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上如何应用好规范的口令

2014-12-05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口令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课上如何应用好规范的口令

群英荟萃:QQ群一—50011898;QQ群二—43139651;QQ群三—131779625

研讨背景:在体育课上,不论是在开始部分、结束部分,还是在体育教学关键环节的基本部分,处处可以听到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等发出的口头指令(指挥口令)。口令是指挥学生行动的命令,是组织教学、调动队伍的信号。但在课堂教学中,却经常出现教师发出错误或不完整口令的现象。如“成体操队形散开”是准备活动中做徒手操、结束部分中做放松运动以及基本部分中做个别练习散开队形口令的一部分,但有些教师却将其作为调整队伍的完整口令,这是不规范的。因为这样不完整的口令,使得学生在散开的时候由于缺少基准学生,还缺少明确的间距指令,结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不能忽视口令,要掌握正确规范的口令,体育课上应用好规范的口令一直是体育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研讨话题一:在体育教学中口令的作用与意义有哪些?

口令是在教学过程中用最简明的语言,指挥与组织学生,完成基本活动与练习的一种口头命令,在运用口令时,要做到用词准确,声音洪亮,节奏分明,语调正确。

——四川蔺银萍

清晰、洪亮、干脆利索的口令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在心理上做好体育课的准备。

——江苏鲁路

口令是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一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1.熟悉口令的内容、结构、特点和变化;2.语言运用准确、口令叙述完整;3.语速合适,声调优美;4.口令的运用适合所教学段学生的特点。

——山东杨正伟

在体育教学中口令的作用有:1.规范学生行为;2.提高教学质量;3.提振学生精神;4.保证动作整齐划一。

——广东万华

体育口令就是教师的“专用功夫活”,听评体育课时教师的口令也会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口令正确、洪亮有力、讲究抑扬顿挫是教师专业必备的能力, 也是教师精神面貌的体现。

——山东罗兆杰

正如武汉徐仲书所言(源于部队,用于教学),其作用主要是,为了达到集体快速完成某一个动作而发出的由动令和预令构成的一个行动指令,为了便于完成,通常由组织者统一发出口令,被指挥者快速完成这一动作。

——北京张振峰

体育口令,源于军事口令,具有内容明确、语言精练等特点,是体育教学特有的语言,是一种信号或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与组织、讲解、提示等教学手段交替使用,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以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

——山东梁西军

1.便于队伍调动;2.让学生明确行动的路线;3.是维护教学秩序的必要手段;4.是加强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的一种方式。

——安徽申克才 安徽尹涛

口令执行对组织教学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加强研究,增强这一基本功。

——重庆杨琼 安徽孔德梅 陕西张鹤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口令非常重要,教师富有激情且干脆清晰的口令为教学添彩。教师恰当的口令为教学注入活力。

——内蒙古常德玉

口令是体育教师的武器!是随时让学生安静下来的武器!

——新疆阿布都合力力·艾海提

一堂体育课最基本的就是队列队形的练习。在体育课开始部分,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集合、整队、报告人数等。教师通过简短的语言:集合、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把学生从凌乱的站位统一成整齐的队形,口令起了巨大的作用。而在队列的教学中,都是运用口令对学生进行指挥,可见口令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山东梁西军

在体育教学中口令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是运用语言或信号按照一定的程序指挥学生表达和完成某一动作的工具。口令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课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师组织能力与工作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浙江王兴聪

体育课中,教师利用口令指挥学生练习和调动队伍,口令贯穿于体育课的各个部分。口令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练习与队形调动效果,所以口令是每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

——江苏仇小进

口令是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用语的一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口令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口令的使用是体育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体现,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安徽金文波

口令是在体育课上,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等发出的口头指令,是一种指向性的语言,是一种命令。它是用嘴(口)下达的用语言表达的命令,要和手势、眼神或其他肢体语言的指示区别开来。一个好的口令,声音要洪亮,节奏感要强;语言准确,指向好;结构完整,有利于令行禁止;术语得当,适合指令目标的特点等。

——山东杨正伟

体育教学中,口令是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指挥棒,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基本功,明白口令的用法及运用时机;其次,体育教师在下达口令时要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

——内蒙古常德玉

话题小结:体育课堂中,口令的规范使用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教师语言的简化和美化,是教师规范用语的一部分,也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方面,因此,体育课堂中,尽可能使用规范的口令。口令,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浓缩提炼后的统一用语,便于同行的横向交流。教学中应规范使用口令,指令简洁、流畅、明确,有助于信息传达。规范的口令,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

——江苏张震伟 江苏张怡梅

研讨话题二:常出现的不规范的口令主要有哪些?分析原因,如何防止出现?

口令的节奏上把握不够准确。在队列练习中,在处理动令与预令节奏上,如何根据场地、人数以及教学对象来合理控制口令节奏,有些教师显得有些稚嫩。如,低学段学生在进行原地转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预令延长,让学生有个心理准备,毕竟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口令的语气、语调上处理要得当。个别教师在发出口令时,显得不够自信,底气不足,语调平淡。

——海南潘德波

口令是由预令和动令组成的。预令要拉长,使学生事先了解要求做什么动作;动令要短促、洪亮。预令和动令之间应有停顿。

——安徽金文波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面对的是有差异的个体,考虑到其实质的指向是便于学生的理解并执行(准确),适当地予以调整和选择也是很有必要的。

——浙江陈昌福

有些教师对口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师对于正确的口令概念模糊不清,不善于学习,得过且过。备课不认真,很多教师只是凭经验,在课前几分钟想好要上课内容,或者根本不备课,不清楚上课时队伍如何调整。

——山东罗兆杰 云南刘再贵

错误口令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要素不全,指令不明确,学生难以执行到位;第二,口令错误,比如向前两步走;第三,节奏不明显,动令和预令之间没有足够的间隔;第四,声音不够洪亮,缺乏口令应有的气势。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口令的专业性认识不强,教学中比较随意而导致的,或是教学环境中缺乏同行的指点,或是缺乏这方面的常识造成的。要加强对口令的专业性认识,加强口令的学习和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等。

——江苏张怡梅

教师口令不够清晰的原因有很多,诸如教师本身发音问题,如方言过重,普通话不标准,个人语言习惯不良,缺乏对正确标准口令的掌握等都有可能发出不清晰的口令。

——江苏仇小进

口令是由预令与动令组合而成。预令是动作名称或要求,动令是呼号,如“提膝亮掌”、“马步冲拳、抬头、挺胸”。预令具有提示性,给学生短暂的思维间歇,以唤起学生对动作的回忆,然后再呼动令做动作。

——山东梁西军

预令与动令不清,不规范,没节奏;重点的字不突出,不足以警示学生,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下口令随便,没有针对性。

——内蒙古常德玉

出现口令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口令理解不透彻,教师自己对口令的概念模棱两可。

——浙江王兴聪

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避免出现不规范口令的前提必先是强而有力的理论基础,再者就是体育教师不断进行课堂实践。

——浙江王真珍

群英荟萃

有据可依地去学习,改变自己口令的随意性。杜绝自己杜撰出来的想当然口令。

——北京张振峰

话题小结:不规范的口令有很多,而规范的口令只有固定的一种,所谓口令,就是一个简洁的指令,应该包含以下要素:谁来做、怎么做、做成什么结果,比如,当想把密集型队列变成体操队形时,就可以这样来下达口令:以某某同学为基准,或者是以某某为基准,成怎样的距离向某个方向看齐,到位以后再下达“向前看”的口令,结束队形变换。这样就很明确地告诉学生们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指令明确,意图清晰,目标性强,因此效率也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有些口令之所以不规范,是因为要素不全,指令不明,要求不清。所以往往学生听到口令以后不知所措,还需要教师补充性提出要求。比如,“成体操队形散开”。学生不明白,于是就会出现所有的学生向各个方向散开,由于缺乏基准,也缺乏间距的要求,所以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整齐,效率较低。

——江苏张怡梅

研讨话题三:体育教学中决定口令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体育教学中决定口令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口令是否标准、正确;教师下达口令是否清晰、干脆利索;学生是否理解等。

——河南李晓慧

体育教学中决定口令效果的关键因素主要有:1.口令的语速;2.口令的音量;3.口令的节拍;4.口令的声调。

——山东董富秋

笔者认为影响口令的效果因素还有:教师下达的口令是否准确、及时,时机是否适当。

——四川刘金花

口令的5要素:1.吐字发音要清晰;2.语速要适当;3.音量要适宜;4.音调要准;5.节奏要明显。

——山东梁西军

叙述准确、声音洪亮、节奏适合、便于理解。

——陕西张飞鹤 北京张振峰

口令要因地制宜,根据练习的对象不同,口令要有差异,如小学和初中的口令应有所区别。

——山东王志强

1.学生对口令的认知;2.口令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3.口令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江苏王云龙

决定口令的关键因素在于:口令洪亮,有节奏,预、动令要清晰,富有激情,要通俗易懂等。

——江苏张震伟

1.口令规范,动作规范,行动整齐;2.加强练习和巩固,确保学生能及时对口令做出正确的反应;3.不断强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意识和行动意识及能力。

——安徽申克才

口令效果:令行禁止,为有效教学服务。试想在队伍调动中花掉很多时间,那么在基本部分中运动量上会欠缺,因此,良好口令的效果就是达到令行禁止,也是有效教学的需要。

——浙江王真珍

口令是舌尖上的中国,各有各味儿。通过口令的合理与巧妙运用,声频和形体的巧妙组合,使学生明白教师的用意,理解教师的用意。

——天津李功

最好经常进行口令训练和口令基本功比赛。

——浙江何健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喊口令时不仅需要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指示明确,更要把握好口令的关键要素。如口令的语速、音量、轻重、节拍、声调等。教师的口令下达应准确、规范、清晰、洪亮、有节奏、姿势端正、精神饱满、严肃认真等。

——江苏仇小进

口令效果的注意因素:口令对象(小学生或中学生);执行口令时的环境(一个班级上体育课,还是大课间多个班级在活动);口令的目的和指向性(是立定,还是跑步——走)。

——安徽金文波

简洁明了、正确、指向性要强、有始有终。

——浙江韩庆敏

体育教学中决定口令效果最关键的还是预令和动令的下达要具有导向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考虑。

——浙江王兴聪

教师自身的因素、专业化知识因素、上课场地因素和学生人数因素、学生对口令的熟悉程度因素和师生默契程度的因素。

——海南潘德波

话题小结:首先口令中包含的要素要齐全,这是决定口令是否明确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声音洪亮,节奏合理,动令和预令之间的时长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并及时做出反应;最后,口令下达时要精神饱满,音质醇厚,力度和速度都要适中。

——江苏张怡梅

话题四: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呼喊口令的技巧如何掌握,请举例阐述。

1.从理论层面上讲,一定要加强学习研究,避免错误口令的下达,引起不必要的笑话;2.从技术层面上讲,口令的正确下达可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更好地保护嗓子;3.着眼长远,规范、正确、清楚、洪亮的口令也是优秀体育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

——山东罗兆杰

口令要适时、适度,声音的大小,并不能体现口令的作用,关键看教师口令的准确与否、是否及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的口令就是规则,学生听到口令后应及时按教师的口令去执行。

——黑龙江王廷烈 山东穆乃国

下达口令时声音要洪亮、有穿透力,要有节拍,要有明显的节奏感。

——安徽孔德梅 浙江饶伟峰

口令的发出要恰当、及时、合理,态度要认真。所有口令均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的目的。

——陕西张飞鹤

口令的下达应有一定的节奏,注意预令与动令之间要有所侧重,做到有轻有重,有长有短,如:“立正”,“立”要轻而短发音,“正”则要重且发音稍长。“长令”是有拖音的,要柔和缓慢。“短令”是短促的,要刚劲有力。

——山东梁西军

下达口令时,与起音的高低与否关系不太大,但最后一个字一般音调都要高一些,例如“齐步——走!”,“走”的发音就要高;“向右——转”,“转”字发音要高;如果音调不分高低,那么它就失去了口令的作用。

——安徽李光明

听得见、听清楚、听明白是第一步;会做、及时、做好是第二步;师生(或指挥员与练习者)配合默契是第三步——这是影响口令效果的关键。口令的技巧有:1.声音的轻重变化,如为提神,“动令”适当语气重一些;2.节奏的快慢变化,如,学生们的注意力有所转移时,可以将“预令”适当延长;3.内容的替换变化,如,学生在做徒手操时,将“1-2-3-4”换成“1-2-用-力(或直-臂)”;4.形式的增加变化,如,队列练习时,教师喊“向后转”,学生边做边喊“一二”。

——山东杨正伟

口令执行效果的好坏是师生共同合作的结果。

——山东王志强

口令的预动令要清晰、响亮、准确、有节奏。

——安徽孔德梅

发音部位要正确。发短口令如“立正”、“稍息”用胸音。发带拖音的口令用腹音。如,“向右——转”、“齐步——走”手捂腹部感觉腹部用力突出。指挥时教师仪表端正,精神饱满,注意自身的身体姿态。平时要钻研体操的基本队列队形相关知识,并且通过平时的课堂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训练,同时利用反口令等练习,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理解、熟知一些体操术语。课堂除讲解外要尽量使用口令指挥,逐步提高熟练准确指挥学生的能力。

——江苏张建

口令讲究声音的抑扬顿挫、语气的长短快慢、表情的反应。注重口令的生成性、有生机、有重点。学生可通过教师的口令及表情变化能揣测出教师的意图。

——安徽金文波

研讨小结:口令,作为体育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要切实重视起来。明确喊口令的注意事项,还要掌握喊口令的技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技巧的获取与掌握,首先要从基础做起,工作扎实,有真功夫;其次,要善于开动脑筋,善于思考,懂得变化;最后,善于观察,取人之长。

——山东杨正伟

群英荟萃总二十四期研讨综述

猜你喜欢

口令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高矮胖瘦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体育课
口 令
好玩的“反口令”游戏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