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研组研究实效性的缺失与对策

2014-12-05李洪海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马楼小学221142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研组研讨课题

李洪海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马楼小学,221142)

小学体育教研组研究实效性的缺失与对策

李洪海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马楼小学,221142)

学校各学科教研组的研究实效性是衡量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重要标志之一,小学体育教研组也不例外,与其他学科教研组相比而言,小学体育教研组研究实效性的缺失显得更大。实践中笔者针对一些缺失进行了积极应对,促进了本校体育教研组研究的实效性。

缺失1:针对少儿生长发育规律,有的放矢的教育教学研究缺失

小学生年龄跨度达六年(6岁~12岁),从懵懂的儿童成长为一名少年,不仅身体变化明显,而且心理变化也较大。面对如此庞大而又复杂的一个群体,小学体育教研组研究课题在多数情况下,为了照顾全组教师参与,势必选择共性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往往偏重于对学生的管理,对课程、教学的整体思考较少,因此,思考无疑是浅层次的,只能勉强应对工作,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团队形成等作用不大。

对策:对于一些课题研究,要做到有所取舍,比如:小学体育课堂上课用语的可行性研究这个课题显然没有从小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出发,造成研究过于宽泛。可以改为,某一水平段的单元第一次课的课堂导入语研究。这样针对某一水平段和单元的导入语,目的明确,切入点小,增强研究的实用性。此外,还可根据学生身心的变化,选择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学校体育特色等研究,也可以把这些课题再细化,如针对某一年级、某一班级或者针对某一群体等。总而言之,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就是出发点,是我们做研究的根本。

缺失2:因课时量偏大,研究时间有所缺失

小学体育教师除了周课时量在14~18节之间,还需承担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校运动队训练以及组织学校各项活动等。以上工作,有时是组内个别教师承担,有时是全组教师承担,这样造成一个组的教师一起办公的时间都很少,更谈不上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几个人同时坐下来研究、讨论一些问题了。

对策:在研究时间的安排上,学期初,教研组可以向校方申请每周或每月的某一固定时间作为体育教师集中教研的时间。有了时间的保证,体育教师就要基于“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努力做出一些成果来,可以先从校本研发的领域入手,研究的内容可为:学校特色操的编排、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不同年级的大课间活动、不同年级的校本课程实施策略(内容安排、教学步骤、方法及各年级的教学)等,在有一定成果后,可以将成果合并研究,比如学校特色操与大课间特色活动的有效结合等。通过这些显性的研究,指导体育教学工作。

缺失3:因教学内容不同,造成共性研究课题的缺失

在课程的安排上,大多采用横向排课,即由一名教师负责某一年级的体育课。当组内教研时,问题就出现了:每一个人教授的水平段不同,内容进度不同,学生水平不同……造成研讨问题时,缺少同样的话题。

对策:体育教研组可针对不同年级的某一内容的同课异构,比如针对二、三、四年级的技巧教学,进行同课异构,所有教师看课的同时,比较不同年级教法的不同,以及递进关系等,便于教师把握教材,也让同组教师有共同的研讨话题。

缺失4:合作研究意识缺失

以上三个缺失的长期存在,势必造成人忙于事。比如,组内教师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缺少合作,研究问题浮于表面、形式。

对策:对于体育学科改革的新形势、新情况,教研组长要及时做好宣传和发动。每个人都有被别人重视的需要,尤其是像现今的小学体育学科,各种有力政策的下发,对体育教师而言,更多的是推动自身的进步。同时,针对动力不足的问题,在研究方面,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制订由老教师牵头的研究形式。可以模仿现在的名师工作室模式,在组内挑选经验丰富、工作资历长或者威望较高的教师来牵头。依据老教师的成长经验,讨论制订教师们3~5年的发展规划。包括:3~5年后应达到的水平,具体采取的策略,需要读的书目等。当然牵头教师的督导作用当然也必不可少,这是实现引领的保障。这是一种较好的促进大家合作的模式,同时组内教师们依据自身发展的研究讨论,本身就是形成了交流,利于增进互信,增强团结。

缺失5:研讨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教研实效性缺失

研讨大多变成了工作的进度表,即只针对工作计划安排的内容、程序、时间等进行研讨,形式上偏重于主题式研究。有一人为主题发言人,大家听,偶尔听到有一两个人发表一下看法,有形无实,缺少内涵,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不是解决问题或为了教师的发展。研究的时间安排上往往过短,比如一个内容一周左右的时间,缺少研究的深度和连续性。

对策:首先,思想上需要重视;应减少一言堂式的研究形式出现。其次,为保证研究的深度和连续性,建议进行课题研究,每一阶段着重解决一个主题。课题研究本身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长期研究过程。如组内申请一个省级课题,所有教师不仅是课题参与人,各自负责一方面,按阶段进行研究和材料收集;同时,教师们可以依据课题,自己可以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不仅要充实原课题,同时积累经验,为自己独立承担或作为负责人承担课题做好准备。也可以针对某一阶段的教学实效性进行研讨,如果对于把握不够准确的内容,可以以组内评课、研讨或者两、三人的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以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等,都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同时具有研究的阶段性、实质性。最后,要做好研究记录,因为研究成果往往就是下一个研究的起点。

猜你喜欢

教研组研讨课题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