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资巴西

2014-12-31国相

中国对外贸易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巴巴西

国相

中国与巴西,是分属南北半球的两个不同的国度,遥不可及。但“巴西奇迹”曾让全球,也包括中国为之震惊,而独具特色的汉语、茶、食物等也令巴西青睐。

200年前,中国茶和中国茶农曾经帮助巴西走出财政亏损泥潭;而在今年7月份的世界杯上,相当一部分的“中国制造”:如球衣、帽子、加油神器等在巴西销量火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直被看作经济转型升级的“火车头”,而“中国制造”,早已跨越了低端加工制造的阶段,向着高端制造进发。高铁,就是中国高端制造的一张名片。

虽然世界杯结束了,但中国企业的目光仍然聚焦巴西。伴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西的同事访问,中国企业投资巴西正迎来新机遇。

巴西不仅有热情的桑巴、奔放的足球,更是一块掘全的宝地。

7月15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推动了中巴高铁、电力、农业等领域合作。其中的两项合作引发关注:第一,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天津航空公司以及工银金融租赁公司共同签署购买60架飞机销售协议,这也是巴航工业在中国市场的最大订单;第二,中巴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基建方面的合作计划,尤其是铁路建设。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交流促进会执行会长李海认为,对于那些已经或志在投资巴西的中国企业来说,习近平此行盘活了中巴双边的经贸合作。

今年还是中巴建交40周年,两国正处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阶段。在本届巴西世界杯上,从赛场的安检、空调到通讯等设备,从比赛用球、吉祥物到球衣等商品,“中国制造”无处不在。而这只不过是中巴贸易高速增长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从1993年中巴两国间的贸易额仅为10亿美元,到2013年已突破900亿美元,20年增长了90多倍。可见,中国投资者对巴西的兴趣一直是有增无减。

对此,中国驻巴西大使李金章日前撰文称,目前,中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地、最大进口来源国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和全砖国家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在能矿、农业、电力、金融、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发展势头强劲,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与此同时,巴西政府为了吸引中国投资者设置了一系列绿灯。比如,为了方便中国的投资者,巴西政府在2013年底推出“丰收宝投资”网络平台,平台有三种语言,英语、葡萄牙语和中文。又比如,在巴西投资,中国企业不需要和当地的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除了个别例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在巴西任何行业成立100%外资公司。

但李海提醒说:相对于其他投资巴西的外国企业,中国投资者依然是后来者,要谨慎对待投资风险。

中巴能源合作频现大手笔

7月17日,在中国和巴西共同发布的《进一步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中,两国元首强调,双方能源矿产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访问期间,习近平表示,中国将鼓励企业加大对巴西石油、能源、钢铁等战略型领域的投资。

巴西驻华大使馆投资与贸易促进处主任海勒表示,吸引中国投资是当前巴西政府工作重点之一。最近,巴西政府制定了一个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发展计划,意在吸引2500亿美元的投资。海勒表示相信中国企业将在这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中发挥重要作用。海勒还说,巴西一直对外商投资持开放态度,外资企业与本国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巴西对中国企业的投资也是十分欢迎的。

在社科院巴西问题专家周志伟看来,炼化、风能、太阳能将成为未来中巴能源合作中国内企业的机会。

中国企业对巴西能源行业投资中,规模最大的是油气领域,投资主体也以央企为主。数据显示,中国对巴投资中,近30%是来源于油气行业,而四大国有石油公司均已介入巴西石油业。

2009年时,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曾与中国签署过一份总金额高达10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承诺未来10年内向中石化供应石油。2011年,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公司与巴西BRCP公司、巴西ASPERBRAS能源公司达成协议,三方联手在巴组建了一家石油设备有限公司。2012年,中化集团从挪威国际石油公司手中购入巴西Peregrino油田的权益。

2013年,中石油、中海油联合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等3家企业中标巴西海上油田开发合同,介入里贝拉巨型油田的开发。该油田预计原油储量80亿至120亿桶,原油预期储量相当于巴西全国已探明原油总储量的80%。这也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在勘探阶段介入巴西石油资源开发,之前的投资多集中在石油生产阶段。这一合作也在《联合声明》中被提及。

“中巴能源合作在逐步加深。”周志伟认为,基于巴西资源和能源的优势,中巴两国互补性非常强。并且,在能源投资继续深化的基础上,中国近期对巴西的投资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巴西驻华大使瓦尔德马尔·卡尔内鲁·莱昂也表示,中国持有的巴西石油业股份不断增加,石油投资受到南美国家普遍欢迎。

除了石油领域,《联合声明》还提到,中巴双方应该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就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开展讨论,鼓励在生物燃料等领域开展合作。

巴西政府承诺,到202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6%~39%,使巴西成为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的国家。巴西现在电力结构中最主要还是水电,但依据巴西政府制定的能源规划,未来更多的要加强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的发展空间都非常大,这些在巴西基本上还是起步的阶段,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中国光伏和风能企业会有机会。以风电为例,巴西能源研究公司总裁毛乌里西奥认为,巴西风电的潜力可达到14.3万兆瓦,如得以全面开发,相当于再造10个伊泰普水电站。

此外,在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方面,巴西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全球生物质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平均比重为13.6%,发达国家平均只有6%,而巴西已经超过40%,巴西是世界最大的生物燃料生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乙醇加工基地,在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方面,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巴西的能源资源如此丰富,但却一直缺乏相应的开发技术和资金,导致巴西近年来一直依靠外国投资发展本国能源工业,而中国作为巴西重要的合作伙伴,有着很好的互补优势,未来和巴西在能源合作上将上演更多的大手笔项目。

中国车企巴西建厂

巴西,是一个多元化包容性极强的国家,但却几乎没有自己的汽车产业。

目前,巴西仅次于中国、美国和日本,是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也是各大汽车品牌激烈竞争的战场。数据显示,去年,在巴西建厂的各国车企的年产量总数达到374万台,比上年增长10%,创下历史纪录。

然而,在2012年,巴西开始对进口车征收重税。巴西政府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30%的工业产品税。为“避开”高关税的障碍,包括江淮、长城、长安等多家中国企业都先后宣布将在巴西直接投资建厂。

驻北京的巴西外交官海勒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使得中国车企有资金、有技术去国外发展。它们如果在巴西建厂,还可以把汽车出口到其他拉美国家。

从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驱车向东80余干米,就到了有20万人口的小城雅卡雷伊,这里是中国奇瑞汽车在巴西的扎根之地。这座汽车制造厂投资额为4亿美元,是奇瑞在海外独资兴建的最大工厂。

按照奇瑞的计划,项目由奇瑞独资建设,总体规划为最终建成奇瑞巴西工业园,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美元。目前奇瑞巴西工厂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其中焊装车间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涂装车间的设备安装已经完成80%,工厂将在今年年底正式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吉利、力帆、海马、福田等也都在巴西展开销售甚至投资建厂,国产品牌进军巴西市场的中国车企可谓前赴后继。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制造的比亚迪纯电动大客车也通过当地认证,开上巴西城市街头。投资1亿美元的比亚迪巴西工厂也即将落户圣保罗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长达一年的严格测试后,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旗下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研制的首批油电混合新能源公交客车正式在巴西世界杯主办城市之——帕拉纳州的首府库里蒂巴市上线运曹,在世界杯比赛期间担负繁忙的机场至市区的公共交通运输任务。

目前,巴西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四个汽车品牌是菲亚特、大众、通用以及福特,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在巴西市场主要的中国乘用车品牌有奇瑞、江淮、吉利、力帆、海马、长城等,但在巴西市场的占有率仅为1%左右。从全球看,巴西是中国车企独立建厂的最佳选择。

业界预测,到2016年巴西将成为继中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未来中国自主品牌在该市场有望取得更大增长。中国高铁驶入巴西

在金砖国家第六届领导人峰会期间,巴西总统罗塞夫(Dilma Rousseff)表示,巴西希望和中国在共建巴西高铁项目问题上展开合作。

据德国之声报道,中国北车集团早已先行一步。中国北车集团生产的城铁及地铁列车,已经在里约热内卢的通勤网络中行驶了近两年。目前,这家中国巨型国企已经向该市交付了30多列列车。

在巴西世界杯上,来自世界各国球迷搭乘地铁列车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中心前往马拉卡纳球场,

这些列车都有个统一的特点——“中国制造”。北

车集团一名发言人对德国之声介绍说,巴西客户对已经交付的列车“反馈很好”。

按照计划,北车集团将在今后两年时间内向巴西交付百余列城轨及地铁车辆。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时,该地区城轨、地铁网络中,80%的车辆将是中国制造。

现在,不仅仅是中国北车,整个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都在准备进军巴西铁路业。罗塞夫表示:“中国的铁路近年来发展非常快,中国在这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希望中国能协助巴西的铁路建设。”

中巴银行业合作长路漫漫

虽然中巴两国在许多方面的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由于金融领域的特殊性,相对于突飞猛进的经贸合作和硕果累累的科技合作,银行业的合作与发展却相对迟缓。

圣保罗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和巴西的金融中心,在这个城市最著名的商业街——保利斯塔大街上,中国银行的大楼就屹立于此。

然而,回望来路,中巴银行业的合作却是十年磨一剑。1998年,中国银行就在圣保罗设立了代表处。但巴西各种繁琐的审批程序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中国银行在巴西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直到11年之后才修成正果。2009年,中国银行在圣保罗正式对外挂牌营业,成为南美洲第一家经营性中资金融机构。

工银分支机构巴西的建立也不例外。在申请设立机构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据了解,在巴西,申请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的流程很清楚,和中国银监会在申设国内机构一样,关键是巴西的申设阶段不透明。中国国内有行政许可法,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答复,但是巴西没有类似的规定。所以工商银行在第一阶段——机构许可阶段用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这是非常漫长的。从申设到开业用了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这是工商银行目前在39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中用时最长的。

值得欣慰的是,中巴银行业未来的合作或许加快。7月17日,巴西利亚,淡水河谷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淡水河谷方面称,此次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加强淡水河谷与中国领先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

此次淡水河谷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的框架合作协议是针对信用贷款的基础条款,该合作协议的有效期为三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其提供50亿美元,这意味着今后淡水河谷在巴西和全球其他地区的项目可以通过上述信用贷款购买中国的设备、货物和服务。而中国银行方面的支持则是,通过银团贷款、双边贷款、出口信贷、贸易融资以及其他合作方式为淡水河谷提供达25亿美元的融资支持。

双方协议约定,巴西淡水河谷可在对中国市场开展的进出口贸易中尝试采用人民币计价方式,并用人民币进行支付结算,中国银行将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产品和服务。

借力中国金融机构,淡水河谷的商业拓展将进一步得到资金支持。随着双方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中国银行将发挥国际化业务优势,与巴西淡水河谷展开多地区、多产品、全币种合作,合作产品涉及银团贷款、双边贷款、出口信贷、贸易融资、债券发行、现金管理、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供应链融资等。

中企进军巴西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但中国企业要真正走进巴西市场仍存在一些挑战。

中国车企要在巴西站稳脚跟,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尽管巴西市场的远景看好,但江淮汽车巴西某汽车经销商表示,中国汽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攻占本地市场,“因为在巴西销售汽车必须建立经销网,不仅费时且成本高。此外,运费和高进口税也是一道不容忽视的消费壁垒。”而且,根据世界银行对183个国家的商业环境的研究,巴西排名第127位。该国税收体系错综复杂,劳工法十分繁复。

不仅如此,中国汽车所要面对的,是强悍的跨国对手,它们有着成熟的销售网络。“金砖四国”中,巴西汽车市场的产品与本地需求最为吻合,即使是OEM,跨国企业也将更多地锁定细分市场。

比亚迪拉美地区高级业务经理唐琳也有同感。唐琳表示:“对中国品牌的歧视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他们认为中国品牌品牌价值不高、我们产品品质没有日韩、欧美好。”

“其实早期的时候比亚迪也是跟很多中国企业一样,生产汽油小轿车,总体来说中国企业做的还是比较吃力的,品牌的附加值、驭价能力还是比较弱。”唐琳补充说。

奇瑞汽车公司巴西分公司负责人也表示,投资巴西不赚钱的主要原因是巴西税收太高。巴西汽车的工业产品税,包括成本、利润、关税、增值税和所有的税收,加起来高达40~50%,新进入的企业根本无法与早已占有稳定市场的欧美汽车公司进行竞争。此外,中国企业在巴西融资渠道也很窄,成本也很高。

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2007年进入巴西市场,三一巴西市场总监肖华表示,“巴西资源丰富,但缺乏工业技术基础和技术人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中巴经济互补性很强。三一在巴西的发展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针对税务法律方面的难题,三一巴西通过寻骋专业顾问,来规避和减少了这方面的纠纷和损失。”

如同其他海外市场一样,巴西市场也面临着来自贸易壁垒、政策法规、市场竞争等全方位的挑战。除了近两年多变的工业产品税,直接限制了汽车整车出口的规模,同时文化的冲突、高成本和低效率都给中国企业造成了障碍。此外,中巴两地远隔万里,不同的语言、风俗、宗教、社会制度等容易让双方因为不了解而带来问题。

无疑,巴西对于中国的最大魅力,在于两国在资源、资金、需求方面的高度互补,这种互补性将在多个领域为两国带来巨大投资机遇,但中国企业不应急于求成,而是做足功课,规避投资风险,寻找战略性的和结构性的合作机会。

延伸阅读

巴西与中国茶

巴西足球之于中国的影响,就像200年前中国茶传入桑巴国度一样,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惬意,还有一种神秘的魔力。200年前,这片桑巴热土上就开始活跃着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身影。

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内的蒂茹卡国家森林公园,曾是特许给中国茶农用来作业的茶田,目前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风光独一无二的观景台,名为“中国亭”,这是为纪念曾经在这里种植茶叶的中国茶农而修建的,如今已成为当地的知名景观。

可以说,中国茶叶与巴西颇有一番历史渊源。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7月16日在巴西国会发表题为《弘扬传统友好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中就提到:“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但浩瀚的太平洋没能阻止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进程。2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

早在1808年,一艘帆船带着来自中国的茶农抵达里约热内卢,他们是首批抵达巴西的华人移民,中国茶就这样悄然成为开启中巴民间经济的一个纽带。此后,中国人的足迹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根。

中国茶农把种茶与制茶技艺传授给了巴西人民,使巴西成为当时世界上除中国与日本外第三个种茶国,开创了在美洲大陆种茶的先例,中国茶树苗与茶种叉从巴西传到了欧洲的葡萄牙与法国。在中国茶农指导下,巴西种茶业一度蓬勃发展,从里约热内卢市扩展到米纳斯吉拉斯、圣保罗、巴拉那和巴伊亚四省,中国茶树在巴西许多地方成林。巴西生产的茶叶不仅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甚至还打入国际市场。

在当时出版的《巴西游记》一书对中国人在里约热内卢种茶作了肯定性的描述。该书作者于1817年写道,在里约热内卢植物园中有600株中国茶树。来到巴西的中国茶农“不是那些因生活贫困而背井离乡流落到爪哇及邻近岛屿像西班牙和萄萄牙的加利西亚人那样找工作的沿海居民,而是来自中国内地种茶经验丰富”的人。在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上,巴西茶荣获第二名,仅位列中国之后,可见中巴两国茶文化同宗同源、一脉相承。

曾经,中国茶险些成了巴西人的第一饮品,但由于栽种和推广上的半途而废,才让同为“舶来品”的咖啡后来居上最终在巴西大行其道。

猜你喜欢

中巴巴西
Message from TCL Pakistan CEO Sunny Yang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中国电信建成首条中巴陆地直达光缆
中巴建交
巴西战舞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计划于2018年发射
2014巴西世界杯赛程
何处得清纯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