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处安放的青春

2015-01-07孙正文

北极光 2014年5期
关键词:离场点滴身影

孙正文

冬日的黄昏,闲坐窗前,手里捧着一本名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书,看着书里所写的故事,是否我们也曾想过,我们即将散场的青春里,谁曾为谁歌唱,谁改变了谁的梦想,谁把谁好好珍藏,谁又曾把你写的信撕碎了散在风里转身离场,留下一段没有旁白的电影,看得懂的人说那是青春的记忆,看不懂的人说那只是过往中的插曲,也许我们都忘了在过往中收藏,那点滴而又支离破碎的信仰。

回头看看那已泛黄的青春,就如同那多年后的老照片,有些熟悉,却又记不太清,不用追忆太多,只是别忘了我们曾经来过。在青春里看着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如同一本长长的看不懂的书,书中没有注解,有的只是那些不经意的错过,我们都是曾经的懵懂少年,那时年轻的简单,却要装作成熟的残酷,如今我们疲惫的就如同一个孤独的孩子,蹲守在路灯下,微弱的光把身影拉的很长,显得那么悠远尽是荒凉。

我们的青春在哪?在四季的歌里,在那个孤独的城市,还是那些年我们已忘却的纯纯的简单。青春总是美好的,有时感觉青春像块坚硬的石头,永远坚持着自己所谓的真理,有时感觉青春就如同那秋天蒲公英的种子,风一吹就散了。回忆着那些年所谓的青春,有欢笑,有争吵,也有故作成熟的骄傲,有泪水,有离别,还有那简单的情感,简单的一如往昔,却装作老练的摸样,迷茫的青春里那个持花少年,那雨中的花折伞,那雨点拍打着青春,淋湿了记忆,我们能忆起的当初,只是点滴的欢乐与孤独,而我们要面对的还有一段长长的路。

回想曾经那个怀揣梦想的少年,去了哪里,不声不响就这样背着简简单单的青春行囊离场,也许曾回头不安的张望,在春天的嫩芽下,在夏季的池塘旁,在秋收的田埂间,在冬日的山坡上,却再也寻不见那少年的身影,有的只是为了生存四处奔忙的剪影,贴满厚厚的墙,也许那墙的背面,就是那离场的青春,而我们曾几何时已把它轻轻地埋葬,然后转身拍一拍尘土,看一看夕阳,道一声珍重,再见青春。

我们把无尽的想象抛给了青春,青春又把它封好交给了过往,也许那些老去的曾经我们会无意中说起,那时我们只是年轻,年轻的不计较时间的流淌,现在多希望能回想起年轻时的理想,再把它重新粘好,让我们在正视一眼那美好的青春年少,那少年站在黄昏里微笑。

青春无恙只是我们改变了最初的信仰,我的青春迷茫的无处安放,没有色彩只是荒凉的寂寞成殇。

每个人对自己的青春有着自己的理解,各持己见,我也只是回忆和缅怀,自认为离散的青春,也是为那个不经世事的少年,做一个自认为远离色彩的回归,每个人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总有个心结,要去解开才能释放出流光溢彩,谁都做不到我的精彩无需等待。

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也会对青春有着不同的理解,它曾是运动场上的楚楚少年,曾是暖春后抬眼可见的蔚蓝的天,也曾是不羁的愤怒与偏见,或曾是满怀理想奋勇前进的那些年。至少我们可以真正的去体验青春,让青春告诉我们或我们告诉青春,你的精彩就是生存艺术和生活艺术的舞台,我们都在竭尽全力演出,都希望表现出自我的精彩。

翻滚吧!我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就让它扎进那爱与责任的土壤里,让和风细雨后的萌芽,滋生出担当和感恩的藤,让那枝枝蔓蔓的藤缠绕着曾经为它挡风遮雨参天大树,我要卖力的生长让他不再苦苦独自支撑。

猜你喜欢

离场点滴身影
环保之心 汇聚点滴
基于CE-PF算法的舰载机离场调度优化问题
生产、加工和传播——反转新闻中的离场介入研究
我喜欢我们K歌的那个晚上,没有一个人离场
詹红丹:点滴感动在心间
砚边点滴
离场航空器四维航迹预测及不确定性分析
“五老”身影
我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