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覆盆子到树莓产业

2014-12-31竹子俊

中国对外贸易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国林业金山区覆盆子

竹子俊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掩饰不住对覆盆子的喜爱。

很多人对于这种植物不了解。其实,覆盆子又名树莓,是一种小浆果,富合SOD、鞣花酸、花青素等多种天然有机物质,营养丰富。现代人要想体验鲁迅的野趣,如今也变得容易了。

上海金山区亭林镇的一处绿树掩映的地方,树莓已进入盛果期。层叠的叶面下,黑莓果实挂满枝头,夏雨过后更显娇艳欲滴。6月21日,全山区首届黑莓采摘文化节在此开幕。

“百草园”中的覆盆子正发展成树莓产业。据引种这片黑莓的上海生新树莓种植合作社总经理吴沛青介绍,合作社现有三冠王、黑尔等15个品种,种植面积106亩,平均亩产1000公斤,未来还将扩大种植面积,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旅游的又一特色农业。

去年10月,该合作社通过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园林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成立了上海市金山区树莓综合开发研究所。根据规划,未来三年,研究所将通过在品种收集,种苗繁育,果品存储、加工、利用,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和试验推广,打造国内树莓资源开发应用的技术创新基地。

金山以外,树莓也在全国各地广为种植。目前,我国树莓栽培面积已达13万多亩,发展速度迅猛。红树莓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的尚志、延寿、宾县以及辽宁省的沈阳、丹东、阜新,黑莓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江西、宁夏等省份。

不过,虽然种植广泛,我国树莓产业的发展相比世界水平依然滞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清华分析道,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在种植领域,科技水平相对滞后,有待大幅度提高;资金投入的制约;产品质量分类标准混乱,不利于与目标市场接轨;信息资源不对称,企业盲目性大,市场不稳定;生产经营者各自为战,缺乏联合作战能力;树莓深加工产品系列的科技和市场开发环节极为薄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室副研究员董凤祥也深有同感:“一般4-10月份的鲜果可以满足国内所需,而其他月份的需求,国内由于技术所限,仍然只能靠进口。种苗方面,我国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种,在此方面,我们应通过适应性、抗逆性、多用途性育种方式,加强培育自己的品种。”

不过,变化正在发生。“我们正加强良种选育、设施配套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承担农业部项目中的部分工作,在天津、北京、银川等地开展试点工作,计划1-2年内有所突破。”董凤祥对《中国对外贸易》记者说。

张清华表示,虽起步晚,我国仍具有发展树莓产业的优势,如气候条件优势、低成本优势等,且与其他小浆果相比,树莓发展潜力巨大,其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产业发展的“春天”正在到来。

猜你喜欢

中国林业金山区覆盆子
百草园里的药食佳品覆盆子
基于科技论文关键词的统计分析中国林业研究热点
我与风的故事
覆盆子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教育学会与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签约共建艺术教育实验区
《中国林业物联网》正式出版
彭奕欣
现代高效持续林业
“超级果实”覆盆子
童年的覆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