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320系统”的城市主要道路实时路况研究

2015-01-08徐啸峰郁建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路况流水基站

徐啸峰,郁建生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 210019)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根据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7》中的数据,我国机动车数量达到 1.3亿辆,平均每10人即拥有一辆机动车。如此众多的机动车辆,在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交通事故、违法犯罪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城市中,此类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车辆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调节,成为解决或缓解交通问题的重要应对手段。

所谓“320系统”是打造一个道路监控网,城市道路每3公里要建立一个320车辆监控点(后面论述中简称320基站),其他道路每20公里建立一个320基站。考虑到城市道路的分布情况,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交通状态,在实际建设中,320基站的建设密度是远高于上述要求的。这些基站对通过的车辆进行识别,并记录相关信息,借助连接基站和后台处理系统的光纤网络,这些信息实时传送到后台系统,延时一般不超过5秒。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多种维度、多种方式的分析处理,能够实现道路路况分析、套牌车辆分析、电子围栏等智慧应用。本文将重点讨论道路实时路况分析系统的建设方案。

1概 述

全面掌握城市的道路实时路况情况,无论对于交通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企业,还是对于驾车的市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真实了解路况的基础上,交通主管部门可以进行车流量的疏导以避免拥堵,企业和个人可以选择更加畅通的道路以快速到达目的地,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研究道路实时路况的指标,主要包括车辆路段通行速度和断面车辆通行量。车辆路段通行速度是描述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平均速度;断面车辆通行量是描述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车辆数量。采用流计算架构,对实时到达后台的320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计算出1~5分钟内的道路路况指标。

2 数据格式及质量治理

320系统通过所谓的320基站对所有通过的车辆进行识别,并产生流水记录(见表1)。按照一个城市实际上路行驶机动车辆100万辆,每辆车平均每天通过320基站10次,则每天产生的流水记录数量达到1 000万条,在早晚交通高峰期,每小时的流水记录数量将达到100万条以上,数据量相当庞大。

表1 320基站流水记录表

数据质量的治理指的是对数据错误进行修正,从而确保数据的真确性。

通过对表1字段的分析可以得知,容易产生错误的字段包括车牌(PLATE)、速度(VEH_SPD)、车牌颜色(COLOR)、车辆经过时间(ACROSS_TIME)等。下面对这些数据的质量治理方式进行讨论。

2.1 车牌(PLATE)、车牌颜色(COLOR)

320系统对于通行车辆车牌及其颜色的识别,主要通过两种手段:

(1)通过RFID技术,读取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无源标签卡,标签卡中包括了车牌号码和颜色等信息。

(2)通过对通行车辆照片的图像识别,提取车牌号、车牌颜色和车身颜色。

手段(1)识别精度很高,但外地车辆无法安装RFID无源标签卡,故覆盖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手段(2)理论上能够对所有车辆进行识别,但考虑到外物遮挡、拍摄反光以及算法精度等因素,实际识别精度在70~85%之间,因此需要对流水数据进行处理,剔除其中的错误数据(注:还可以通过数据比对,来对错误数据进行修正,但考虑到数据样本容量本身已经很大,而错误数据对路况计算精度造成的影响较小,故在本方案中直接将错误数据删除,从而确保计算的效率)。

在实际算法中,需要将RFID和图像识别所获得的信息融合考虑。

2.2 车辆经过时间(ACROSS_TIME)

320系统基站数量较多,且布设间距一般在几百米之内,如按照50公里/小时车辆,其通过时间不足60秒,故车辆经过时间的精度(特别是时间的一致性)要达到秒级,否则会影响算法进度和车辆通行的空间逻辑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发现,320基站的时钟准确性误差较大,极个别的基站误差达到数小时,故此类数据已经不可用。此类数据治理方法是通过人工定期巡检方式进行校时,也可通过在系统中增加时钟服务器、GPS等手段进行自动校时。

3 算法分析

在算法实现之前,需要对城市道路进行抽样,在此基础上建立320基站的空间拓扑关系,和基站对之间的合理通行时间范围。

本方案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1)STEP1:320 基站车辆流水数据接收。

(2)STEP2:车辆流水数据预处理,删除其中的错误数据,并将RFID数据和抓拍数据进行比对融合。

(3)STEP3:根据建立的320集中空间拓扑关系,查找每一条流水数据的上游基站信息,如查找到相关信息,则计算两条记录之间的时间差。将时间差和对应基站之间的合理通行时间范围进行比较,如超出时间范围阀值则丢弃此时间差,否则将此时间差认为是反映当前道路通行状况的个体记录。

(3)STEP4: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窗口大小,将此时间窗口内的、合理的时间差记录进行算数平均,从而确定此路段的平均通行时间。同时,计算此时间窗口内1分钟的基站车辆通行量。

(5)STEP5:根据道路容量、道路交通设施情况 (如红绿灯等)、历史路况等基础信息,以及SETP4所计算到平均通行时间和车辆通行量,对当前路况进行判断。路况分为3种情况,即拥堵(红色)、缓行(黄色)和畅通(绿色)。

(6)STEP6:将计算结果通过接口进行发布 (如通过 Web Service接口)。

上述算法流程框架如图1所示。

4 应用功能开发

基于上述基础算法,已经开发出如下功能:

(1)全市主要道路实时路况。该功能按照1~5分钟内一次的刷新频率,对某市主要道路路况进行红、黄、绿标示,此功能不仅能够在PC系统上进行显示,还支持在电子路牌、指挥中心大屏幕、智能手机等终端上进行展示。如图2所示,该功能在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展示效果。

(2)实时路径规划。该功能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从最优通行时间和最短路径进行路径规划,有别于传统主要通过距离、道路等级等静态信息进行的路径规划。实时路径规划能够根据当前最新路况和历史路况情况,让对时间比较敏感的用户选择合理的交通路线,实现的子功能包括立即出发最优通行时间、定时出发最优通行时间及定时到达最优通行时间等功能。

图1 算法流程框架

图2 全市道路实时路况分析

(3)历史路况分析。通过将当前路况和历史路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可以对当前某路段的交通是否正常进行判断,分析的维度包括某时段今天路况与昨日路况对比分析、某时段今日路况和过去30天路况对比分析及过去30天路况分析等,如图3所示。

图3 路段分析

5结 论

目前,很多现有的实时路况系统依赖于出租车发送的GPS数据,但出租车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法保证均匀,因而仅仅依靠出租车GPS数据来分析实时路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的实时路况系统,通过分布合理的320基站来采集数据并计算实时路况,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陷,实现两类系统的互补。

猜你喜欢

路况流水基站
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系统
流水
从路况报道看广播“类型化”新闻的要素构成
流水有心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
高速公路实时路况分析系统方案
基站辐射之争亟待科学家发声
浅谈微信在路况信息发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