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式理论与阅读模式共同作用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2014-12-22陈茜

关键词:阅读模式高中英语阅读图式理论

陈茜

【摘要】本文介绍了图式理论和阅读模式,并诠释了图式理论与阅读模式对阅读的共同作用,并把理论运用于平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以证实:图式理论与阅读模式共同作用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关键词】图式理论  阅读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  共同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19-02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最初是被运用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种理论,主要用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随着图式理论的发展,开始被学者运用于阅读方面的研究。现代图式理论认为,每个图式就是一个储存单位,用于存储大脑中的知识,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就是所有图式的总和。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存贮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图式,图式内容和容量也因人而异。

按照图式内容来划分,图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linguistics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根据图式理论,任何一篇英语阅读文章都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的三种结合,三者相辅而成,缺一不可。阅读就是这三类图式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我们要准确把握内容图式、语言图式、结构图式,进行段落大意、全文主旨、作者意图、言外之意的深入理解。

阅读理解有三种模式:自下而上模式(the bottom?鄄up model)、自上而下模式(the top?鄄down model)和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高夫(Gough)认为不能错误地把阅读看作是读者输入文章语言符号的过程,并且提出了信息加工模式,即自下而上模式,描述了阅读的整个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单词的掌握是阅读理解的关键,要理解整篇文章就必须掌握文章中的每一个单词。不足之处在于,读者缺乏对应的句法和语义学知识,而光靠理解文章中每一个单词,来达到对全文的理解,其实是不现实的。美国心理学家Goodman提出自上而下模式,他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参与者。根据这一观点,读者没有必要精确理解文章中的每个单词,只要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验,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推测和验证过程,达到正确理解文本的目的。自上而下模式过度强调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英语教学中基本语言知识的作用,一旦语言线索选择错误,就会产生理解的偏差。美国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提出相互作用阅读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充分利用前两种阅读模式的优点,强调了英语阅读的时效性,既注重词汇又强调背景知识的重要性,是一种较能全面地解释阅读理解过程的理论,好的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就能运用相互作用阅读模式,两种阅读模式交替进行,来完成对文章理解的验证和证实,达到对文章的正确理解,任何单一的语言知识都不能促成对阅读材料的真正理解。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考英语试卷的分值结构更体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传统的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方法重视对阅读理解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和对重点生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的梳理,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的培养,忽视了篇章背景知识,以及忽视了对英语阅读策略的相关训练,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障碍,也造成了学生阅读理解成绩无法得到提高从而丧失学习英语兴趣的后果。故本论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图式理论与阅读模式来共同作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并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图式理论和阅读模式对阅读的共同作用

阅读过程是读者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接收语言符号,并对其进行处理,加工直至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过程其实是读者和作者运用文本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读者用自己的经验、知识、情感和思想,通过阅读同化作者的经验、知识、情感和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读者的语言水平,建构读者思想和经验,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为了提高英语阅读效率,好的读者在阅读时,能够灵活运用是自上而下模式和自下而上模式,能够在两种阅读模式中自由切换,或把两种阅读模式相结合。

以高一英语学习辅导报第11期随堂检测题(二)中,阅读理解A篇为例。文章大致内容结构为:

There are 115 distinct species of pine trees with 35 native to North America. …

Western White Pine

Bristlecone Pine

Mexican Pine

The Mexican pine can grow to 50 feet tall, with long, slender needles that drape off it like a weeping willow. Often nicknamed the “willow pine”, it is native to Mexico. Its leaves can droop up to 12 inches long.

Sugar Pine

The sugar pine is another of the large pine species, such as the bull pine, but it also has the largest cones of any pine species, at 10 to 20 inches long. It grows from Oregon to California and is often used for construction,endprint

Jack Pine

1. The Mexican pine ______.

A. is the oldest species of pine. B. produces a long cone

C. has willow?鄄like needles D. prefers sandy soil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ines is often used as a building material? ______.

A. The Mexican pine B. The bristlecone pine

C. The sugar pine D. The jack pine

这一篇阅读文章结构非常清晰,文章还有小标题出现。在解第一题的时候,需要学生先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关注文章的语篇结构,建立相关的修辞图式(既Pine trees 的不同类型),然后针对题1中的关键词The Mexican pine,根据已建立的修辞图式,在文中寻找对应图式,进行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挖掘新信息(Often nicknamed the “willow pine”.)后,做出正确选项C。题2中抓住关键词a building material,对全文进行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激活及拓宽相关的语言图式,输入的信息construction与已有的语言图式知识交汇,得出答案C。

从以上阅读过程来看,阅读过程重视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的相互联系及作用,同时灵活运用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来拓展和充实不同的图式内容,即图式理论和阅读模式共同作用于阅读。单一的图式或单一的阅读模式都无法完成对文章的有效阅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应该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

二、对教学的启示

1.读前,采取有效手段激活学生的阅读心理图式

读前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头,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不是重点环节,但短短几分钟的读前活动往往是这堂阅读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好的读前活动能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相关图式,从而知识和心理上为阅读做好铺垫作用。Carrel曾指出:“读者不具备阅读图式,或阅读图式没有被激活都能造成英语的阅读障碍。”由此可见,图式的正确激活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效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激活学生图式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激活学生的阅读心理图式,使阅读顺利进行。

新知识的掌握往往是建立在对原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基础上的,人总是从自己熟悉的信息开始思维的。教师在设计或进行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 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如音乐、影片、图片甚至实物,来给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到本课话题中,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并激活学生头脑中已存的相关图式,为本课阅读教学做好准备。Anderson 和 Pearson指出:读者已存图式一旦被激活,与这一图式相关的一些知识或经验就能自然而然串联在一起。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先把文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学生的思维就会更积极活跃,体验也会更加深刻。例如:hospital 一词让读者想到医院的图式,进而还会想到doctor, nurse, patient, medicine, illness等概念。

教师必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词汇的局面,启发学生用英语来思考,同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词汇,引出阅读文章中部分词汇,有效开拓阅读心理图式。例如,在教学模块模块三第二单元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时,以目前的热门话题Iphone4,设计以下半开方式对话:

A: 最近赚点钱。于是,我买了个IPhone4.

B: Really? 那不便宜。不是每个学生can afford it.

A: But I do like it.因为它不同于其它手机,and 总体上,its fashionable.

B: Thats true. But I hope that 我们中国人从事于information technology.久而久之,we can have our Chinese “Apple”!

在课前扩充词汇量,可以促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课文的准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课中,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不断建构学生阅读的前概念

课中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为略读、细读和精读三个环节。

(1)略读

获取文章大致内容和主题,调用学生与之相关的内容图式。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阅读文章标题、首尾段和每一段落的首尾句,包括文中的图片和表格,根据这些获得的信息,联系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章进行大胆的预测和推断。

(2)细读

加深理解课文主旨,拓宽文本语言图式和构建内容图式。通过略读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已经对文章进行了预测和推断,教师应通过细读,来引导学生对之前的预测和推断进行验证。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模式来完成。如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来回答细节问题或判断正误,建构学生语言图式;也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来寻找段落大意,建构学生的内容图式;当然也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阅读模式,来完成任务型阅读。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认真阅读并提取文章中的某些信息,验证学生原来提出的预测和推断,填充和更新相关图式,保证对文章的正确理解。

(3)精读endprint

深层理解课文含义,进一步丰富语言图式。在学生已构建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作更深层次的理解,要求学生深挖文章内容,运用已有的图式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取文章背后隐含的文化或情感态度,从而不断建构学生阅读的前概念。

3.课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读模式的内涵

在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和精读的教学环节之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体裁结构有了充分的把握,相关的阅读图式已经得到扩展。此时教师应该趁热打铁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促进阅读心理图式的巩固与发展。在课后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不同的图式来扩宽学生视野,进一步丰富学生阅读模式的内涵。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图式对文章进行复述;运用内容图式对文章话题作进一步讨论,同时上升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运用修辞图式对文章进行缩写或改写。现介绍以下几种课后教学活动:

续写: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模式获取文章中重要信息,并构建和丰富了相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挖掘文中隐含的文化信息,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社会现实,对文章进行续写,从而继续拓展学生阅读模式的内涵。

复述:教师给学生提供文章中的关键词或提示词,让学生来复述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提炼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且可以让学生重新组织语言,大胆阐述课文内容,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再次巩固相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并且使得学生调用图式内容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复述课文,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加语言表达的信心。

对话:复述是基于课文内容和文章体裁知识之上的,而对话这种方式可以把学生已得到巩固和丰富的图式,运用到其它的情景之中,使得学生的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长久保存。

也就是说读后活动不能草草收场,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文章,追求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图式的扩展,否则图式难以久存。

参考文献:

[1]Carrel,P.L.Content and formal schemata in ESL reading [J].TESOL Quarterly 18:1984

[2]Dole.J.A.et al.Moving from the old to the new:Research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M].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1

[3]Grellet,F.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4]Grellet,F.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M].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 2000

[5]Johnson,K.&Johnson,H.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A Handbook for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

[6]Rumelhart,D.E.Toward an Active Model of Reading.“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M].Academic Press,1977

[7]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李慧敏.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第10期

[9]吴本虎.如何研究中小学外语学习策略:方法与手段[M].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7

[10]张献臣.加强英语语篇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6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模式高中英语阅读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思考
中英文绘本亲子阅读模式研究
调适阅读心理,培养阅读技巧的策略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深化情感体验,建构阅读模式
高中英语应用文阅读策略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探析及应用探讨
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