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亲恩

2015-01-07黄超男

北极光 2014年5期
关键词:祖父母亲

黄超男

腊月十二日是母亲的生日。一转眼母亲离开人世已经16个年头了。母亲晚年最常说的一句关于父亲的话是:“我先走了你要受罪的,饭都不会做。”母亲果真先父亲一步离开。这一步很长,是整整13年。13年里,母亲地下有知,最放心不下的人一定是父亲,发愁父亲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不会收拾屋子,怎么照顾得了自己。

“油瓶子倒了都不扶”是父亲那一辈男人普遍遵循的真理,父亲也不例外。父亲每次出诊回家,母亲都是洗脸水倒好递到手中,然后一杯滚热的茶端上。要是暖瓶里没有现成的开水,不等父亲沉下脸,母亲已连声歉疚,再忙都放下手中的活儿,先生火烧开水给父亲泡茶。饭桌上父亲从来不用亲自盛饭,都是母亲代劳。当然更多的时候给祖父父亲端茶盛饭都是我和哥的活儿。从小便被母亲教导,细伢儿眼睛要尖手脚要勤,瞅着哪位长辈饭碗空了茶碗见底了就麻利起身。而母亲自己却从不让人端茶递水,我们非要殷勤去做,母亲就说:“等到我不得动的那一天吧!”

祖父祖母膝下三子一女,父亲为长。母亲嫁过来时,姑才八九岁,幺叔更小。那时一大家子同住,母亲总说蒸饭的洋芋都得半桶,坐下刮洋芋皮都得老半天,站起来眉毛上一层的洋芋浆。后来二叔幺叔相继成家,姑也出嫁了,父亲三兄弟这才分家单过。祖母在我刚记事时摔断了腿,住院治疗也未能痊愈,没多久就去世了。剩下祖父一人,先是在二叔家,后来晚年一直和我们一起住。祖父离世5年后母亲离世。也就是说,母亲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身兼几职,她要同时做好妻子、儿媳、母亲、大嫂。尤其晚年,她伺候祖父,帮着照看孙子,还屋里坡上两头忙,一天到晚不歇气。偶尔三伏天中午,母亲干完活儿坐下,靠在椅子背上就睡着了。催她上床去睡,她不肯,说:“睡惯了咋得了?”一生劳碌养成母亲赶着做事不停下来的习惯,白天睡觉在她看来简直是罪过。

母亲把自己看得很轻,常说一句“我是个没得用的人,大字都不认得一个” 。母亲一生敬重父亲唯他之命是从,除了旧思想使然,还在于看重父亲有文化。父亲抢白母亲最有力的话便是“你没得文化,晓得个啥子!”那一刻母亲一下子眼光黯淡,神情索然。母亲也曾在我抱着书本呆坐灶口唏嘘书中人物命运忘了添柴时暴怒,恨恨而言要把我的书塞火里烧了。但求学生涯中给我最无私支持的人是母亲。每次寒暑假回家,父亲或哥吩咐我去干什么活时,母亲便立刻起身说:“我去,让她在屋里看书!”我大量的看书学习时间,是母亲以心甘情愿的辛劳换来的。以至于后来考上大学,父亲老对我说:“你能考上学,一大半都是你妈的功劳……”

从中学到大学,父亲母亲供我很不容易。母亲总叮嘱我饭要吃饱别舍不得钱,每次在父亲给过我生活费后,又偷偷把父亲平日给她的零花钱五块十块地塞给我。放假回家我买给母亲个新袜子新秋衣,她拿在手里高兴得不得了,翻来覆去用手摸,太阳底下仔细看,也将我的一片孝心展示给婶婶们,然后就收进她的陪嫁箱子里,等到开学再取出来给我,说:“我在屋一天喂猪做饭的,穿新的糟蹋了。你上学要穿好些,你先穿,等你穿旧了我再穿。”母亲总能说动我又心安理得地带走这些原本属于她的新衣物,让我在心里一次次感动落泪,告诫自己将来要好好报答母亲。严格讲我并没报答母亲什么,母亲和父亲一样,有生之年都没享过我什么福。

少时许多年里,都觉得母亲只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丝毫没有特别之处。直到母亲离开人世,自己也为人妻为人母了,才在一次次怀念中发现母亲身上的许多优点。那些母亲身上的优点,我要终其一生努力学习以靠近。

母亲一辈子吃苦耐劳。我小学时父亲就去了乡卫生院上班,每天都是饭做好了我们喊他回来吃要么给他送去。祖父日渐年迈干不动地里活了,农忙时节父亲也和请来的帮工一起下地。但所有的家务活都是母亲的,地里活忙不过来时母亲还要腾出手帮忙。母亲裹过脚几个脚趾都已变形;母亲身量小,担水水桶都快挨地了;母亲年轻时肩关节摔错位过,一到阴雨天就疼。但是母亲矮小的身躯变形的脚趾受伤的肩一生承受过多少担水的压迫!哪怕下着雨下着雪,路再滑再不好走,煮饭洗菜洗衣喂猪,没有哪一处用水不要从井里担,担水只是母亲众多家务活中的一种。那时寒暑假回家,觉得对母亲最实在的孝敬便是每天担几担水把水缸装满,哪怕肩膀压得红肿也要担,我多担一担,母亲便能少担一担。我只是帮母亲担过几担水,剁过几回猪草,灶下填过几回火,成年累月繁重琐碎的家务都是母亲自己一力承担。母亲晚年曾到城里我这里小住,几天下来,发现母亲一双常年打猪草拌猪食搬柴火又黑又糙的手变白变嫩了。但是母亲每天揉着两手粗大的关节喊疼。她就从来没有这样歇着不做什么过,她的双手已经习惯了整日劳作!母亲因此嘲笑自己:“没得福,受苦的命,不做啥子浑身不自在!”母亲一生,除了晚上睡下和病倒床,都是每天早上脚一挨地便双手不闲地除过做活还是做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离开人世。

母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老好能忍让。村里老的少的,没见母亲和谁红过脸争过嘴。我小时一次和村里一个麻缠女人的女儿玩恼了,那女人动手打了我,母亲闻知赶到,别人都认为母亲必须和她一番撕扯,但母亲什么都没说拉起我就走。小时家里常常粮食不够吃,每顿饭母亲都扣着分量做,做好饭总是让我们先吃,她去干活没见人影了,等我们都吃完她才回来。那时真是不懂事,以为母亲真的手头事放不下,便专心致志地吃饱吃好,没去注意饭菜还有多少,够不够母亲吃。为了我们,母亲那时该是饿过多少回肚子啊!艰苦年代里母亲辛苦哺育儿女,对丈夫公公克己忍让,有烦恼怨气只往自己心里头放。心里头实在放不下了,某一天大爆发,母亲便会在家坐着哭一场。我有时在跟前,听着母亲有韵的哭诉,会陪着她一起掉泪。她忘我地哭泣,不理我,哭完了继续做事,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

母亲开朗简单,善良厚道。焦虑烦躁狠了母亲会唠叨个没完,胸中怨气大了母亲会打鸡骂狗,但一转眼烟消云散,又是隔老远就能听到她爽朗的谈笑声。父亲行医几十年,几乎每天都会有人上门请他看病。农村遇饭吃饭,父亲从来不会问母亲饭做得多不多,总是直接将客人让到上席。有时端着饭碗,一听狗叫有人上门,母亲赶忙进灶房,火急火燎准备新的饭菜。嘴里也会小声抱怨,但很快饭菜上桌,父亲只管招呼客人吃菜,说便饭不像样子慢待了。有讨米的上门,从祖母到母亲,都是从不让人空手离开的。有热饭端热饭,没有热饭锅巴凉馍也要给几块。

母亲手巧能干。父亲很少夸母亲茶饭好,但对母亲做的蒸馍甜酒赞不绝口。母亲自制酵母和甜酒曲。出自母亲之手的蒸馍松软耐嚼后味甜,甜酒味道正口劲足。父亲一表扬,母亲下回便做得更卖力,更用心,滋味也更地道。母亲还自制烧酒曲子卖。夏季低矮昏暗的楼枕上,和母亲一起汗流浃背蹲着,雪白的加了各种佐料的酒米面要乘热搓成小汤圆,竹栲子里密麻麻摆满,干稻草盖严实,过几天便好了,拿下来大太阳晒干再去卖,两分钱一颗。母亲还会编麦草辫子。上好的麦秆泡涨,一大把夹胳肢窝里,亮灿灿的麦秆辫子便在母亲手中变长,再长了就挽了挂在肩膀上。远看去,母亲肩上就像有许多条小白龙在游动。夜里不用油灯母亲也能编麦草辫子,夏天就着月亮冬天就着炉火。几个晚上下来,麦草辫子就墙上挂得一串一串了。空闲了母亲再把它们缝成草帽,上坡做活戴,或和烧酒曲子一样卖钱。绣花,纳袜垫,缝衣服,做鞋子,我们这代人都不会的针线活,母亲与她同时代的多数女性一样,都会做。我小时村里还没有裁缝铺,一家人的穿戴,里里外外从头到脚,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完成。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后来缝衣纳鞋我也能笨拙地舞弄几下。

记忆中母亲从未对我说过“宝贝”“爱你”之类的话,也没有给过我热烈的拥抱和亲吻,但是她,把最朴实厚重的爱给了我。在她的关爱庇护下我顺利长大,我人生中的每一点幸福都有母亲的辛勤付出做基石。母亲的好说也说不完,母亲深厚的恩情点滴也未能回报。母亲去世后的这许多年,最常出现的梦境是母亲健康平安地活着。梦里看到母亲谈笑风生,欣慰她从一场大病中脱离危险,身体还是那么健旺。只有在梦里母亲能够死而复生,我能够继续承欢膝下,弥补曾经错失的很多。

猜你喜欢

祖父母亲
祖父瓷
母亲的债
祖父的一封信
鸡犬不宁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