运作环境,而且可以消除跨国公司知识产权被侵权的顾虑,从而可以吸引更多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环节的FDI流入。其次,充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更能使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则充分发挥作用,使生产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地配置,有效刺激企业加大技术、产品创新的力度,增强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

三、优化河南省对外开放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以促进对外开放为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现各种交通资源的有效衔接,形成安全、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是以郑州航空港和郑欧班列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种货运交通资源,打造国际物流集散中心。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及郑欧班列的开通,为河南省打开了与世界进行经济交往的空陆双重大通道。为充分发挥两大通道对河南对外开放的作用,要对河南省交通运输资源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使河南省丰富的铁路运输线和公路交通干线与两大对外通道有效衔接起来,扩大陆空、陆陆对外联运业务,实现进出口货物的快速中转、降低物流费用和缩短物流时间,使郑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物流集散中心。二是以新郑国际机场和郑州客运东站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种客运资源,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对外开放随之而来的是人员出行次数及距离的增加,因此,除了货物流动所形成的物流之外,人员出行的方便与否也是交通运输方面影响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努力做好新郑国际机场、郑州客运东站与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之间的无缝便捷换乘,实现人便其行,节省出行时间。

(二)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建优美生活环境

河南省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河流污染严重,雾霾天气经常出现,省会郑州市空气污染程度在全国处于前列,这些情况的存在,对河南省的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要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划拨专项资金加强污水和空气治理。大力实施清水工程,通过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和河道治理工作,改善河水质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通过调整工厂能源结构和废气治理以及实施建筑工地降尘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的发生。同时,省内各主要城市要在房地产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加强市政建设工作,公共交通、医院、学校、大型购物中心、文化体育设施等,要能满足居民生活、休闲的需要。通过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三)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为满足河南省对外开放人才的需求,优化人才环境。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的功能,创设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拓宽人才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的发布渠道,规范人才招聘程序,使人才招聘建立在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基础上,坚决杜绝不合理因素对人才招聘工作的干扰。其次,以薪酬待遇为基础,出台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待遇政策,创设多样化的薪酬支付方式,协议工资、项目报酬、业绩提成等与传统工资制度相结合,使具有较高管理才能、技术研发能力的高级人才,能够获取与其智力付出相符的收入待遇。同时,对于对外开放急需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努力协助其解决住房、子女入托入学及家属安置等问题,对其职位提升及职称评定在不失公平的前提下设立“绿色通道”,提供适当便利,消除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在河南省真正“扎下根”安心工作。

(四)以职能转变为出发点,大力解放思想,创建服务型政务平台

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要深化思想解放,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和服务”的意识,实现自身角色由“管制者”向“服务者”的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首先,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对需要多部门共同审批的情况,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立联合办公处,缩短企业获取审批的时间,使投资项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投资建设。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担当起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信息提供者”,通过各种渠道广泛获取国际市场上产品供求信息、海外投资规则等情况,并及时向省内企业发布,使企业能够抓住商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机会。最后,深化通关模式改革,简化通关环节,加快商品通关速度。各海关口岸要牢固树立服务进出口的意识,对本关区管辖范围内的重点进出口企业采取登门调研的方式,全面了解其在通关方面的需求,对其通关进行全程跟踪,提供专项服务,满足重点企业生产和进出口快速通关的需要。

(五)合理规划产业集聚区,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产业区

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开放经济水平,关键在于有没有产业的支撑。目前,河南省已经建立起180个产业集聚区,对这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应当根据各地的优势产业对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明确定位,避免产业集聚区仅仅作为企业集中分布区域的情况发生。全面做好产业集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鼓励与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相符的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入驻,带动与其配套的产业跟随进入。同时,大力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产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水平。集聚各种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群,打造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根据外资企业的产业特征引导其入驻到不同的产业集聚区,使同种类型的内、外资企业在布局上彼此接近,以便更有利于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出口信息溢出等外部性,提高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降低内资企业的出口沉没成本,增强内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六)加大规范市场运作的力度,营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首先,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努力消除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所造成的市场分割,建立开放的市场体系,使所有市场主体能够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其次,努力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正当权益,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坚决杜绝乱摊派、乱罚款及其他加重外商投资企业负担的歧视性行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诉要及时进行调查、解决并予以回复。最后,坚决执行知识保护法律制度,设立知识产品投诉热线和网络投诉平台,扩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人员队伍,严厉打击侵犯他人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行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梁琦.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J].世界经济,2003(9):29-37.

[2]宋慧琳,宋瑞.我国区域对外开放环境有效性的评价与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61-66.

[3]王辉忠.坚持开放强市战略,再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J].三江论坛,2011(5):3-6.

[4]杨全发,韩樱.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策略[J].经济研究,2006(4):28-34.

[5]张夏恒,马天山.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15(5):51-54.

(责任编辑 赵冰)

Study of the Emphasis and Measures Improving Opening-up Environment in Henan Province

SONG Hong-j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Zho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The opening-up environment must be improved to achieve environment advantag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pening-up.For Henan province,adequat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s,create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ompetitive talent environment,create pragmatic and efficient,service-oriented administrative environment,create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improve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and regulate market competition order.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opening-up is promot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opening -up environment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optimization;opening-up environment;open economy

作者简介:宋红军(1980—),男,河南永城人,经济学博士,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优化对外开放环境的着力点及对策研究”(2015-QN-200)

收稿日期:2015-07-27

文章编号:1008-3715(2015)05-0009-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752

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5.05.002

猜你喜欢

开放型经济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赣江新区给南昌带来的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程及成效评价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内蒙古开放型经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