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世界中的精益

2014-12-31黄锡伟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10期
关键词:运作精益逻辑

连续无间断生产,在没有库存的逻辑下,去构建一个完整的上下游,构建一个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运作模式、生产模式、研发模式和销售模式,这不正吻合互联网的特征吗?

黄锡伟

互联网世界中,除了网络升级和存储成本降低引来了交互和运作成本的降低、大众消费的盛行也再一次彰显了客户的价值。可是,若是认为这样就改变了互联网中的企业运作本质,其实就错了。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要求任何组织都回到企业的本质,这时候所有企业的竞争或多或少都将涉及到全球的市场,特别是对于有志向做长久发展的企业,这可能是必然的选择。

面对未来显然还有许多看不清楚,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技术革命带来的变革究竟会是什么,现在谁也不能那么准确地预测。可是,在制造领域、在软件领域、在创业路上的精益再一次提醒我:精益说出一个企业的运作的本质。

精益的逻辑是压低内部的运作成本,而不是质量带来的成本的压低,让整个组织的产品更接近于客户的需求。

精益中的典型概念是什么?是连续性无间断生产,在没有库存的逻辑下,去构建一个完整的上、下游,构建一个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运作模式、生产模式、研发模式和销售模式,这不正吻合互联网的特征吗?

来看看精益之中的连续流生产逻辑吧,好像基于单件流的生产逻辑就实现了精益,许多不得不批量生产的厂家会说,你看,我就不能精益。

你若是这样回答,你就错了。因为你没有进入到精益的实质中,若是进入了,一定会发现你自己的“不精益”了。

精益实质在于:其一,对生产计划稳定性预测。原来精益也不是简单的根据客户订单生产,而是根据准确预测设定的,这似乎和传统的生产相一致,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其二,对生产的不同品种快速换模,以达到不同品种间隔生产,这种换模逻辑要求对设施利用率提高,要求对批量情况下可允许的冗长的换模时间进行大幅度缩短,这是技术上的创新和革命。不同品种生产产品下的十个小时的换模,如何降低到10分钟以内,你有信心吗?

其三,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错误,能够立即感知、立即停止。这需要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责任,不将问题流入下一道程序。这意味着你必须有发现问题的能力(系统中内置的发现问题的工序步骤和工装设备),以及实际上很少出现的不稳定的工作流程。这意味着在精益环境中,生产质量是相当高的,应该很难出现问题和错误。

其四,精益逻辑下的连续生产流,其实就是尽量控制每一个产品的开始和结束之间的时间间隔,所以在精益中产生了“节拍”,这个节拍就是生产的产出物/有效工作时间,例如每天要产生500台车,每天有8(小时)×60(分钟)×60(秒)=28800秒,意味57.6秒就要生产一台车。所有工序步骤就应该以小于1分钟的速度完成所有的工作。

不要小看这个节拍的概念,想想我们做文档时,总喜欢将一堆文件传递给下一道工序,总是希望在每月的最后一天完成所有工作而往往延迟,就知道我们离开节拍、离开精益的距离。远也!

不用再说,这个快速推动下,员工将更快看到结果而增强了工作的士气,也更多节省了存货成本以及厂房空间,并提高了安全(少了许多搬运动作),也更创造了生产对市场的弹性,更是创造了高生产率。可这样的体系的问题是:若有某一个环节生产问题的半成品,可能往往要到最后整车配置时才能发现,这时候引入问题的环节可能已经生产了成千上万个部件了,这样的问题发现和整改将会带来巨大的成本。

在精益逻辑中,并不希望是这样的。首先精益希望画出价值流图,将真正有生产价值的步骤标示出来,将其中的转运、等待、库存等所谓“浪费”环节标示出来,尽可能减少这些浪费环节,让整个生产流基于单件的快速流动,而不是仅仅一个个批次进行。

其实,精益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这样就可以了?是的。

引发到我们的软件生产、创业过程,这告诉我们,要克服内部环节的每一个浪费、提升自我的能力,这是每一个企业不得不应对的现实问题。

猜你喜欢

运作精益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探究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逻辑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创新的逻辑
浅议耶律德光于大梁城的政务运作
企业创新机制的设立和运作研究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