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互联网本质

2014-12-27本刊编辑部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三流资金流信息流

今年最火的一个修饰词大概就是“互联网”了,注意,不是名词,是修饰词。“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基因”、“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模式”等等概念塞满了行业的各个角落,如果身处IT行业,闭口不谈这些词汇,基本上跟生活在深山老林、与世隔绝差不太多。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二台)在8月底,专门连续播出了一部十集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该片试图论证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人类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据导演组介绍,这部大型纪录片花费了3年多时间才拍摄而成,算得上鸿篇巨制。

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Facebook、Twitter、苹果、小米等等这些近20年内迅速崛起的商业巨头统统被戴上了“互联网企业”的桂冠,以使这些企业与所谓的传统企业区分开来,他们缔造的一个个商业奇迹也被誉为“互联网神话”。

“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互联网”概念横行之际,我们是深陷其中,人云亦云,还是保持独立思考,透过概念看本质?这是一个选择问题。

互联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回归商业社会运行的本源,也许会把这个问题看得更加清楚。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是大规模的商品生产、流通和销售,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因此,制造业成为了工业时代的典型象征,现代企业管理学也最早发端于制造业。现代企业管理学一直在研究“三流”(即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管理问题,试图指导企业、组织找到让“三流”和谐统一的最佳管理方式。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理论都基于“三流合一”的思想,即实物、价格和信息三者合而为一构成完整的商品,通过商业流通达成供求关系,最终实现商品的应用价值。而在“三流”中,物流是核心,资金流和信息流依附于物流而存在。从原材料采购到组装生产再到层层物流,一直到消费者完成采购,在漫长的工业产品供应链条上,商品从一个节点流通到下一个节点,每一次流通都要完成一次“三流”的传递和变化,带来的则是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市场推广管理、品牌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由于“三流”运转的属性天生存在差异,其中信息流最快,资金流次之,而物流最慢,所以在“三流合一”管理思想主导下,物流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也是造成供需矛盾的最大原因,比如需求产生了,生产却要滞后6个月,等产品做出来了,需求早就变化了。供求之间的时间差是所有制造型企业最头痛和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如何才能让供应链效率大幅度提升?这是所有现代企业管理学都在致力研究的问题。最早实现管理突破的是现代金融服务业,其方法是大量减少现金交易,即用信息流取代物流和资金流,以实现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如今天的银行现金业务所占比例已经很小,实际上银行正在变成纯粹的信息管理企业。这一特点同样适用于现代通信业,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和通信行业最早运用并快速发展均与此有关。

互联网的出现实际上是一次信息技术的工具革命,其在大幅度提升信息处理效率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三流合一”管理思想提出了挑战。众多互联网企业通过实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三流分离”管理思想,即信息流并非必须依附在物流之上,而是可以单独在供求两端实现快速流动,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最大的缓解,这使得互联网企业成为一种新型的企业,即所谓“轻企业”,其专职对信息流进行处理和管理,而不用过多考虑资金流和物流效率,如阿里巴巴、小米手机、腾讯微信等商业模式都是基于这一理论创建的。

所以,互联网企业本质上是一种专职处理信息流的企业,“三流分离”管理思想使得信息流最快的特征得以凸显,新的管理学思想正在研究用信息流取代一切可以取代的环节,从而使供应链效率大幅度提升,而这,正在使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社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猜你喜欢

三流资金流信息流
基于约束逻辑的网络非集中式信息流整合系统设计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企业ERP系统的构建
Facebook根据用户兴趣推送信息流
管理中资源要素的协同作用
中交二航局:“三流”合一
电力物资计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与方法分析
贸易项下货物流与资金流相背离的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