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调查研究:从胜任力理论视角

2014-12-12

湖北社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胜任表达能力高校学生

曾 慧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校班级建设的主体,其干部管理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胜任力水平,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影响班级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学生干部所在集体每个成员健全人格和合作意识的协同培养。本文以高校学生干部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其胜任力水平,为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提供实践依据。[1]

一、评估方法

对高校学生干部实际工作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理论上的胜任力模型,通过对某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作访谈、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归纳,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高校学生干部工作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构建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本研究中的模型由理解和尊重同学、言语表达能力、原则性、关爱同学、创新能力五个维度构成,共计16个词条。将模型中的胜任力要求用一个描述性句子表述出来,编织成了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问卷。[2](p113)

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学历、从事学生干部的时间、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是否兼职其他学生职务和所在班级或学生组织是否获过校级以上奖励6个问题;第二部分是参与选项类问卷,由学生干部按照自身所认为的工作关键度和工作实际关键度进行评价。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70份问卷,回收167份,回收率为98.2%。排除漏答题目的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计164份,有效问卷率为96.5%。样本问卷的基本情况如下:

分布特征 人数 百分比性别 男 91 0.555女73 0.445学历 本科 102 0.622研究生 62 0.378 1年以下 19 0.116 1-2年 50 0.305 2-3年 61 0.372 3年以上 34 0.137是否兼职其他学生职务从事学生干部时间98 0.598否66 0.402培训经历 有 16 0.098无148 0.902班级奖励情况(校级以上)是获过 75 0.591未获过 89 0.409

二、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的数据资料

利用SA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6各方面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的实际水平。

1.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总体情况对比。

表1 理论和现实统计结果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在理论上平均值为4.49,实际胜任力水平的平均值为3.89。以上数据说明高校学生干部工作要求比较高,胜任学生干部这个职位应该具有较强的胜任力水平。五个维度排序为:言语表达能力>原则性>理解和尊重同学>关爱同学>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干部处于较高的胜任力水平,五个维度排序为:原则性>理解和尊重同学>言语表达能力>关爱同学>创新能力。[3]

从数据上看,高校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水平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实际工作水平低于理论上的胜任力要求。从得分高低水平上看,高校学生干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情商要求,需要加强的是创新能力。

表2 不同任职年限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比较

2.任职年限因素对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任职年限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有差距。任职3年以上的高校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水平最高,任职2-3年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最低,而其它两个任职年限的胜任力差别不大。各任职年限的学生干部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任职3年以上的学生干部得分略高。从五个维度分数情况可以看出,任职3年以上的高校学生干部在原则性、理解和尊重同学两个方面的得分较高,言语表达能力在各个任职年限的学生干部中最高。

从工作实际中分析判断,任职年限在3年以上的学生干部之所以胜任力水平最高,可能是由于这一任职年限的学生干部随着年龄的增大,心智不断成熟,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工作关系等方面的经验,能够在深入了解所在集体建设方法和集体个人具体情况的状况下,高效、和谐地开展各类活动。其余各个任职年限的学生干部应该积极学习和提高,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特别是在言语表达能力和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要着重提高。

3.性别因素对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的影响。

表3 不同性别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差别不大。理解和尊重同学维度方面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原则性方面女生高于男生,创新能力维度方面男生高于女生,而在言语表达能力和关爱同学两个维度方面男生和女生基本一致。

在大多数高校学生班级和学生组织干部选任过程中,为了工作更为便利,在选举过程中,辅导员或者负责老师都会采取替换规则,即如果选举结果为全是男生(或者女生),那么得票最低的男生(或女生)班委自动落选,而由得票最高的女生(或者男生)替换当选,以保证今后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然而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不应该将性别因素作为选拔学生干部的条件。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社团负责老师应该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为同学创造锻炼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能,使得不同性别的学生干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学历因素对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的影响。

表4 不同学历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比较

样本高校的在校生分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博士生由于人数较少且在校时间不固定,一般不采取班级形式管理,且博士一般不设置相应的学生组织,故予以剔除。从表4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班级的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均高于本科生阶段的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

总体来看,硕士研究生班级的学生干部在知识结构、生活学习经验方面优于本科班级学生干部,且在与老师沟通和带领班级同学开展具体活动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方面优于本科班级学生干部,因此硕士班级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胜任力水平更高。

5.培训经历因素对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的影响。

表5 是否参与培训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对高校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水平影响不大。参加过培训的学生干部在创新能力维度上胜任力水平更高,言语表达能力上高于未参加培训学生干部,在理解和尊重同学、原则性、关爱同学三个维度上没有明显差别。

6.兼职因素对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的影响。

表6 兼职其他学生干部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干部是否兼任其他社团或者学生组织干部对胜任力水平影响不大。专职学生干部兼任其他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在言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胜任力水平更高,而在理解和尊重同学方面低于专职学生干部,在原则性和关爱同学两个方面差别不大。

现实工作中,兼任多种职务的学生干部比专职学生干部接触的人员更广,接受锻炼的机会更多,提高的平台更大,所以在言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进步的更快,收获的更多。对于专职学生干部要加强其工作的宽度和广度,增强其工作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三、结论和建议

1.高校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处于较高的胜任力水平,但实际工作中的胜任力水平低于理论上的胜任力水平。

2.任职年限和学历因素对高校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水平有一定影响,其中任职在3年以上、硕士班级的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水平较高。

3.不同性别、有无培训经历和是否兼任其他干部对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影响不大。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统计结果,我们认为作为老师,在学生干部产生后,需要在学习生活中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他们掌握工作的方法,树立民主观念和创新意识。对学生干部进行科学管理,做到知人善任,在培养教育学生干部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带动全体同学共同进步和成长。

在高校中对学生干部进行胜任力评估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促进其个体能力发展,并不是评价本身。所以,要在评估之后,将评估得到的有效信息反馈给被评者。这样可以帮助被评者客观的认识自己,明白自身在胜任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切实有效地进行素质的提高。此外,通过胜任力的评估,能够为学校的学生管理提供针对性的依据,为学生工作者的具体工作指明努力方向,通过各方协同合作使得班集体工作朝着个人和组织和谐向上的方向发展。

辅导员和社团负责老师在选任学生干部时,应该通过将民主选举权真正还给学生等方式,实现民主用人的原则。在选拔过程中,要避免学生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情况,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保持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在培养机制方面,首先要教给学生干部遇到具体问题的工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其次,要逐步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艺术。提高他们处理各类矛盾的柔性解决方式能力。最后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干部,思想上要坚定信仰,自我要求上要严于律己,业务上要举一反三,社会实践方面要开拓创新。积极帮助他们形成敢于坚持原则、勇挑重担、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1]高校班主任胜任力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徐彦红.北京地区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水平研究[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12,(5).

[3]栗婷.高校学生班干部胜任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胜任表达能力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