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上腹部手术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对比

2015-01-21刘靖宇

关键词:硬膜外腹部心绞痛

刘靖宇

(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200)

老年冠心病上腹部手术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对比

刘靖宇

(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200)

目的对比老年冠心病上腹部手术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腹部手术治疗过程中,运用联合麻醉的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老年冠心病;腹部手术;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麻醉方法

冠心病常发生在老年人群中,患者经常表现为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等[1],患者血流不稳定,只能采用上腹部手术。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施以麻醉非常困难,稍有不顺会威胁患者生命,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正确的麻醉方式非常必要[2]。本文研究对硬外膜麻醉和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腹部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45.1±3.5)岁;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8±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和麻醉前要进行检查,确定患者能够对手术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为了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降低血压并其起到镇静作用,需要对其使用阿托品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侧卧位,先确定手术部位,再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椎间隙插刺,随后放置硬膜外导管,第一次注入2%利多卡因4 mL,如无着中毒反应,之后注入浓度分别为0.5%和2%的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对麻醉平面进行控制,并采用常规术中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联合麻醉,在对照组基础上先进行硬膜外麻醉,剂量控制为对照组的一半,在确定麻醉平面的基础上进行全麻诱导,对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铵,最后用芬太尼和异氟醚做好麻醉维持。

1.3 观察指标及麻醉效果判定标准

按照《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准则》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如未出现心绞痛等现象,心率符合标准,收缩压维持较高,波动平缓为显效;如未出现心绞痛,但是收缩压和心率存在波动为有效;如既有心绞痛等不良反应,收缩压和心率波动较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出现心绞痛1例、心肌梗死3例、死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出现心绞痛8例,心肌梗塞10例,死亡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9%。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其血管的管腔太过狭窄,血液流动难以进行,从而导致心肌血液难以供应[3],造成了心肌缺血甚至是坏死,冠心病在临床上特别常见,因为老年人在身体素质上比较弱小,不仅具备冠心病,而且还存在着左室功能障碍导致心血管的储备能力下降,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因为应激导致机体出现反应,会导致患者的儿茶酚胺等大规模分泌,极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例如心率异常、血压升高等[4]。因为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所以在心肺代偿能力上较差,循环和呼吸系统导致手术麻醉的耐受力较低,如果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的过程中没有采取正确的麻醉方法,患者的生命极有可能产生威胁,在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极大的保证患者的安全。传统的方法中主要采用硬膜外麻醉,阻止手术去的疼痛经交感神经向中枢传导,不仅减少了疼痛感觉,还能起到麻醉效果。但是其传出神经缓慢,去甲肾上限素体内含量极大降低,对血管扩张进行抑制刺激迷走神经,血压增大的同时心率好血流动力学也在紊乱中,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5]。对于观察组采用联合麻醉,不仅能减轻疼痛,还能阻断对交感神经的兴奋,抑制应激素分泌,促进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量来对血压和血量动力学进行稳定,能降低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呼吸和循环系统造成的影响也较小。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并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出现心绞痛8例,心肌梗塞10例,死亡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9%。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腹部手术治疗过程中,运用联合麻醉的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刘朝晖.老年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187-188.

[2] 冯天新,姜丽春.老年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4,34:135-136.

[3] 于春华.吸入性麻醉药在老年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4] 高宇彤,魏顺花,姜 彪.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2,04:541-543.

[5] 俞 瑾.不同全身麻醉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9.

本文编辑:张 钰

R614

B

ISSN.2095-6681.2015.031.028.02

猜你喜欢

硬膜外腹部心绞痛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